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北師大版?(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那么,一年級數學下冊北師大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一年級#導語】經驗是數學的基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思考是數學的核心,發展是數學的目標,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精髓,是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原則,也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內涵,它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催化劑。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第一單元加與減 1、口訣表(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數+加數=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數,和是16.
20以內進位加法口訣表
9+1=108+2=107+3=106+4=105+5=10
4+6=102+8=101+9=109+2=118+3=11
3+7=107+4=116+5=115+6=114+7=11
3+8=112+9=119+3=128+4=127+5=12
6+6=125+7=124+8=123+9=129+4=13
8+5=137+6=136+7=135+8=134+9=13
9+5=148+6=146+8=145+9=149+6=15
8+7=157+8=156+9=159+7=168+8=16
從一個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減法。
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感知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數的知識進行達和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培養合作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計豆子的數量。
教學難點:
1、數位、基數、序數概念的滲透。
2、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給每組發一袋豆子) 今天的數學課就是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觀察、會思考。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謙讓,還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數出30粒豆子。 活動規則: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數?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后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教師小評。 剛才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得我們的活動規則,非常好!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桿秤,像那樣抓的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
一年級的同學們剛開始接觸數學,剛開始學好數學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我為你整理了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找規律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律。
教具準備:,水彩筆,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場景圖。
教學過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律,導入新課
師: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
1. 動畫演示:顏色紅青排列的蘋果(8個)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個兩個地排列的漢堡包(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杯三個地排列的可樂和冰激凌(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在出現每組物體后,請學生回答,教師用動畫驗證,最后全屏顯示上述物體,最后一個物體閃動)
師:真厲害!全讓你們給猜中了,你們為什么這么快就把下一個是什么給兆碰猜中的?
2. 揭題:像蘋果青紅青紅有順序地重復出現,漢堡包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地重復出來,可樂、冰激凌一個三個、一個三個地重復出現的就是一種規律。我們今天就要來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以圣誕節為載體,深層次地感知規律,找規律
師:昨天晚上是圣誕節,張老師參加了一個圣誕晚會,那里的會場布置得可漂亮了。
1. 多媒體出示圖畫:請你會場里有什么?這些東西擺放有什么規律?把你發現的秘密在四人小組里悄悄交流一下。
對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一年級數學老師來說,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該怎么準備好一份吸引學生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現的秘密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殲滲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 #教案#導語】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5~56頁“拔蘿卜”——兩位數加兩位數。我打算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教學過程三個方面談談本節課的一些設想。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蘿卜的情境,目的是從中引出兩位數加法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嘗試列式計算,并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探索交流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出算法多樣化和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另外,教材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引出了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習筆算的開始,也是以后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法的基礎,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理解并接受這種方法,體現了一定的算法優化思想。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具備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基礎,而且有部分學生已獲得了一些用豎式計算的知識儲備,但是他們只會算,而不會說理,因此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說理。
以上就是一年級數學下冊北師大版的全部內容,1.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兩人數一數有多少粒。 3.交替進行,看誰猜的最接近。 (用猜一猜、數一數的活動把數數和讀數結合起來,把說和做結合起來,把數與實物結合起來。) 活動二:數豆子,并交流“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