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史觀? 那么,歷史史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馬克思主義這個的最大不同就是歷史觀是唯物的,而以往的歷史觀都是唯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因為他把唯物貫徹進入了歷史。歷史唯物史觀點主要就是認識歷史的創造者,人了自己創造了自己的歷史,明確了人民的歷史地位,反對所謂英雄史觀。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類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有自己辯證發展的客觀規律,包含以下幾點內容:(1)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2)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由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物質生產方式等社會物質方面構成社會存在;(3)人類社會具有其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以上來自馬克思主義唯物歷史觀。
現代史觀就是從現在看歷史的發展。全球史觀就是從全球化的角度看歷史,評價歷史事件對世界發展的意義。辯證史觀就是用辯證法思想看歷史,要有全面科學的認識,即有利有弊。文化史觀就是從文化角度看歷史事件,文化是一定經濟政治的反映。
從人的感性活動即實踐出發,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人類歷史看成是人運用自身的本質力量不斷地與外在自然界打交道、進而豐富和完善自身本質力量的活動過程。人類歷史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界,但肯定不是純粹的自然變化過程。人類歷史是人進行自覺選擇又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著曲折和反復的不斷進步的過程。在人類歷史進程中,人們都遵循由自己行動所構成的歷史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充分肯定歷史過程對人來說的客觀性,同時高度重視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堅持人民群眾在歷史進程中的決定性作用。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一、社會歷史觀的含義和兩大派別
社會歷史觀是人們對人類社會及其歷史變遷的根本看法、根本觀點。
社會歷史觀分為歷史唯心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派別。歷史唯心主義簡稱唯心史觀,歷史唯物主義簡稱唯物史觀。
二、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三大方面。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兩大層次。
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根本標準。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理論,都屬于唯心史觀。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理論,就屬于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各種歷史觀都是唯心史觀。馬克思主義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一般原理來研究人類社會,得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科學結論,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簡稱唯物史觀。
以上就是歷史史觀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