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我國著名的大橋有哪些,中國五座著名大橋

  • 學科分類
  • 2023-05-15
目錄
  • 中國五座著名大橋
  • 世界十大著名橋
  • 中國最牛的大橋
  • 中國著名的十大橋
  • 中國十大著名橋梁

  • 中國五座著名大橋

    中國十大名橋

    盧溝橋 位于北京廣安門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聯拱石橋,長約265米,有241根望柱,每個柱子上都雕著獅子。

    廣濟橋 位于廣東潮洲東門外,是我國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綜合性橋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有“一里長橋一里市”之說。

    五亭橋 位于楊州瘦西湖內。橋基為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不同的卷洞聯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間的廊相連。

    安平橋 位于福建晉江安海鎮。橋面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六角五層磚構宋塔一座,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趙州橋 位于河北趙縣的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側42塊模仿板上刻有龍獸狀浮雕。

    十字橋 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

    風雨橋 位于廣西三江縣程陽村邊林溪河上。為石墩木面瓦頂結構。橋上建塔形樓亭5座,可避風雨。整座橋梁不用一根鐵釘,精致牢固。

    鐵索橋 位于四川瀘定縣的大渡河上。全長136米,寬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系在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著的鐵鏈上面鋪有木板,就是橋面,另外各2根在橋面兩側,就是扶手。每根鐵鏈重約2000千克。

    五音橋 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橋面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奇妙的聲音。

    玉帶橋 位于北培姿京頤和園。用白石建成,拱圈為蛋尖形,橋面呈雙向反彎曲。橋身用配搜絕漢白玉雕砌,兩側雕刻精美的白色欄板和望柱。漏知有“海上仙島”美稱。

    世界十大著名橋

    中國著名的橋有:

    1、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孝型嫌的橋隧巧手工程,位于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租行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

    2、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橋兩側雁翅橋面呈喇叭口狀。

    3、洛陽橋:

    洛陽橋,曾用名“萬安橋”,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連接臺商投資區和洛江區的一座橋梁,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4、趙州橋: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5、廣濟橋: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著名文物旅游勝地,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中國最牛的大橋

    中國著名大橋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扒山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春做中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著名文物旅游勝地,中胡輪國四大古橋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中國著名的十大橋

    是古橋還是現代橋?

    古橋有

    我國的四大古橋是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蘆溝橋、福建的洛陽橋和廣東的湘子橋。

    1.趙州橋: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石拱橋,位于河北省趙縣城南的校河上,為隋代開皇大業年間(公元590一608年)李春創建。橋梁全長50.82米,橋面寬約10米,跨徑37。02米,拱圈矢高7.23米,由28條并列的石條組成,弧形平緩,上設四個小拱。新中國建立后按最初橋樣進行了全面的修繕。

    2、蘆溝橋:蘆溝橋一稱“盧溝橋”,位于北京至周口店的公路與永定河的交匯處,始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敗并(公元1189年)。該橋全長265米,寬約8米,由11孔石拱組成。橋旁建有石欄,其上共有精刻石獅485個。“蘆溝曉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蘆溝橋又以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地而載于史冊。

    3.洛陽橋:洛陽橋一稱“萬安橋”脊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東約10公里的洛陽萬安渡口,為著名的梁式古石橋,始建于北宋皇桔五年(公元1053年),歷時六年零八個月,由北宋名臣蔡襄主持修建。橋原字長約1200米,寬約5米(現長834米、寬7米),有橋墩46座、扶欄500個,欄上精樓石獅28米,有石亭7座:石塔9座(現存石亭1座、石塔3座),其規模宏大。

    4.湘子橋:湘子橋又名廣濟橋,坐落在潮州城東,橫跨韓江,全長500多米,因傳有韓愈的侄孫韓湘子手書“洪水止此”的石碣豎于橋畔,故名。湘子橋始建于南宋,歷時57年建成,東西兩段共18墩,橋墩用花崗巖塊鉚榫砌成。東西橋墩之間江水湍急,未能合攏,只能用小舟擺渡。到明代中期增筑一墩,縮短了未合攏部分的距離,改用18艘梭船聯成浮橋,貫通東西,便成了“十八梭船擴四洲”。浮橋能開能合,隨潮升降,為我察野跡國最早的一座開關式石橋。明代此橋大修過五次,并在橋墩上建起了各具特色的望樓,遂出現了“廣濟橋上甘四樓”的景致。清雍正時又在浮橋兩端橋墩上置鐵牛兩只,牛背上鐫“鎮橋御水”四字。道光時洪水毀東岸橋墩,墩上鐵牛墜入江中。1958年大橋改建,加固日橋墩,新建十九孔鋼筋混凝土“T”字形梁,中間原浮橋部分增建三孔鋼桁架及兩個高樁承臺式橋梁,廣濟橋自此成為通衢大橋。1976年又進行過擴建,原7米寬的橋面全部作車行道,另在橋兩側會拓寬2米作人行道。1980年重鑄鐵牛一只置于橋上。“湘橋春漲”為潮州八景之一。

