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杠桿原理知識點?物理杠桿原理知識點如下:(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那么,物理杠桿原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物理杠桿知識點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杠桿知識點總結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3、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
⑵ 延長力的作用線(虛線);
⑶ 畫力臂(實線雙箭頭,過支點垂直于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⑷ 標力臂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水平靜止或勻速轉動。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量出力臂。
物理杠桿知識點歸納1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薯咐擾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1.省力杠桿:L1L2, F1
2.費力杠桿: L1F2,費力、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等。
3.等臂杠桿: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物理杠桿知識點歸納2
夯實基礎,建構知識網絡
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都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基本上摒棄了純粹考查記憶性知識的試題。更多的是將物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實、生動、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點轉向到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水平上。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考試時,先挑會的題目做
考試時,不管什么科目,答題按順序做,遇到不會的題目先放過,先做自己有把握會做的題目,做到能拿分的題目絕不丟分,避免出現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出現答不完試卷的情況。做完所有的題目后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需要花費時間分析的題型數旦。
一根硬棒,在力物御陪的作用下如果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杠桿。
1、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其轉動的點,一般用字母O表示該點。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拆消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L1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一般用字母L2表示
罩蠢2、力臂: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3、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的狀態。
(2)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杠桿
1、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老雀純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3、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4、應用:
名稱 結 構
特 征 特 點 應用舉例
省力
杠桿 動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費距離 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
費力
杠桿 動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費力、
省距離 縫紉機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
等臂
杠桿 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五、滑輪
1、 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歲物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侍咐的方向。
物理杠桿原理知識點如下:
(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
(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
(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差局
(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
(5)相似圖形的重心檔芹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6)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
杠桿原理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杠桿的支點不一行慶畢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
以上就是物理杠桿原理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量出力臂。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