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玉石由什么物質組成 玉器的成分是什么 和田玉的化學成分及礦物名 透閃石的特征 玉石的化學成分是什么東西
玉有硬軟之分,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造巖礦物之一輝石族中的一種少見品種,屬單斜晶系。軟玉是一種具鏈狀結構的含水鈣鎂硅酸鹽。它是造巖礦物角閃石族中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有其它微量礦物成分的顯微纖維狀或致密塊狀礦物集合體。化學成分為Ca2(Mg,Fe2+)5 (Si4O11) 2(OH) 2。屬單斜晶系。
從礦物學和巖石學的概念來考證,中華文明中所用的所拆宴謂旅早銀“真玉”,實際上就是現代所說得“軟玉”。現代礦物學對軟玉特征得描述,與古代對其質地細膩堅韌、色澤溫潤典雅、硬度大、具透明度、適合雕琢玉器美術品特征得描述是相吻合的!因此,從玉的狹義概念出發,可以將玉定義為:通常是指有某種礦睜猜物所組成的單礦物集合體。具體地講,既指的是“硬玉”和“軟玉”。前者是由礦物學上的輝石族礦物硬玉所組成的礦物集合體,俗稱“翡翠”;后者是由礦物學上的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陽起石系列礦物所組成的礦物集合體,俗稱“和田玉”它們的硬度均大于6。國際上統稱的玉(Jade)也是專指硬玉和軟玉,其他玉雕石料統稱為玉石。
由于玉的種類繁雜,在礦物學、歷史學及考古學上各有不同的分類,以及中國對「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礦物學外玉的分類不僅繁雜而模糊,其種類也隨之不勝枚舉。
為解決這種分類混亂的情況,社會上曾提出過各種具體的分類方式,如將「玉」定義為礦物學的解釋,而將「玉石」作為包容蛇紋石、岫巖玉、藍田玉等其他傳統上被認為是玉的礦物歸類于此。或者將軟玉劃分出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軟玉依然是透閃石、陽起石等物質為主的礦物,而廣義上的軟玉則是文化傳統上所有被認為是玉的礦物集合。也有將軟玉只定義為新疆的和田玉,其它皆為「傳統玉材」,不一而足。
但準確而具有代表意義的分類除礦物學外上沒有一個明確的共識,《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是將「玉」作為「玉石」的簡稱,而「玉」的分類以礦物學定義為準。
因此,最廣義上的「玉」包括:
?6?1硬玉(翡翠)
?6?1軟玉(陽起石、透閃石)
?6?1軟玉(文化分類)
?6?1岫巖玉
?6?1藍田玉
?6?1青海玉
?6?1俄羅斯玉
?6?1新疆碧玉(天山碧玉)
?6?1和田玉
?6?1青白玉、羊脂玉
?6?1依照顏色劃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的分類方式。
?6?1獨山玉(南陽玉)
?6?1酒泉玉
?6?1漢白玉(大理石)
?6?1靈壁玉
?6?1貓眼石
?6?1綠松石
?6?1青金石
?6?1珊瑚
?6?1瑪瑙
?6?1其他寶石
硬玉
硬玉也稱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于高溫低壓下生成的變質巖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翡翠的顏色因含有的鉻元素質量分數不同而顯白或綠色。一般以白色泛綠種類最為常見,以翠綠色為貴。因而在硬玉傳入中國後,被冠以「翡翠」(翡為紅色羽毛,翠為綠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沒有軟玉長,其出產地也主要集中于緬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危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少量出產。
翡翠的價值通過顏色(所謂「正、陽、濃、和」)、透明度(「水頭」)質地和重量來評判。翡翠制品的價格一般不受年代久遠的影響,這一點與軟玉有所不同。
翡翠的原料依照出產方式分為「老坑」和「新坑」等等說法,其中人們將長期受自然界雪水浸泡的翡翠原石稱為「老坑翡翠」,這樣的翡翠外觀一般是偏綠色,據稱有水亮斑的光澤。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強酸浸泡或者鐳射蝕刻來填充一些顏色,使品種較差的翡翠在外觀上變得與高檔翡翠類似,現在翡翠在市場上通常以字母A、B、C為標識分辨翡翠制品的質地。其中A貨翡翠意為未經過化學處理,顏色、結果自然的天然翡翠。而其他類別的翡翠則或多或少有人工添加的成分。
軟玉
角閃石、陽起石類軟玉,英文中也稱Nephrite,蘇聯化學家曾將軟玉命名為「中國玉」。軟玉(文化分類)的大部分在國際通用標準上并不被認為是玉,而是其他的礦物。但在少數國家(如中國),它們依然被當作玉的一個類別而交易。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軟玉透閃石、陽起石類標準而言,純度和質地較高的是產自新疆和田的玉石,此外,社會上也流行所謂「中國四大名玉」(和田玉、綠松石、岫巖玉、獨山玉),而其中真正屬于礦物學羨渣上軟玉的只有和田玉和透閃石質的岫巖玉。