    另為四大名橋還有:

    (1) 安濟橋(河北趙縣) (2) 洛陽橋(福建泉州) (3) 寶帶橋(江蘇蘇州) (4) 灞橋(陜西西安)

    現代橋有

    中國十大著名橋梁

    中國著名橋梁及簡介

    中國著名橋梁資料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錢塘江上,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橫貫錢塘南北,是連接滬杭甬、浙贛鐵路的交通要道。 大橋于1934年8月8日開始動工興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歷時三年零一個月時間。錢塘江大橋的建成不但極大地方便了錢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與六和塔一起構成了西湖風景名勝區南線宏偉壯麗的景觀。 大橋全長1453米,分引橋和正橋兩個部分。正橋十六孔,橋墩十五座。下層鐵路橋長1322.1米,單線行車;上層公路橋長1453米、寬6.1米,兩側人行道各一點五米,雄偉壯觀。大橋如虹飛架南北,錚錚鐵骨肩負重任。 橋梁歷史 錢塘江大橋的設計、建造主持者是當代橋梁專家茅以升博士。為了完成建橋重任,茅以升毅然辭去北洋大學教席,只身來到杭州。首次采用氣壓沉箱法掘泥打樁獲得成功,打破了外國人認為“錢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橋”的預言。為中國人民長了志氣。由他主持制訂的建橋方案不但切實可行,而且比美國橋梁專家華德爾提出的方案減少投資約二百萬元,終于被當局采納。雄偉壯麗的大橋,抒發出中華兒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壯志,而銘刻其中的“殫精竭智千日功,通車之日卻炸橋”的扼腕痛心卻使國人永志難忘。 1934年11月11日,錢塘江大橋開工興建。39歲的茅以升受命擔任錢塘江大橋的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當時,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鐵蹄已經踐踏了我國東北地區,并對華北乃至整個中國虎視眈眈,妄圖亡我中華。茅以升盡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熱愛祖國,對時局的憂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茅以升有一種連他自己也不愿意正視的預感,作出了驚醒世人的重大決定――他在大橋南2號橋墩上留下一個長方形的大洞。對于這個原設計中沒有的重大改變,茅以升沒有向任何人解釋原因。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終于爆發,整個9月、10月,淞滬抗戰異常激烈。戰爭的硝煙已經彌漫到杭州上空,錢塘江大橋的睜橋襪施工也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9月26日,錢塘江大橋的下層單線鐵路橋率先通車。茅以升期盼著上海能夠阻擋住日軍進攻的腳步,然而,持續了3個月的淞滬會戰終以上海陷落結束,杭州也危在旦夕。筋疲力盡的茅以升已經明顯地感到他已無力把握這座大橋的命運。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南京政府命令:如果杭州不保,就炸毀錢塘江大橋。茅以升在南2號橋墩留下的長方型大洞,其實就是預防這一時刻的來臨。當晚,茅以升以一個橋梁工程學家嚴謹、精準的態度,將錢塘江大橋所有的致命點一一標示出來。整個通宵,100多根引線,從各個引爆點全部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懷著親手掐死親生嬰兒一樣的痛楚,茅以升一直陪伴著歷經艱險建造起來的大橋,址到親眼看到最后一根引線接好。這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難忘、最難受、最難捱的一天,在事后來對家人的回憶訴說中,那種痛苦,那種無奈,真使他欲哭無淚。11月17日,是茅以升多么渴望卻又沒敢指望的大橋全面通車的第一天,當第一輛汽車從大橋上駛過,兩岸數十萬群眾使勁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茅以升后來回憶說:“所有這天過橋的十多萬人,以及此后每天過橋的人,人人都要在炸藥上面走過,火車也同樣在炸藥上風馳電掣而過。開橋的第一天,橋里就先有了炸藥,這在古今中外的橋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 1937年12月23日下午1點,茅以升終于接到命令:炸橋。下午5點,日軍的先頭部隊已隱約可見,人群被強行攔阻,所有的引線都點燃了。隨著一聲巨響,錢塘江大橋的兩座橋墩被毀壞,五孔鋼梁折斷落入江中。總長1453米、歷經925個日日夜夜、耗資160萬美元的錢塘江大橋,最終在通車的第89天癱瘓在消判日寇侵略的烽火中。日軍士兵友永河夫在硝煙彌漫中,拍下了炸毀后的錢塘江大橋。幾十年后,友永河夫來到北京,帶著對戰爭的懺悔,將他拍攝的這張照片親手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大橋炸毀的這一天晚上,透過蒼茫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視著由他一手炸毀的大橋殘影,看著江北岸愈來愈亮的火光,茅以升滿腔悲憤地在書桌前寫下8個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他的愿望直到全國解放之后的1953年才得以實現。如今,杭州段的錢塘江上聳立著六座大橋,錢江二悉激橋、錢江三橋、錢江四橋……,唯獨錢塘江大橋橋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輪山前。大橋北堍,豎起了茅以升的全身銅像,人們永遠懷念這位中國杰出的橋梁專家、深沉的愛國主義者,人們也不會忘記錢塘江大橋的這一段慘痛的傳奇歷史。 茅以升炸橋前曾賦詩一首: 徒地風云突變色 揮淚炸橋斷通途 五行缺火真來火 不復原橋不丈夫 此詩流露出茅以升被迫炸橋的無奈,以及今后復建的決心,詩中第三句"五行缺火真來火"很多人都不明白究竟,把"錢塘江橋"聯系起來,你就能看出這第三句的韻味來,此詩奇就奇在第三句. 2006年05月25日,錢塘江大橋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位于武漢市內,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約20米,為4車道。