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我國省級行政區,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單位是怎么樣

  • 學科分類
  • 2023-05-04
目錄
  • 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單位
  • 我國省級行政區簡稱和省會
  • 全國省份行政順序
  • 我國省級行政區簡稱區號
  • 我國省級行政區地圖

  • 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分單位

    當前(2021年6月),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1、河北省:簡稱冀,省會是石家莊;

    2、山西省:簡稱晉,省會是太原;

    3、遼寧省:簡稱遼,省會是沈陽;

    4、吉林省:簡稱,省會是;

    5、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是哈爾濱;

    6、江蘇省:簡稱蘇,省會是南京;

    7、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是杭州;

    8、安徽省:簡稱皖,帆銀省會是合肥;

    9、福建省:簡稱閩,省會是福州;

    10、江西省:簡稱贛,省會是南昌;

    11、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是濟南;

    12、河南省:簡稱豫”,省會是鄭州;

    13、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是武漢;

    14、湖南省:簡稱湘,省會是長沙;

    15、廣東省:簡稱粵,省會是廣州;

    16、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是海口;

    17、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是成都;

    18、貴州省:簡稱黔或貴,省會是貴陽;

    19、云南省:簡稱云或滇,省會是昆明;

    20、陜西省:簡稱陜或秦,省會是西安;

    21、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是蘭州;

    22、青海省:簡稱青,省會是西寧;

    23、臺灣省:簡稱臺,省會是臺北;

    24、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省會是呼和浩特;

    25、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貴,省會是南寧;

    26、西藏自治區:簡稱藏,省會是拉薩;

    27、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省會是銀川;

    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省會是烏魯木齊;

    29、北京市:簡稱京,直轄市;

    30、天津市:簡稱津,直轄市;

    31、上海市:態頃宴簡稱滬,直轄市;

    32、重慶市:簡稱渝,直轄市;

    33、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特別行政區;

    34、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特別行政區。

    各省得名原因:

    一、以方向得名

    河北:承襲自唐朝時期以當時黃河以北而得名河北道舊制。

    河南:承襲自唐朝時期以當時黃河以南而得名河南道舊制。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云南:以在云嶺之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東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西路)。

    北京:以首都居于北方而得名。

    陜西:以河南陜縣之西得名。

    西藏:以清政府正式定名得名。

    內蒙古:以內札薩克蒙古得名。(蒙古原分乎哪為內蒙和外蒙兩地,民國后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二、以取字得名

    甘肅:以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以江寧(南京)、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黃山)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南平)各取一字得名。

    三、以地名得名

    黑龍江:以黑龍江(河流名)而得名。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四川:以宋代在四川地區設立的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即錢塘江)得名。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四、以寓意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朝收復新疆后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得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有“先有烏拉,后有吉林”一說)。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以媽閣(英語Macao)的葡萄牙語(Macau)而得名。

    臺灣:以臺灣原住民族“臺窩灣”得名,清朝設臺灣府(府治在現臺南)。

    我國省級行政區簡稱和省會

    五個自治區

    1、內蒙古自治配敏區(蒙)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于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

    取全稱中"內蒙古"作為簡稱。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轄區古稱西域。西漢設西域都護府。東漢魏晉改都護為長史。唐代設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17世紀中葉以后,清朝絕圓平定了準噶爾部并賣塌叛亂,在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清光緒10年(1884年),改為新疆省,意為"故土新歸"。1955年,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新"字作為簡稱。

    3、西藏自治區(藏)

    元時稱西藏地區為"烏思藏"。"烏思"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潔"的意思。明代設立兩個都指揮使司。清代稱西藏東部為"康"(喀木),中部為"衛",西部日喀則一帶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國西部,故稱西藏。1965年設立西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藏"字作為簡稱。另一說認為簡稱源于故稱"烏思藏"。

    4、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公元5世紀處,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以為是夏后氏后裔,故將建立的割據政權定國號為"夏"。宋代,黨項族拓跋氏首領李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今銀川),立國號"夏",創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紀,元滅西夏,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在這里設寧夏行省,始有寧夏之名。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寧"字作為簡稱。

    5、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宋設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一名產生。元設廣西兩江道。明設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因自宋至清,廣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廣西簡稱"桂"。另一說認為廣西秦時曾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歷史上廣西2/3地域屬桂林郡,故廣西簡稱"桂"。

    全國省份行政順序

    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

    1.河北2.河南喊漏亮3.陜西4.山西5.山東6.甘肅7.遼寧8.吉林9.黑龍江10.云南鄭寬。11.貴州12.福建13.廣東14.海南15.臺灣16.四川17.湖北18.湖南19.江西20.安徽21.江蘇22.浙江23.青海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1997年回歸。

    澳門特別行政區,1999年回歸。

    5個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新疆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寧夏自治區

    廣西自治區

    4個直轄搜中市: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我國省級行政區簡稱區號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省23個、直轄市4個、自治區5個、特別行政區2個。

    23個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頌鬧川省,貴州省,云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臺灣省。

    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升枯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野笑罩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國省級行政區地圖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陜西省 陜/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臺灣省 臺 臺北

    甘肅者銷省 甘/隴 蘭州

    云南省 云/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擴展資料:

    省級行政區是中國最高級別的行政區(中國一級行政區),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新中國成立以來,根據有利于行政經濟管理、燃則推動生產力發展、有利于民族團結等原則,兼顧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經濟、生活上的密切聯系及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在皮嫌棚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時間里,省級行政區劃在1954年、1959年、1969年、1988年、1996年、1997年、1999年這七年變化較大。

    參考資料:—省級行政區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