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是:(1)根據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3)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的要加蓋,并定期檢測、那么,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待消毒的物品須先洗凈、擦干;
2、根據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種微生物的特性,選擇恰當的消毒劑;
3、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時間;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紗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劑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應全部浸沒在消毒液內,器械的軸結應打開,套蓋應掀開,管腔灌滿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應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氣體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應待氣體散發后,以免殘留消毒劑刺激組織。
使用化學消毒劑除了殺滅微生物,還要注意對人體和周圍環境的傷害。化學消毒劑很多對生物細胞是不友好的,所以使用時需要注意防護。個人防護主要就是眼睛防護(比如化學實驗用的護目鏡)、手部防護(比如耐酸堿橡膠手套)、呼吸防護(比如防毒面具)、全身防護(生化服)。
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是:
(1)根據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
(3)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的要加蓋,并定期檢測、調整濃度;
(4)浸泡前將消毒物品洗盡擦干,浸沒在消毒液內,注意打開物品的軸節或套蓋,管腔內注滿消毒液;
(5)在使用前用無菌生理鹽水沖凈消毒后的物品,避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
有效。不同病原體的抵抗力不同,選用消毒劑的殺菌能力必須足以將其殺滅。
無害。常用化學消毒劑中有的具有較強腐蝕性和毒性,選用時需考慮到其對消毒對象、環境以及對人體等的損害。
經濟。在滿足消毒效果、避免傷害等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價格便宜的消毒劑。
考慮到現地具體要求。比如在潮濕環境,應優先考慮使用粉劑。
做好自身防護。防止消毒劑對操作者皮膚、呼吸道等造成的損害。
采用化學消毒時配置好的化學消毒液需要加蓋。
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耐濕、不耐熱的物品,如銳利器械、精密器材等。
(2)擦拭法:桌椅、墻壁、地面等。
(3)噴霧法:空氣及墻壁、地面等物品表面。
(4)熏蒸法:室內空氣和不耐濕、不耐高溫物品。
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
(1)物品先洗凈、擦干。
(2)根據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特性,選擇恰當的消毒劑。
(3)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時間。
(4)消毒液中不放置紗布、棉花等物。
(5)消毒物品全浸沒:軸結打開、套蓋掀開,管腔灌滿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氣體消毒后的物品應待氣體散發后使用。
(7)消毒劑應定期檢測,調整濃度,進行更換,易揮發的要加蓋。
使用化學消毒劑時,一般應注意以下原則:
1、應堅持必需、合理、少用的原則。
2、在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器械及用品,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與滅菌的,就不采用化學方法消毒、滅菌。
3、兩種化學消毒劑性能相近,應以價格一效果作為選擇的依據。
4、用化學消毒劑時應接產品說明書,配成所需的最合適濃度使用,并準確掌握作用時間。
5、準確掌握化學消毒劑的毒副作用,使用具有腐蝕性、刺激性的化學消毒劑,應避免直接接觸和吸入,必須戴手套、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以上就是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的全部內容,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原則有六點:(1)有針對性地根據所要殺滅微生物的特點,選用合適的消毒劑;(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濃度、消毒時間及消毒方法,否則達不到消毒滅菌的作用;(3)被消毒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