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化學式?1、油酸,化學式為C18H34O2 。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將油酸加氫加成得到硬脂酸。油酸的雙鍵反式異構體稱為反油酸。2、純油酸為無色油狀液體,有動物油或植物油氣味,久置空氣中顏色逐漸變深,工業品為黃色到紅色油狀液體,有豬油氣味。那么,油酸化學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油酸(英語:Oleic acid)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化學式C18H34O2 (或CH3(CH2)7CH=CH(CH2)7COOH)。
油酸與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動植物油脂中。在動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約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變化較大,茶油中可高達83%,花生油中達54%,橄欖油中達55~83%,而椰子油中則只有5%~6%。
油酸,化學式為C17H33COOH,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結構中包含一個碳碳雙鍵,這使得油酸具有獨特的化學性質。它能夠與高錳酸鉀和溴水發生反應,導致這些物質褪色,同時還可發生加成反應和酯化反應。油酸中的羧基使其能夠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相應的鹽類。例如,與氫氧化鈉反應可以生成油酸鈉,這是一種易溶于水的鹽。
盡管油酸在常溫下呈現為固體狀態,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但這并不妨礙其與堿進行中和反應。當遇到強堿時,油酸可以轉化為油酸鈉,進而溶于水。這種性質使得油酸在化工和制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此外,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植物油主要由三油酸甘油酯組成,與油酸不同,它是一種液體,類似于我們日常所說的“油”。而油酸作為固體脂肪酸,在常溫下呈現出獨特的物理狀態。
油酸的鍵線結構式如下圖所示:
油酸的化學名稱是(Z)-9-十八(碳)烯酸順-9-十八(碳)烯酸,化學式C18H34O2,結構簡式為CH3(CH2)7CH=CH(CH2)7COOH,摩爾質量282.47g/mol。
在動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約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變化較大,茶油中可高達83%,花生油中達54%。
油酸(英語:Oleic acid)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瘜W式C18H34O2 (或CH3(CH2)7CH=CH(CH2)7COOH)
油酸分子中有一個不飽和的C=C雙鍵,也就是烯的結構,使得油酸具有一部分烯的性質,比如可以與H2加成,以及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但油酸的主要性質還是由羧基決定的。
油酸,化學名稱為(Z)-9-十八烯酸,是一種順式構型的十八碳烯酸。其分子式為C18H34O2,結構簡式為CH3(CH2)7CH=CH(CH2)7COOH。油酸是存在于所有動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之一,它在這些油脂中的含量有所不同,例如在茶油中可高達83%,在花生油中達54%,而在椰子油中則只有5%~6%。
純油酸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具有動物油或植物油的氣味。在空氣中久置后,顏色會逐漸變深。工業品通常呈黃色至紅色油狀液體,有豬油氣味。它的熔點為16.3℃,沸點為286℃(100毫米汞柱),相對密度為0.8935(20℃/4℃),折射率為1.4582,閃點為372℃。油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且易燃。它遇堿會容易皂化,凝固后生成白色柔軟固體。在高熱下,油酸極易氧化、聚合或分解。它是無毒的。
當油酸與硝酸反應時,會異構化為反式異構體,即反油酸,其熔點為44~45℃。氫化油酸會得到硬脂酸,而用高錳酸鉀氧化則會得到正壬酸和壬二酸的混合物。由于含有雙鍵,油酸在空氣中長期放置時會自氧化,局部轉變成含羰基的物質,產生腐敗的哈喇味,這是油脂變質的原因。商業油酸通常含有7%~12%的飽和脂肪酸,如軟脂酸和硬脂酸。
以上就是油酸化學式的全部內容,油酸(英語:Oleic acid)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瘜W式C18H34O2 (或CH3(CH2)7CH=CH(CH2)7COOH)。將油酸加氫加成得到硬脂酸。油酸的雙鍵反式異構體稱為反油酸。英文名稱“oleic acid”源自“橄欖”(Olive)。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