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單擺實驗報告?一、目的:學會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二、原理:在偏角小于5°情況下,單擺近似做簡諧運動,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測出擺長L、周期T,代入上式,可算出g值。三、器材:1m多長的細線,帶孔的小鐵球,帶鐵夾的鐵架臺,那么,大學物理單擺實驗報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實驗器材及用來測的問題:水,細管或真空粗管,高倍放大鏡,不同質量的小球.測線繩在某中威力的情況下有棍的性質(若拉力打是繩可以把棍震段)
方案一
原理:小球(1)使繩動,它是驅動力,使鋼線動,方向大小相同直至小球(1)擺力消失小球(2)在鋼繩的作用下擺動有可能共動.(周而復始)
方案(2)原理:擺動之下使鋼繩擺動(有可能曲動),使小球(2)擺動(是否是一個兩邊兩邊轉化的受迫震動),而小球(1)與鋼繩形成相對靜止,曲動力使小球(2)擺動.整個結構中是兩個相對靜止.以至都在運動周而復始(機械表可能提示)
關鍵:線繩是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看作棍(鐘擺等時可以有,它也許成立)是否存在驅動變形.
http://www.cctr.net.cn/search_courseware_detail.asp?id=34822
這個報告預習中通常會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單擺的定義和性質:需要了解單擺的基本定義和性質,包括單擺的構成、運動規律、周期與頻率等相關概念。
2、實驗原理和裝置:需要了解單擺實驗的原理和裝置設計,明確實驗中所用的材料和儀器設備,并知道如何正確操作這些裝置。
3、測量與分析:需要了解實驗中的測量方法和數據處理技巧,明確測量單擺的周期、振幅等物理量所需的儀器和步驟,同時學會使用電子計時器等儀器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
4、實驗注意事項:需要了解實驗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和實驗操作規范,以確保實驗過程安全順利。
1、單擺在角度較小的時候是簡諧振動,因為有個tanx=x在角度較小時的近似,但是這個一般是在小于5度時發生的.
2、實際試驗時如果大于5度但是大于的幅度較小這種近似誤差還是不大,在用不精確測量(比如試驗中用表測周期)的情況下這種誤差不會被捕捉到,于是好像是周期還是一樣的.
3、關鍵原因可能是試驗設計上的問題.讓擺角更大一些,比如20度,30度,甚至45度,就會發現問題.
格式:通過改變擺長L來測相應的周期T,測得多組數據后,作出 L--T^2 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L和T^2成正比(如果僅是探究L和T的關系就到此結束)。
如果還要測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則由公式T=2π*根號(L / g)知,L=[ g / (2π)^2 ] *T^2,所以直線的斜率K= g / (2π)^2 ,在直線上取兩點求得斜率K后,就可算出重力加速度。
以上就是大學物理單擺實驗報告的全部內容,原理:小球(1)使繩動,它是驅動力,使鋼線動,方向大小相同直至小球(1)擺力消失小球(2)在鋼繩的作用下擺動有可能共動.(周而復始)方案(2)原理:擺動之下使鋼繩擺動(有可能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