九年級上冊化學總復習?..那么,九年級上冊化學總復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 氧氣占21%, 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占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shù)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shù)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tài)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tài)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jù)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②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shù),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 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guī)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shù))
②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wěn)定,性質穩(wěn)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 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1、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shù)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shù)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shù)。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注: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shù)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初中化學方程式及其相關知識點總結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ca(oh)2+co2===caco3↓+h2o(復分解反應) 現(xiàn)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2mg +o2=mgo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 水通電分解(或水的電解)2h2o = 2h2↑+o2 ↑(分解反應)現(xiàn)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 生石灰和水反應cao + h2o === ca(oh)2(化合反應)現(xiàn)象:白色粉末溶解,并放出大量的熱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 銅粉在空氣中受熱 2cu + o2 = 2cuo(化合反應)現(xiàn)象:紫紅色物質逐漸變成黑色粉末 6、 實驗室制取氧氣(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應)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后,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進行分離的方法是:(1)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得到氯化鉀;(2)溶解、過濾、洗滌、干燥得到二氧化錳。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應)相關知識:管口放一團棉花2h2o2====2h2o+o2↑(分解反應) 7、木炭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c + o2 = co2(化合反應)現(xiàn)象:在空氣中是發(fā)出紅光,在氧氣中 是發(fā)出白光;相關知識點:反應后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8、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s + o2 so2(化合反應)現(xiàn)象:在空氣中是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相關知識點:該氣體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9、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應)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相關知識點:(1)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2)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3)鐵絲要繞成螺旋形以減少散熱,提高溫度。 10、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2p2o5(化合反應)現(xiàn)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1)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2)此反應常用于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11、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2h 2o(化合反應)現(xiàn)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 (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 +h2o+co2↑(復分解反應) 現(xiàn)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相關知識點:(1)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2)由于濃鹽酸有揮發(fā)性,不能使用濃鹽酸;(3)由于硫酸鈣微溶于水,不能使用硫酸,否則反應會自動停止。 13、煅燒石灰石(碳酸鈣高溫分解)caco3 cao+co2↑(分解反應)相關知識點:是工業(yè)上制取co2的原理 14、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co2 + 2h2o現(xiàn)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1)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潔凈無污染的燃料。(2)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來檢驗是否有水生成;用一個用澄清的石灰水潤濕過的小燒杯罩在上方來檢驗是否有co2生成 15、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換反應)現(xiàn)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16、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現(xiàn)象: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7、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復分解反應)現(xiàn)象:鐵銹消失,溶液變成黃色。 18、硝酸銀溶液與鹽酸溶液混合agno3+hcl== agcl↓+hno3(復分解反應)現(xiàn)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關知識點:實驗室常用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來鑒定氯離子 19、氯化鋇溶液與硫酸溶液混合bacl2+h2so4===baso4↓+2hcl(復分解反應)現(xiàn)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關知識點:實驗室常用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來鑒定硫酸根離子。 