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小學4年級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間的意識和習慣。那么,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正負數》一課就是讓學生在認識溫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地認識正負數以及0的特殊意義。下面就是編輯給大家帶來的小學數學四年級《正負數》教案模板,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四年級《正負數》教案模板一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
2、會用正負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正負可以互相抵消,會解決正負相差的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運用抵消的思想處理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感知正負數可以互相抵消。
1、師生游戲
師:同學們,剪刀石頭布的游戲玩過嗎?(玩過)好,我們就來玩玩,誰愿意和我玩?
(師生游戲,其它學生當裁判,并要求做好記錄)
師:誰來說說你的記錄結果,你認為誰贏了?
師:比賽的時候還要給比賽雙方記錄成績,你認為怎樣記錄成績好呢?
(揭示課題)
出示評分規則:勝一局記1分,平一局記0分,負一局記-1分。
【聯系學生實際,創設情境,體驗負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師生共同記錄比賽成績)
師:現在我倆的得分分別是多少?
師:你是怎樣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師: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結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戲
師:你們想自己玩一次嗎?兩人一組,3局定勝負,必須有一人記錄成績。
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4篇
在數學課上四年級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你會寫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對每個四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許多的幫助。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科書第2~4頁的內容,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是個大數;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理解、掌握我國記數習慣,每四個數位為一級。
3.掌握數位順序,能夠根據數級初步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使學生獲得正確讀數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體驗;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探究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記數單位以及各記數單位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數級、數位、記數單位的區別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學準備:
課件、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生成問題
1、課件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很多大數。
小學4年級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秒”的認識,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每年除夕之夜我們都和親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聯歡晚會的直播節目。你看,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的認識。
二、新授
(一)認識秒,知道1分=60秒
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匯報。
2、你想知道有關秒的什么知識?
生1:一秒有多長?
生2:秒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
……學生提問。
誰能幫他解決問題?
3、小結
秒針走1小格是1秒,秒針走1圈(60格)時分針走1格,所以1分=60秒。
四年級數學下冊各單元教案5篇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每一個四年級數學教師都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會寫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對每個四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許多的幫助。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四年級數學下冊各單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四年級數學下冊各單元教案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09頁例4,課堂活動,練習二十一。
【教學目標】
1、學生再次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加深學生對算法的理解,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水平。
2、通過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的總結,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能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嗎?
學生:能。多媒體出示修改后的例4情境圖,把圖中“每天用86 kg”改成“每天用35 kg”。
學生根據圖意列出算式688÷35,然后獨立計算。
抽學生把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并說說計算方法。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案1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提問:怎樣用數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對有關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以上就是小學數學四年級教案的全部內容,篇一:四年級數學教案小學數學(精選)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直。 3.能根據“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