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題庫?一、實驗梳理 1、實驗器材:玻璃罩、鬧表、抽氣機。2、探究過程:如圖2-1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聲音逐漸變大,那么,物理高考題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首推《高考題庫》和《天星45套》,不論是物理數學還是理科其他題目都非常好的,前一本的特點是題目多,包括高考題,調模差陸研題和預測題,題目難度以基礎為主,也有不少慶納需要動腦筋思考的好題目,后一本是卷子,題目以中旦頃等題為主,題型覆蓋面廣。
本題的關鍵是“輕質綢帶”。
第1步分析:因綢帶是輕質模型,質量可視為零,故無論如何梁告運動,所受合力為零,即受力平衡,而題中綢帶在斜面上所受三力,一是斜面向上支撐的彈力,另二個為二側的摩擦力,因平衡,故二側摩擦力必定相等。故選項A正確。
第2步分析:是否會出現M相對綢帶滑動呢?結論是也不會。因一旦滑動,則綢帶左側所受摩擦力即為與M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將會比綢帶右側所受摩擦力大,綢帶無法平衡,故選項C正確。
第3步分析:是否會出現二物體一起相對斜面靜止,結論是不棚渣源鏈態會。因靜平衡時二物體皆需與自身下滑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而二物下滑力不同,致二摩擦力不同,與選項A矛盾。
第4步分析:是否會出現二物體皆向下運動,即M向左側運動,m向右側運動,結論是也不會。因一旦這樣運動,綢帶二側皆受滑動摩擦力,而兩邊的滑動摩擦力不同,也與選項A矛盾。
第5步分析:綜合第3、4分析可知,只有這樣的運動是可能的。M向左側運動(與綢帶無相對滑動,為靜摩擦力),m或靜止在斜面上(與綢帶間有滑動)或向上運動(與綢帶間有滑動)或與綢帶一起向上運動(與綢帶間有靜摩擦力),此類運動情境可致綢帶二側所受摩擦力相等。
即二物塊是可能相對綢帶靜止的(三者一起運動),故選項B錯誤。
A.(選修模塊3—3)(12分)
(1)若一氣泡從湖底上升到湖面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則在此過程中關于氣泡中的氣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氣體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大(B)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小(D)氣體組成的地熵增加
(2)若將氣泡內的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氣泡從湖底上升到湖蘆搏面的過程中,對外界做了0.6J的功,則此過程中的氣泡▲ (填“吸收”或“放清備出”)的熱量是▲J。氣泡到達湖面后,溫度上升的過程中,又對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時吸收了0.3J的熱量,則此過程中,氣泡內氣體內能增加了▲ J
(3)已知氣泡內氣體的密度為1.29kg/,平均摩爾質量為0.29kg/mol。阿伏加德羅常數
,取氣體分子的平均直徑為,若氣泡內的氣體能完全變為液體,請估算液體體積與原來氣體體積的比值。(結果保留以為有效數字)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答嘩毀統一考試(江蘇卷)
探究實驗2
探究聲是怎樣傳播的?
一、實驗梳理
1、實驗器材:玻璃罩、鬧表、抽氣機碧運。
2、探究過程:如圖2-1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聲音逐漸變大,直至和原來一樣。
3、實驗分析:實驗中傳聲靠的是空氣,當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被抽出時,剩余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如果能夠把全部空氣都抽出去,將聽不到任何聲音。
4、實驗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二、相關知識復習
1、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有關:一般情況下,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傳聲最慢。
2、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在空氣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3、在15℃的空氣中聲速為340m/s。
三、針對訓練與拓展
1、如圖2-2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缺遲逐漸抽出,將會聽到
。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人玻璃罩內,將會聽到
。
(3)此實驗說明了什么?
2、在聲音傳播的實驗探究中,小紅和小芳做了下面兩步實驗:
a.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輕地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聽傳過來的聲音大小。
刷題你可以使用知涯升學啊。知涯升學是一款高中生學習神器,已經完成高中全科題庫的全面覆蓋。知涯升學針對高三學生還提供了總復習模式,涵蓋全國各省市近六年高考真題和近四年備型敏模擬題。并匹配各省考試大綱和命題租渣方向,可按考區、學科、知識點自主選擇真題或模擬題仿枝練習。
以上就是物理高考題庫的全部內容,還不錯。做了做感覺還不錯,內容很多比較全面,不過題量比較大,想做完還是比較困難的。難度的話中等,里面絕大部分還是比較簡單的題目,有很少部分的題比較難,大概占到十分之一,難度都有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