20、硫酸銅遇水變藍cuso4 + 5h2o === cuso4?5h2o現(xiàn)象:白色粉末逐漸變成藍色 相關知識點:(1)實驗室常用cuso4白色粉末來檢測反應是否有水生成或物質中是否含有水。(2)實驗室也用cuso4白色粉末來吸收少量水分 2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c+2cuo 2cu+co2↑(置換反應)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22、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2co2(化合反應)現(xiàn)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3)一氧化碳是一種有劇毒的氣體,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要強得多。 2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cu + co2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24、工業(yè)煉鐵 3co + fe2o3 2fe + 3co2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鐵 25、銅絲插入到硝酸鹽溶液中cu+2agno3==cu(no3)2+2ag(置換反應)現(xiàn)象:銅絲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 26、酒精在空氣中燃燒 c2h6o + 3o2 ====2co2 + 3h2o現(xiàn)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來檢驗是否有水生成;用一個用澄清的石灰水潤濕過的小燒杯罩在上方來檢驗是否有co2生成 附:一、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1) 生石灰:cao ——氧化鈣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氫氧化鈣 (3)食鹽:nacl ——氯化鈉 (4)干冰:co2 ——二氧化碳 (5)純堿:na2co3 ——碳酸鈉 (6)燒堿(或苛性鈉、火堿):naoh ——氫氧化鈉 (7)小蘇打:nahco3——碳酸氫鈉 (8)膽礬:cuso4?5h2o ——硫酸銅晶體 (9)鹽酸:hcl——氫氯酸 (10)明礬:kal(so4)2?12 h2o ——硫酸鋁鉀晶體 附:二、基本化學反應: 1、化合反應:(1)定義:多變一(2)基本形式:a+b=ab 2c+o2=====2co 2co+o2=====2co2 co2+c=====2co co2+h2o==h2co3 1、 分解反應:(1)定義:一變多 (2)基本形式:ab=a+b 2hgo===2hg+o2↑ 3、置換反應: (1)定義:一換一 (2)基本形式:a+bc=ac+b 酸與金屬反應:zn+h2so4==znso4+h2↑ fe+h2so4 ==feso4+h2↑ mg+2hcl==mgcl2+h2↑ 鹽與金屬反應:2al+3cuso4==al2(so4)3+3cu cuso4+zn==znso4+cu 4、復分解反應:(1)定義:相互交換(正價與正價交換)(2)基本形式:ab+cd=ad+cb (3)實例:酸與堿反應:ca(oh)2+2hcl==cacl2+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酸與鹽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堿(可溶)與鹽(可溶)反應:ca(oh)2+na2co3==caco3↓+2naoh 鹽(可溶)與鹽(可溶)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滿足下列任意一個條件(1)有水生成 (2)有氣體生成 (3)有沉淀生成
初三化學 復習資料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堿性等。
5、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如空氣、自來水、礦泉水、海水、石灰水、粗鹽、石灰石、鹽酸、黃銅、鑄鐵和鋼等各種合金、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6、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O2 、N2 、CO2、H2O等。
七、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議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議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8、構成物質的微粒:(1)份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由原子構成);(2)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3)離子(原子掉去或患上到電子后形成的帶電微粒,可分為陽離子[如Na+、NH4+]和陰離子[如Cl-、CO32-]。
9、原子結構:(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體積極小但質量至關于整個原子質量。它雖小,還可分為帶正電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2)電子:帶負電,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間作高速運轉。跟原子比較,其質量和體積都可忽略不計。在原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0、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11、穩(wěn)定結構:①最外層8電子②熬頭層為最外層2電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1)地殼中最多的元素:O (2)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Al
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鋁、鐵??諝庵泻孔疃嗟脑厥堑亍#?)海水、人體中最多的元素:O
13、化合物的命名:(1)兩種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F(xiàn)e3O4四氧化三鐵,P2O5五氧化二磷,Ca(OH)2氫氧化鈣;(2)金屬與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3碳酸鈣,CuSO4硫酸銅,NH4NO3硝酸銨。
14、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轉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化先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15、燃燒現(xiàn)象的條件:(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
16、把火搞滅的方法:(1)移走可燃物;(2)隔絕氧氣(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3)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如房屋著火時消防隊員用高壓水000把火搞滅)。
1七、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間內急速燃燒現(xiàn)象,在短時間內孕育發(fā)生大量熱和氣體導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氣體、粉塵、在碰到明火時都有可能發(fā)生爆炸。(也有物理變化的爆炸如車胎爆炸)。 18、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在化學反應先后,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元素的種類、反應先后物質的總質量。肯定變化的是物質的種類和份子的種類。
19、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它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征的物質。 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性能更好。
