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數學家?1、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溫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那么,溫州數學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溫州數學家的著名人物有谷超豪和蘇步青。
1、谷超豪
谷超豪,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1959年6月,獲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科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1月,任復旦大學副校長;1988年2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99年8月,擔任溫州大學校長。
谷超豪主要從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齊性黎曼空間、無限維變換擬群、雙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規范場理論、調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首次提出了高維、高階混合型方程的理論。
2、蘇步青
蘇步青,1927年畢業于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31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后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蘇步青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蘇步青(1902.9.23——2003.3.17),原名蘇尚龍,數學家,共產黨員,浙江省平陽縣人。1919年6月,以優異的成績從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畢業后,赴日本留學。1927年畢業于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后入該校研究生院,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31年3月應數學家陳建功之約,載著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的理學博士榮譽回國,受聘于國立浙江大學,先后任數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訓導長和教務長。其間,與陳建功一起創立了“微分幾何學派”。
1952年10月,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來到復旦大學數學系任教授、系主任,推動復旦大學數學學科快速發展,使之成為中國數學領域的中心,并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后任復旦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
撰有《射影曲線概論》、《射影曲面概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等專著10部。
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蘇步青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數學家,他同時還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早在留學日本的時期,他就和我國數學界的另一位老前輩陳建功教授相約,要回國共同建設一個具有世界水平的數學系。1931年蘇步青回到祖國后,就在杭州浙江大學為這個理想而奮斗。
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的大半個世紀中,在中國江南水鄉的溫州,涌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數學家。溫籍數學家群體在現代中國的數學研究,數學教育,以及數學活動的組織和傳播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以至作為這些數學家家鄉的溫州,被人們美稱為“數學家之鄉”。2003年10月,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訪問溫州時,就曾為此題寫了“數學家之鄉”5個大字(見右)[1]。下面,就10位溫籍數學家院士的主要成就,及其在現代中國數學界的影響作一概要介紹。
姜立夫
(1890—1978,中央研究院院士),浙江平陽(現溫州蒼南縣)人。他1910年以庚子賠款赴美國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數學,1915年獲學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到德國漢堡大學進修,1935—1936年又轉德國哥廷根大學作訪問研究。先后擔任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數學教授,曾任“新中國數學會”會長(1940),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1947),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他專長用代數和分析方法來處理幾何問題,特別在“圓素幾何與矩陣理論方面”有精深研究。在數學教育方面,他1920年回國一人創辦了南開大學算學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培養了如劉晉年,陳省身,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和廖山濤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數學家[3]。
1、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溫州平陽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老廳笑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
2、李銳夫
李銳夫(1905--1987),原名李蕃,蒼南縣錢庫李家車人,著名數學教授、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長期從事教學與整函數及亞純函數研究,著有伏謹《高中三角學》、《太陽系》,合著有《復變函數論》,主持編寫《辭海》數學部分,譯有《微積分》、《數學分析中的問題和定理》等。
3、柯召
柯召(1910.4.12-2002.11.8),字惠棠,浙江溫嶺人,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稱為中國近代數論的創始人、二次型研究的開拓者、一代數學宗師。
溫州籍數學家十院士
胡毓達 (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浙江溫州,325035;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上海,200030)
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的大半個世紀中,在中國江南水鄉的溫州,涌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數學家。溫籍數學家群體在現代中國的數學研究,數學教育,以及數學活動的組織和傳播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以至作為這些數學家家鄉的溫州,被人們美稱為“數學家之鄉”。2003年10月,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訪問溫州時,就曾為此題寫了“數學家之鄉”5個大字(見右)[1]。下面,就10位溫籍數學家院士的主要成就,及其在現代中國數學界的影響作一概要介紹。
姜立夫
(1890—1978,中央研究院院士),浙江平陽(現溫州蒼南縣)人。他1910年以庚子賠款赴美國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數學,1915年獲學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到德國漢堡大學進修,1935—1936年又轉德國哥廷根大學作訪問研究。先后擔任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數學教授,曾任“新中國數學會”會長(1940),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所長(1947),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
以上就是溫州數學家的全部內容,浙江省溫州市的數學家有:1、姜立夫:姜立夫是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2、谷超豪:谷超豪是浙江溫州人,數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