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且連通了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編輯本段大橋特色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武漢市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復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后,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建于1955年9月1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政府就全部撤走了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大橋建成之后,將武漢三鎮連為一體,極大的促進了武漢的發展。從全國的宏觀角度來看,大橋的建成意義更是在于將京廣鐵路連接起來,使得長江南北的鐵路運輸通暢起來。毛澤東的詩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正是描寫武漢長江大橋的氣勢和重要作用。大橋自建成以來,一直都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4米,正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結構梁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橋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八個橋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鉆孔法”,這是由我國橋梁工作者所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著我國橋梁工作者的機智和精湛的工藝。 大橋像一道飛架的彩虹,在長江天塹上鋪成了一條坦途。平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由此實現了連接(兩線也因此而改稱為京廣線),南北交通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大促進了 武漢市鐵路樞紐建設進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成為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大橋通車后,社會經濟效益十分巨大,僅通車的頭5年,通過的運輸量就達8000多萬噸,縮短火車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節約的貨運費超過了整個工程造價。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橋的通過量也不斷增加,直接間接的經濟效益更難以計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02年八九月間,武漢長江大橋進行了首次大修。中科院專家測評,該橋的壽命至少在100年以上。 如今武漢的長江江面上已經屹立著三座大橋,分別是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二橋和武漢長江三橋(白沙洲大橋)。 編輯本段橋梁建筑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筑設計,極富中國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橋面兩側,是鑄有各種飛禽走獸的齊胸欄桿;大橋的兩側是對稱的花板,內容多取材于我國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有“孔雀開屏”、“鯉魚戲蓮”、“喜鵲鬧梅”、“玉兔金桂”等,極具民族氣息;在大橋兩端是高約35米的橋頭堡,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七層,橋頭堡的堡亭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紅珠圓頂,橋頭堡內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廳之中有建橋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觀看、欣賞,追憶逝去的歲月,感觸英雄的博大氣概。與武漢長江大橋一并落成的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和觀景,他們與武漢長江大橋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噸,南面鐫有毛澤東同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觀景則是游人賞長江、看大橋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漢長江大橋凝聚著設計者匠心獨運的機智和建設者們精湛的技藝。八個巨型橋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與菱格帶副豎桿使巨大的鋼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氣象;35米高的橋臺聳立在兩岸,給大橋增添了雄偉氣勢。大橋從晴川閣、龜山、蓮花湖、龜山電視塔、古琴臺到蛇山、黃鶴樓、首義園、彭劉楊路,綿亙連接,相得益彰,組成一片宏大連綿、美麗動人的景點群。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武漢長江大橋50年前,浪漫豪情的毛澤東,用短短11個字,銘記了這座橋的偉岸。今天,這座橋橫跨的風華,依然美妙絕倫。沒有一座橋,有武漢長江大橋如此厚重,承載了如此多的光榮與夢想。50年來,歷經風雨滄桑的武漢長江大橋,巍然挺立大江之上,肩負著每分鐘60多輛汽車、每6分鐘一列火車通過的荷載,經受了無數次洪水、大風的洗禮,更承受了七十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驗,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