20、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離子的電荷數(shù)相對應。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
21、化學符號的意義:
a.元素符號:①暗示一種元素;②暗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①宏觀意義:①.暗示一種物質;②.暗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①.暗示該物質的一個份子;②.暗示該物質的份子構成。
c.離子符號:暗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d.化合價符號:暗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shù)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shù)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暗示微觀意義。
22、常見的酸根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HCO3-(碳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H2PO4-(磷酸二氫根)、S2-(硫離子)。
23、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溶液中各部門的性質均一、穩(wěn)定。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
24、固體消融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達到最高限度狀態(tài)時所消融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消融度。20℃時,食鹽的消融度為36克。就是說在20℃時,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消融食鹽36克。影響固體消融度的因素是溫度。影響氣體消融度的因素是溫度和壓強。若要分離消融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較著增大的物質,應用冷卻熱達到最高限度溶液法。
25、酸堿度的暗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小,酸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強。
26、金屬活動性挨次表:
( 鉀、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汞 、銀、 鉑、 金)
說明:
(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鹽酸或稀硫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元素化合物部門
1、 標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如果兩位同學的實驗結果差別較大,可能的原因有(1)銅絲的量不足 (2)系統(tǒng)漏氣 (3)加熱溫度達不到反應溫度 (4)反應的充分程度不同
2、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shù) 計算,大約是:氧氣占21%,氮氣占78%,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0.03%;患上出空氣成分的化學家是法國的拉瓦錫。
3、O2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稍大,難溶于水,降溫可變成湖藍色液體和雪狀固體。
4、O2的化學性質:各種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和化學方程式如下
燃燒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
燃燒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
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現(xiàn)象,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熱
C + O2═══CO2
硫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現(xiàn)象,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S +O2 ═══ SO2
磷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現(xiàn)象,孕育發(fā)生大量白煙
4P + 5O2═══2P2O5
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現(xiàn)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3Fe + 2O2═══Fe3O4
鎂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體。
2Mg+ O2═══ 2MgO
5、實驗室制取氧氣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一般不用氯酸鉀、高錳酸鉀因為反應需要加熱,收集氧氣可用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消融于水;收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的大。收集氫氣可用排水集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方法由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決議)收集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N2只能用排水法。
6、工業(yè)制氧氣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分離液態(tài)空氣是物理變化。
七、氧氣的重要用途是供給呼吸和撐持燃燒現(xiàn)象,利用氧氣易于其它物質反應并放熱的化學性質。水通直流電后,正極孕育發(fā)生氧氣,負極孕育發(fā)生氫氣,負極氣體能燃燒現(xiàn)象孕育發(fā)生湖藍色火焰(H2),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前者與后者的體積比為1:2,質量比為8:1。
8、水的凈化:自來水的凈化步驟如下:沉降(加明礬);過濾;滅菌(氯氣);煮沸。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向兩種類型的水中別離加肥皂水,攪拌,孕育發(fā)生較多泡沫的是軟水,不然為硬水。利用蒸餾、煮沸的方法可將硬水變?yōu)檐浰?br />9、實驗室制取氫氣用鋅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鎂、鐵與稀硫酸反應,鎂反應過快、鐵反應緩慢不能用濃硫酸、硝酸,因有強氧化性,反應不能患上到氫氣。不用濃鹽酸,生成的氣體中會含有HCl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等接收HCl氣體
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CO2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降溫可變成無色液體和無色固體(固態(tài)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C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CO2 + H2O ═══ H2CO3 ; 加熱上述紅色液體會恢復為紫色,因為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H2CO3═══ H2O + CO2↑
(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污濁: CO2 + Ca(OH)2 ═══ CaCO3↓+ H2O ,該反應可用于CO2氣體的檢驗,和其它堿也能反應。
12、CO2的用途:
(1)把火搞滅(不能燃燒現(xiàn)象不能撐持燃燒現(xiàn)象,密度比空氣大);
(2)人工降雨、舞臺云霧(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接收大量熱,使水蒸氣液化);
