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什么有關?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少于4個時,容易失去電子;多于4個少于8個時,容易獲得電子;最外層為8個電子時,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穩定。那么,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什么有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種類由質子數決定。
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構成一切物質。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后)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锝和钷)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自然界現存最重的元素是93號镎,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自然界理論上能合成的最大原子序數的元素是98號元素锎;但是更重的元素不斷地被合成,現在已經合成到了118號Og。元素周期表的盡頭在哪還沒有明確的答案,現在最被廣泛支持的是173號。
同位素
其后,英國物理學家阿斯頓在1921年初證明大多數化學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
最外層電子數。
根據查詢青夏教育試題顯示,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決定.A.中子數;B.最外層電子數;C.質子數;D.核外電子數。答案:B,所以是最外層電子數。解析: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有密切關系,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
元素化學性質是指元素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性質,這些性質決定了元素在化學反應中的行為。元素化學性質主要包括元素的化學原子序數、原子量、電負性、氧化性、還原性等。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因素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與金屬元素的性質密切相關。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或等于4,易得到電子稀有氣體最外層電子數一般達到8個的穩定結構(氨為2個)不易得失電子,化學性質不活潑。
擴展:
一、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所屬物質類別的化學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是任何物質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氣這一物質,具有助燃性為其化學性質;
同時氧氣能與氫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水,為其化學性質。任何物質就是通過其千差萬別的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才區別于其它物質;化學性質是物質的相對靜止性,化學變化是物質的相對運動性。
二、基本定義: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助燃性、腐蝕性、毒性、脫水性等。它牽涉到物質分子(或晶體)化學組成的改變。
三、基本特點:
化學性質的特點是測得物質的性質后,原物質消失了。
1、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化學元素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
2、化學元素是根據原子核電荷的多少對原子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把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一般少于4個,為金屬元素。一般多于或等于4個,為非金屬元素。等于8個(氦為2個)為稀有氣體元素。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原子,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多,金屬性越強。
化學元素是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構成一切物質。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
以上就是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什么有關的全部內容,元素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拓展知識 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所屬物質類別的化學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是任何物質所固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