軟玉的化學成分是鈣鎂矽酸鹽(Ca2Mg5(OH)2(Si4O11)2),單斜晶系。顏色由透咐知閃石和陽起石的成份決定。透閃石主要是白、灰二色,陽起石顏色則根據其含鐵量與鐵元素的氧化程度而在深綠—紅棕—黑色的范圍內波動。依照軟玉石質的顏色,也有數個亞種:純白色具有油脂光澤的羊脂玉;泛白色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以及較為稀少的糖玉等。
產于新疆的和田玉是純度較高的一類軟玉。一般具有玻璃—油脂光澤,礦物比重在2.80-3.10之間。莫氏硬度在6-6.5之間,顏色因含有的礦物成分不同而呈現純白—霧狀黑等各種顏色,也因此沒有固定的解理態。和田玉具有玉石中最犟的韌性而不易破損。
獨山玉
「獨山玉」是主要產自中國河南省南陽縣北獨山的礦物,屬黝簾石化斜長巖,其中斜長石、黝簾石為主要礦物成分。蘇聯地質學家E.Я.基也夫林科兄簡悄曾把獨山玉歸于翡翠類的玉石礦床。但如今依照軟玉的定義它的成分并不屬于玉石。但中國傳統工藝仍視其為玉雕材料之一。
藍田玉
產于中國陜西省藍田縣。
玉的主要化學成分有肆納: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
玉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錳、鎂、鈷、硒、鉻、鈦、鋰、鈣、鉀、鈉等。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玉之純可凈化污濁之心。
所以君子愛玉,希望在玉身上尋到天然之靈氣。玉乃石之美者,色陽性潤質純為上品。寶石也如此。其蔽雹鏈價值高低并不完全取決于成份,翡翠白玉中不值錢的為多數。如同人一樣,哪宏孫個民族都出英雄。
玉石的形成:
玉石的形成條件是極其特殊復雜的。它們大多來自地下幾十公里深處的高溫融化的巖漿,這些高溫的漿體從地下沿著裂縫涌到地球表面,冷卻后成為堅硬的石頭。
在此過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或寶石,且它們的形成時間距離我們非常遙遠。
被稱為玉的礦物主要為硬玉(也稱翡翠,主要成分為NaAlSi2O6)和軟玉(透閃石、陽起石一類,因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各種顏色,種類較多,但主要成份均為Ca2(Mg, Fe)5Si8O22(OH)2)。
軟玉的硬度一般為5.6-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狀,按顏色分為以下幾類:白玉、黃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花玉和瑭玉。硬玉是指產于緬甸的翡翠。無論是軟玉、硬玉,它們的質地都非常堅硬,顏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譽。
擴展資料:
中國“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產出的“和田玉”、遼寧岫巖縣產出的“岫玉”、河南南陽產出的“獨山玉”、陜西藍田山產出的“藍田玉”。
五彩玉髓:五彩玉髓礦塊度不大,但巧色料極多。摩氏硬度7,折光率:1.54,密度:2.65,光性:隱晶質集合體,透明度:半透瞎粗明,玻璃光澤,塊度一般,細膩,潤度好,色澤多樣,絕巧料豐富。
蛋白石礦:在遼西地區首次發現蛋白石礦,在高山上,火山巖石中的夾縫中,多年結晶而成。外有紅色鐘乳狀帶紅土的皮子,白色透明,硬度7.5,折光率:1.54,密度:2.65,光性:隱晶質集合體,透明度:半透明,玻璃光澤,塊度一般,細膩,潤度好很像玻璃種翡翠。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碰老等磨吵鎮,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
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致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面都較軟玉優勝,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
參考資料來源:——玉
玉的主要化學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
因化喊扒學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各種顏色,種類較多,玉石可分為軟玉和翡翠,軟玉和翡翠是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是半透明的白色、侍棚黃色、綠色和黑色,顏色分布均勻;翡翠的顏色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和綠色,顏色分布均勻性隨種質的不老滲則同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