(3)光互助用的原料;
(4)保存食品。
13、CO2的實驗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CaCO3 + 2HCl═CaCl2+H2O+CO2↑,不用Na2CO3,因反應太快;不用稀硫酸,因為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的CaSO4,會覆蓋在石塊的表面而阻止反應的進行;也不用濃鹽酸,因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會使制患上的二氧化碳混有HCl等雜質??捎孟蛏吓趴諝夥ㄊ占疌O2,驗滿時用燃著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不是熄滅。
14、CO2與人體健康:CO2無毒,當空氣中含量達到一定濃度對人體有害,因為CO2不能供給呼吸,故進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燈火試驗。
15、實驗室制取氫氣用鋅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鎂、鐵與稀硫酸反應,鎂反應過快、鐵反應緩慢不能用濃硫酸、硝酸,因有強氧化性,反應不能患上到氫氣。不用濃鹽酸,生成的氣體中會含有HCl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等接收HCl氣體
16、CO中毒,又叫煤氣中毒。CO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有劇毒,不易被察覺。被吸入人體與猩紅卵白結合,使人缺氧氣。CO一半以上來自汽車排放的廢氣。用CO作還原氧化銅等實驗時,一定要進行尾氣處理。
1七、金屬材料包括鐵、鋁、銅等金屬和合金.金屬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質。例如:常溫下它們的狀態(tài)大都是固態(tài),有金屬光澤,大多數(shù)為熱和電的良導體,有延展性,密度較大,熔點較高。
18、金屬材料金屬的物理性質:①常溫下一般為固態(tài)(汞為液態(tài)),有金屬光澤;②大多數(shù)呈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③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
19、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shù)金屬可與氧氣反應
4Al+3O2══2Al2O3 3Fe+2O2═══Fe3O4 2Cu+O2═══2CuO
(2)較生動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氫氣 Fe+H2SO4══FeSO4+H2↑
2Al +6HCl══2AlCl3+3H2↑ Cu不與鹽酸反應
(3)金屬1 + 鹽1 →金屬2 +鹽2(生動金屬置換不生動金屬)
Fe + CuSO4 == Cu + FeSO4 ("濕法冶金"原理),Cu+2AgNO3══2Ag+Cu(NO3)2
★單質鐵在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的都是+2價的亞鐵。
★置換反應:單質1+化合物1══單質2+化合物2
20、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原理: 3CO + Fe2O3 ══ 2Fe + 3CO2 (赤鐵礦:Fe2O3 ;磁鐵礦:Fe3O4)
(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3)鋼鐵銹蝕的條件是:①與O2接觸 ②與水接觸
★在有酸或鹽存在的條件下,會加速鋼鐵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Fe2O3)?!镨F銹很松散,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xù)與氧氣、水蒸氣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被銹蝕。故而鐵銹應及時除去。而鋁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
(4)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
①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清潔、干燥;
②表面涂保護膜,如涂油、刷漆、搪瓷、電鍍、烤藍等;
③制成不銹鋼。紅色的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易于與空氣中的水、氧氣、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生成銅綠〔Cu2(OH)2CO3〕金屬制品電鍍、電焊前一般要用稀鹽酸處理,目的是用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銹。
21、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敞口放置質量會削減,質量分數(shù)會減小,因為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氫氧化鈉(NaOH)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因為氫氧化鈉易接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不能用NaOH干燥的氣體是SO2、CO2、HCl。
22、紫色石蕊與無色酚酞都屬于酸堿指示劑,可指示溶液的酸堿性。 酸性溶液,石蕊遇之變紅色,酚酞不變色,pH<7。 堿性溶液,石蕊遇之變藍色,酚酞變紅色,pH>7。中性溶液:石蕊不變色(仍為紫色),酚酞不變色,pH=7
23、氫氧化鈉固體要嚴密封閉保存,原因是氫氧化鈉不僅易接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還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產Na2CO3而變質,鑒定氫氧化鈉是不是變質,可用過量的稀鹽酸檢驗(看是不是有氣泡孕育發(fā)生)。除Na2CO3時可加適量的石灰水即Ca(OH)2。 氫氧化鈉溶液存放在試劑瓶中時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產黏度的物質。
24、Ca(OH)2: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消石灰,微溶于水,消融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其水溶液稱石灰水,不達到最高限度石灰水轉化成達到最高限度溶液的方法是升溫(與大部門固體相反)或加石灰。石灰水的保存與氫氧化鈉溶液相同。
25、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燒堿、火堿、苛性鈉。碳酸鈉(Na2CO3 )的俗稱是純堿、蘇打。碳酸氫鈉(NaHCO3)的俗稱是小蘇打
26、工業(yè)上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水、純堿(Na2CO3)
制燒堿的方法:
(1)高溫鍛燒石灰石生成CaO;
(2)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
(3)Ca(OH)2與Na2CO3反應可生成燒堿(NaOH)。
2七、純堿(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pH>7,但它不是堿,屬于鹽;碳酸鈉晶體即Na2CO3?10H2O是純凈物,屬于鹽類,俗稱口堿;碳酸鈉晶體易風化,屬化學變化。硫酸銅晶體俗稱膽礬、藍礬,是藍色晶體,化學式為CuSO4?5H2O;無水硫酸銅CuSO4是白色固體,易接收水分而變藍,可用其檢驗水的存在。
設M為某元素的元素符號
1.M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M的相對原子質量×M的原子個數(shù)/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100%
2.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成分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100%
3.M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個M原子的質量/(一個碳原子質量/12)(一般來說是查表)
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劑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5.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解度/(溶解度+100g)
