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實驗題?一是明確實驗課題。從題目信息中,區分實驗設計和其他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問題,區分實驗設計和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問題,明確實驗設計的具體課題,并根據相關內容歸類;二是要明確實驗條件。從題目信息中,那么,高考化學實驗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高考理科生來說,不僅物理難學,化學也是。那么高考化學有哪些必考知識點和化學實驗體題型呢?跟著我來了解一下高考化學吧!
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二.物理性質
1、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余均為無色氣體。其它物質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3、熔沸點、狀態:
① 同族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熔沸點從上到下增大,含氫鍵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溫下呈氣態的有機物:碳原子數小于等于4的烴、一氯甲烷、甲醛。
高考化學實驗題總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對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論掌握能力和基礎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學實驗題總結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高考化學實驗題總結1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分析化學實驗課的任務是使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分析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正確掌握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后續課程和將來從事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分析化學實驗的意義在于以下幾點:首先,分析化學實驗能提高學習的興趣。其次,分析化學實驗能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最后,實驗能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
大一暑期實踐期間,我曾隨學院學喊豎生科協進行了北京市城區飲用水水質調查。那次活動是我第一次比較的作分析化學實驗,以下借用幾段我對于那次活動的總結。
活動的目的除了在于培養科協成員的分析化學試驗能力外,還使成員體驗了比較正規的科研項目的步驟——討論、立題、取樣、分析……通過這次活動,科鄭漏大協成員面對涉及外專業或目前學術水平難以達到的課題時,將更有能力與信心運籌帷幄。
高考化學實驗題占有較大的分值,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以有效快速解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考化學實驗題高分技巧匯總,希望大家喜歡!
一、17個先與后
1.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是否饑鉛灶水解時,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到試紙上,再把試紙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3.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爛扮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4.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重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后的藥品,先冷卻,后稱量。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后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7.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淀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后再與氣體接觸。
8.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后再混合。
9.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于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1)根據裝置特點和實驗目的,裝置⑤是收集NO,裝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防止污染大氣;因為要驗證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裝置③中應該盛放稀硝酸.
故答案為:3mol/L稀硝酸、濃硝酸、氫氧化鈉溶液;
(2)由于裝置中殘存的空氣能氧化NO而對實驗產生干擾,所以滴加濃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時間CO2趕走裝置中的空氣,同時也需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防止反應產生的NO氣體逸出.
故答案為:通入CO2一段時間,關閉彈簧夾,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
(3)Cu與濃HNO3反應生成Cu(NO3)2、NO2、H2O,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4)裝置②中盛緩灶放H2O,使NO2與H2O反應生成NO:3NO2+H2O=2HNO3+NO,
故答案為:將NO2轉化為NO;3NO2+H2O=2HNO3+NO;
(5)NO通過稀HNO3溶液后,若無紅棕色NO2產生團瞎,說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裝置的液面上方沒有顏色變化即可說明之.裝置④中盛放的是濃HNO3,若濃HNO3能氧化NO則裝置④液面的上方會產生紅棕色氣體.
故答案為:裝置③中液面上方氣體仍為無色,裝置④中液面上方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
(6)要證明是Cu(NO3)2濃度過高或是溶解了NO2導致裝置①中溶液呈綠擾或扮色,一是可設計將溶解的NO2趕走(a、c方案)再觀察顏色變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濃度(d方案)觀察反應后的顏色變化.
故選a c d.
導語:我們常常提到化學實驗,同時高中化學也有很多實驗需要我們認真溫習、回顧,為了備戰接下來的高考,化學實驗知識該如何全面掌握呢?我整理了一些要點供大家參考。
高考化學沖刺:實驗題加分要點
一、18個先與后
1.檢驗蔗糖、淀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涂到試紙上,再把試紙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3.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液時;先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4.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重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后的藥品,先冷卻,后稱量。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后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7.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淀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后再與氣體接觸。
8.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后再混合。
以上就是高考化學實驗題的全部內容,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實驗題是高考化學中必不可少的題型,我們要研究實驗題的出題模式,進而快速準確的解決此類題型。實驗題有兩種出題方向,一是物質制備題,二是實驗推理題。物質制備題相對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