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的歷史文化故事?明末清初至鴉片戰爭前夕鼓浪嶼的初步繁榮;據金門,廈門兩島為根據地抗擊南下的清軍,并于此操練水師,率兵東征,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鼓浪嶼是鄭成功最初的根據地,《南疆繹史》等文獻記載,那么,鼓浪嶼的歷史文化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種德宮
種德宮在內厝澳373號,是一座占地約600平方米的三門二進殿宇,宮后及宮右另筑護厝,具有濃郁的閩南建筑特點。整座宮宇掩映于古榕樹下,環境幽靜。種德宮中門兩側有一副對聯:“點水活生靈,廟祀桑邦弘種德;一絲神脈里,綸封大帝尚真人。”
現任住持陳國煌道長說,前半句是從醫術非凡來說俗世保生大帝的,而后半句則以保生大帝作為神仙的一面來示人。保生大帝作為主神供奉在最顯眼的位置,注生娘娘則在保生大帝的右手側,土地公在左側。保生大帝俗名吳夲,也被稱為大道公,出生在北宋年間的同安白礁一帶。生前是一位懂風水、善醫術的鄉村醫生,救人無數,后在采藥時不幸墜崖身亡,后被民間視為“醫靈真人”。
2、鄭成功與臺風
鄭成功(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被封為延平王。在鼓浪嶼,在他曾經屯兵的地方,流傳著大量有關鄭成功的人生歷程和光輝事跡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99年臺灣發生921大地震,傳聞鄭成功去了臺灣,而約3周后14號臺風于10月9號了廈門。但是即使是鄭成功赴臺灣巡查,其余威猶在,有市民住在百家村一帶,親眼看到174醫院新建大樓的塔吊被風吹得像脫了鏈條的鐘擺一樣,一會兒旋到左邊,一會兒轉到右邊,臺風一直在廈門周邊徘徊,就是進不來!
更有市民拿出了詳細的歷史資料,言之鑿鑿:“事實上,那次臺風中心在廈門上空停留時間達五六個小時!后來,發現鄭成功真的不在,就上來了。
明末清初至鴉片戰爭前夕鼓浪嶼的初步繁榮;據金門,廈門兩島為根據地抗擊南下的清軍,并于此操練水師,率兵東征,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鼓浪嶼是鄭成功最初的根據地,《南疆繹史》等文獻記載,鄭成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與所厚陳輝等90余人第一旅遁入金門,隨往南澳收集余眾,得數千,隨之移屯鼓浪嶼,時在隆武二年;鄭氏起師伊始,軍費拮據,處境困難。恰好有一艘鄭家的商船從日本開來停泊在鼓浪嶼,鄭成功遂將這艘商船帶來的10萬兩銀子用來募兵和購制軍械。接著在鼓浪嶼日光巖等要地屯營扎寨,設水操臺練兵,并積極從鼓浪嶼引兵配合
1、文化遺產
自鼓浪嶼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后,鼓浪嶼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提上議程。相關部門將著手啟動鼓浪嶼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鼓浪嶼申遺主題確定為: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2011年05月13日上午,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情況表示,鼓浪嶼申遺,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2016年2月1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包括中國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審議。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2、文化傳播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
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
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1、在歷史上,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直至宋元時期,才有“圓沙洲”的名稱,明時始用“鼓浪嶼”名稱。島上多為半漁半農經濟,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閩南三角區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響鼓浪嶼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國人進入鼓浪嶼以前,島上的房屋與大陸本土——閩南沿海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沒有差別。這種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莊中依然可見。即使在現代化的鼓浪嶼島上,也還有二進、四進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
2、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現: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鼓浪嶼的建筑開始發生變化。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后,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成了他們擇地發展的首選地點。鼓浪嶼有優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為止,鼓浪嶼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國人染指鼓浪嶼,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學校、醫院等權力,至實力發展、能站穩腳跟以后,才陸續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院、教堂、圣教書局、領事館。當然,最大量建造的還是公館、別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后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紛紛投資鼓浪嶼,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
鼓浪嶼的古追傳說,古追奶茶(這個名字還真是奇怪的很,原來是古追是主人一只會說話還會口技的鷯哥的名字。
]關于古追的傳說在網絡江湖可以看到N版的,它已經成了鼓浪嶼小有名氣的明星了. 古追的家,茶語時光,鼓浪嶼內厝沃路356號,途經龍山洞再向右100米。
時間巧會湊上家庭音樂會。HIGH!大家可以試試看,有送全島地圖。
鼓浪嶼茶語時光藝術沙龍—曾經參加土豆手繪藝術節,希望大家也有
機會加入???在這里可以住店,可以美食,可以很藝術
BOSS說將來還有各種各樣的創意手工活動,參加茶語時光藝術活動,每天會送出一間房。說不定就是你
以上就是鼓浪嶼的歷史文化故事的全部內容,1、在歷史上,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直至宋元時期,才有“圓沙洲”的名稱,明時始用“鼓浪嶼”名稱。島上多為半漁半農經濟,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閩南三角區的原始民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