5.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6.稀釋或蒸發(fā)問題: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一、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全書化學方程式)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2Mg + O2 點燃 2MgO
鎂 氧氣 氧化鎂
2. 3Fe + 2O2 點燃 Fe3O4
鐵 氧氣 四氧化三鐵
3. 4Al + 3O2 點燃 2Al2O3
鋁 氧氣 三氧化二鋁(氧化鋁)
4. 2Cu + O2 加熱 2CuO
銅 氧氣 氧化銅
5. 2H2 + O2 點燃 2H2O
氫氣 水
6. 4P + 5O2 點燃 2P2O5
磷 五氧化二磷
7. S + O2 點燃 SO2
硫 二氧化硫
8. C + O2 點燃 CO2 (充分燃燒)
碳 二氧化碳
9. 2C + O2 點燃 2CO (不充分燃燒)
碳 一氧化碳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2CO + O2 點燃 2CO2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11. 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甲烷
12. 2SO2 + O2 塵埃 2SO3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13. 2C2H2+ 5O2 塵埃 4CO2 + 2H2O
已炔
二.幾個分解反應:
14. 2H2O 通電 2H2↑+ O2 ↑(直流電)
15. NH4HCO3 ==== NH3↑ + H2O + CO2 ↑
碳酸氫銨 氨氣
16. 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高錳酸鉀 錳酸鉀 二氧化錳
17. 2H2O2 MnO2 2H2O + O2↑(實驗室制氧氣)
過氧化氫
18. H2CO3 === H2O + CO2↑
碳酸
19.高溫煅燒石灰:CaCO3 高溫 CaO + CO2↑
碳酸鈣 氧化鈣
20. 2KClO3 MnO2 2KCl +3O2↑
氯酸鉀 氯化鉀
三.呼吸、光合作用:
21. 呼吸作用: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葡萄糖
22. 光合作用:6CO2 + 6H2O 光照 葉綠素 C6H12O6 + 6O2
四.氧化還原反應
23. 3CO + Fe2O3 加熱 2Fe + 3CO2
一氧化碳 氧化鐵(三氧化二鐵)
24. 碳還原二氧化碳:CO2 + C高溫2CO
25.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加熱H2O+ Cu
26. 碳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CuO加熱Cu + CO2
五.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8. 鋅和稀硫酸反應:Zn + H2SO4 === ZnSO4 + H2↑
(實驗室制氫氣) 硫酸鋅
29. 鐵和稀硫酸反應:Fe + H2SO4 === FeSO4 + H2↑
硫酸亞鐵
30. 鎂和稀硫酸反應:Mg + H2SO4 === MgSO4 + H2↑
31. 鋁和稀硫酸反應:2Al + 3H2SO4 === Al2(SO4)3 +3H2↑
32. 鋅和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2 + H2↑
33. 鐵和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
氯化亞鐵
34. 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35. 鋁和稀鹽酸反應:2Al + 6HCl === 2AlCl3 + 3H2↑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6.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硫酸亞鐵
37.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3)金屬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8.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氯化鐵
39.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硫酸鐵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4)非金屬氧化物 +堿 -------- 鹽 + 水
40. 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CO2 ==== Na2CO3 + H2O
碳酸鈉
41. 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實驗室檢驗CO2) 氫氧化鈣 碳酸鈣
(5)酸 + 堿 -------- 鹽 + 水
42. 鹽酸和燒堿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3.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44. 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45.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46. 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Al(OH)3 = AlCl3+ 3H2O
47. 硫酸和燒堿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8. 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49. 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0. 硝酸和燒堿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51. 氨水和硫酸:2NH3·H2O + H2SO4 ==== (NH4)2SO4 + 2H2O
硫酸銨
(及此類的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常見物質參加的反應。)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2.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CaCl2+H2O +CO2↑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碳酸鈣 氯化鈣
53.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54. 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Na2SO4+H2O +CO2↑
(及其它類似的酸與碳酸鹽的反應。)
(7)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55.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56. 氫氧化鈣與硫酸銅:Ca(OH)2+ CuSO4 === Cu(OH)2↓ + CaSO4
六.其它反應:
57.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H2CO3=== CO2↑+ H2O
58. 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59. 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60.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61. CaCO3 + H2O +CO2==== Ca(HCO3)2
碳酸鈣 碳酸氫鈣
62. Ca(HCO3)2==== CaCO3 ↓+ H2O +CO2↑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8、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yè)制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化學總復習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