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語文課后十首古詩?1.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下簡稱劉《箋》)系此詩于天寶八載(749)詩人赴安西途中。2.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園。3.龍鐘:淋漓。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詩人此時34歲,那么,七下語文課后十首古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晚春》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4、《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山中雜詩 (選自歐陽詢《藝文類聚》)
(南朝梁)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1?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2?煙:此指云霧。 3?窺(kuī):從縫隙中看。 4?檐(yán):房檐。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云煙,
竹林的縫隙里灑落下夕陽的余暉。
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
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賞析】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云彩居然從窗里飄出來。此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蕩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云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1、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2、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3、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4、晚春——【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譯文: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斗艷,人間萬紫千紅。
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5、論詩——【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山中雜詩、竹里館、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澗、江南逢李龜年、送靈澈上人、約客、論詩
1.山中雜詩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8.送靈澈上人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9.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以上就是七下語文課后十首古詩的全部內容,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后十首古詩:1、《山中雜詩》——作者:吳均 (南朝)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釋義: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