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七年級重點?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一 1課 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一、元謀人 地點:云南元謀縣 時間:距今約170萬年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生產生活情況:使用打制石器 特點: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二、那么,歷史七年級重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歷史其實是很好學的,但是你要把歷史知識點背好才能學好歷史,我整理了一些歷史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歷史知識點1、
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到中間的順序排列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2.發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決定性戰役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
初中歷史知識點2、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度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形成時期。
2.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國推廣。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戰國時期,李冰為秦國修筑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初中歷史知識點3、
三、商鞅變法
1.時間、地點:公元前356年,秦國。
2.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③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背知識點:
第一章中華文明的起源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制造工具。
3、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間和地點。
4、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
6、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都已經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種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10、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
11、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黃帝。
12、堯舜禹的“禪讓”: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戰國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2、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后,商朝統治穩定。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
4、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
5、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同學們如果在初一這個階段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話,以后在初中學習會較困難!而歷史是同學們要費很多時間來記憶的,那么這就需要對知識點總結歸納了,下面由我為你整理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初一的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一
1課 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一、元謀人
地點:云南元謀縣 時間:距今約170萬年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生產生活情況:使用打制石器 特點: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二、北京人
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時間: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
身體特征: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特點; 生產生活情況: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第一文庫網
三、山頂洞人
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洞穴; 時間:距今約18000年
身體特征:模樣同現代人基本一樣
生產生活情況:①掌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②能人工取火;③用獸皮縫制衣服。
2課 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
一、河姆渡遺址
地點:浙江縣河姆渡; 時間:距今約7000年
生產生活情況: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種植水稻; ③飼養家畜;④住干欄式房子
二、半坡遺址
地點:陜西西安半坡 時間:距今約6000年
生產生活:①廣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種植粟;③飼養家畜;④制作彩陶;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三、大汶口遺址 地點:山東泰安大汶口; 時間:距今約6000-4000年
生產生活情況:①過原始農耕生活;②貧富分化,私有制產生。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任何科目學習 方法 其實都是一樣的,不斷的記憶與練習,使知識刻在腦海里。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級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背知識點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省元謀縣,長江流域。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會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黃河流域。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會長時間保存火種。過群居生活,從事采集狩獵活動。
1929年,中國的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三、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黃河流域。和現代人基本相同。能夠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采集狩獵捕魚,群居;具有審美意識。
昌盛的秦漢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早期。
2、東漢改進造紙術的重要歷史人物是蔡倫。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大多是由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3、東漢時期的張衡制造的地動儀。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有
1、《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2、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3、清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4、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5、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6、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7、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以上就是歷史七年級重點的全部內容,(一)秦始皇——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 功勞:1、實現統一,滅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鞏固統一,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 3、統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