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1)中和反應的實質——OH+與H+結合生成H2O HCl+NaOH=NaCl+H2O (2)金屬與稀酸、鹽溶液的反應 Fe + H2SO4 = FeSO4 + H2↑ 實質:鐵原子變為亞鐵離子,氫離子變為氫原子,氫原子結合為氫分子 Fe + CuSO4 === FeSO4 + Cu 實質:鐵原子變為亞鐵離子,那么,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
1、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被破壞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組成新的分子,簡單的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
2、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電子的得失。
例如:
(1)2H?+O?=2H?O。微觀描述是:H?分子和O?分子在高溫下變為原子,再2個H和一個O結合成H?O分子。
(2)Cu+2AgNO?=2Ag+Cu(NO?)?。微觀描述是:Cu原子與Ag?離子反應,每個Cu給2個Ag?各1個電子。
擴展資料
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劃分,可以把化學變化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氧化反應:還原劑(反應物)→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還原反應:氧化劑(反應物)→得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叫做放熱反應。包括燃燒、中和、金屬氧化、鋁熱反應、較活潑的金屬與酸反應、由不穩定物質變為穩定物質的反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可概括為:1、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形成新分子。簡言之,即原子的重組過程。2、化學反應伴隨著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3、電子的轉移,即原子的電子狀態發生變化。例如:
(1)2H? + O? = 2H?O。微觀層面,氫分子和氧分子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原子,隨后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形成水分子。
(2)Cu + 2AgNO? = 2Ag + Cu(NO?)?。在微觀層面,銅原子與銀離子反應,每個銅原子提供一個電子給兩個銀離子。
化學反應的類型包括:
1、無機反應:
- 分解反應: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
- 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
- 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
- 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
2、有機反應:
- 加成反應:雙鍵或三鍵打開,兩個或多個原子分別連接上新的基團。
- 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在適當條件下失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等),生成不飽和鍵。
- 取代反應:有機化合物中的一個基團被另一個試劑的基團所取代。
- 加聚反應:單體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
名詞簡介:
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分子。核反應不屬于化學反應。離子反應是化學反應。
實質: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
歧化反應:
指的是同一物質的分子中同一價態的同一元素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同一價態的元素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發生了“化合價變化上的分歧”,有些升高,有些降低。發生歧化反應的元素必須具有相應的高價態和低價態化合物,歧化反應只發生在中間價態的元素上。氟(F2)無歧化作用。
歸中反應:
指的是物質中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之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即同一元素的價態由反應前的高價和低價都轉化成反應以后的中間價態,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價態變化有個規律:只靠攏,不交叉。
化學反應的實質:‘
1.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被破壞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組成新的分子.簡單的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
2.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電子的得失
初中對分子構成的物質講的比較細。
分子構成的物質
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成新的分子。
初中對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及離子構成的物質沒有系統解紹。
以上就是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的全部內容,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可概括為:1、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形成新分子。簡言之,即原子的重組過程。2、化學反應伴隨著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3、電子的轉移,即原子的電子狀態發生變化。例如:(1)2H? + O? = 2H?O。微觀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