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音樂

苗族音樂,苗族最出名的十首歌

  • 音樂
  • 2023-06-15
目錄
  • 苗族姑娘跳蘆笙
  • 最近很火的一首苗族歌曲
  • 苗族音樂文化
  • 抖音上很火的苗族歌曲
  • 苗族純音樂

  • 苗族姑娘跳蘆笙

    苗族東部、中部、西部三個方言區的民歌音樂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東部方言區受鄰近漢族的音樂文化影響較深氏敏滲;西部方言區與雜居的藏緬語族諸民族的音樂聯系較多;中部方言區本民族的固有特征更為鮮明。但總體觀照,苗族傳統民歌還是有許多的共同特點。

    在調式音階方面,苗族民歌主要采用四音音列及五聲音階。調式的骨干殲脊框架有[DoMiSol]和[LaDoMi]兩種三度結構的三聲腔。在第一種框架里導入商音,則構成[DoReMiSol]宮調式四音音列,這類作品音域不超過五度;將這個框架擴展(使用轉位),再將羽音導入,則構成[SolLaDoMiSolDo]及[SolLaDoMiSolLa]兩種微調式音列。此時,角音常不穩定,出現上滑和下滑潤腔,尤以下滑形成的與宮音介于大小三度之間的旋法最具民族特色,甚至成為民族傳統音樂的標志性音響特征。第二種調式框架多形成五聲羽調式音列。

    在旋法方面,因為苗族民歌曲調常利用三度結構的調式骨干框架作分解和弦式的運行,使旋律出現較多的跳進。同時,各地民歌的旋律都圍繞核心音調展開,核心音調的基礎作用十分突出。

    在節拍拿轎節奏方面,苗族民歌采用散板和有板兩種形式,有板占主導地位,非功能性的均分律動較常見。一拍之中多呈均分節奏。

    最近很火的一首苗族歌曲

    苗族詩歌講求音韻,有五言體、七言體、長短句。語言簡練和諧、勻稱,通谷易懂,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苗族民間文學的最重要表現形式,使用范圍極廣。如至親好友迎來送往,男女間談情說愛,甚至做媒說親,調解糾紛,制訂鄉規民約,教育子女,敘述家譜、家規,有時也用詩歌表達。勞動時也用詩歌來助興,勞動之余又借詩歌來消除疲勞。

    創世歌:是一種很古老的神話故事歌,主要是敘述天地日月的起源,萬物的產生。這類歌有《開天辟地歌》、《萬物起源歌》等。

    祖先歌:主要敘述人類的產生,民族的來源和遷徙,如《人類起源歌》、《洪水滔天》等。這類歌主題思想積極進取,在相當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實的歷史,有史料研究價值。

    婚姻歌:反映了苗族由氏族內婚到氏族外婚,由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變過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其中較著名的有各地普遍流傳的《兄妹結婚》,黔東南的《開親歌》、《男婦出嫁》、《換嫁歌》(女子換男子出嫁),黔北遵義地區的《接女婿》、《送親歌》等。

    遷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遷徙史,因而都有自己的遷徙歌。其中著名的有黔東南的《跋山涉水》,松桃、銅仁地區的《修相修瑪》,黔西北的《楊魯話》,貴陽地區的《格羅格桑》等。松桃和黔東南的遷徙歌,反映場面宏大,表述了人與人和人與自然斗爭的激烈情況。是一部英雄的史詩,對研究苗族歷史很有價值。

    理歌、議榔詞:反映了苗族古代社會組織情況,主要是敘述各種社會倫理、行為規范,規勸人們去惡從善。

    生產勞動歌:各地都有。其中以黔東南的最為完整,如《刺繡歌》、《種棉歌》、《紡紗織布歌》、《蠟染歌》、《造酒歌》、《造船歌》等。主題思想積極,多是鼓勵人們努力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苦歌:是敘述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拆汪中詩歌。有控訴土司壓迫的,有控訴地主惡霸的,也有許多是怒斥官府的。

    起義斗爭歌:又稱反歌,多是控訴舊社會的黑暗和歌頌人民的反抗斗爭。如黔東南的,張秀眉之歌》、黔南的《柳天成》、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這類歌情調激昂,富于戰斗精神。

    情歌: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所唱的歌。用詞含蓄優美,富于抒情。有表白式、問答式等,多是托物言情。

    由于沒有文字,苗族的書面文學,在歷史上多用漢文來創作,數量微乎其微。在建國前僅湖南、川東一帶發現較多。近年來,貴州也陸續發現了一些苗族文人詩文。清康熙年間,今道真縣小里梅江貢生張應遷、張應松、張懿德、張滿德,一族四人皆有文譽,共著有《蔭語山房詩稿》。錦屏縣亮江鄉也發現了清代苗旅山族文人龍紹訥的詩文,其中1878年刊印的《亮川集》四卷,收集了作者主要詩詞和雜文。內容多是描寫苗鄉侗寨的風土人情,有濃烈的鄉土風味。民國年間雷山縣著名的苗族學者梁聚五也寫了一些詩文。他的政論文充滿了被壓迫民族的感情,披露了少數民族政治上的無權和經濟上的盆困狀況。建國后,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培養下,苗族開始有了自己的書面文學創作隊伍,涌現了一批苗族作家,他們的著作有許多在國內獲獎,有的被翻譯介紹到國外,受到好評。在民間文學的研究、搜集、整理、翻譯、出版方面,也有一批自己的人才,并取得陵世了許多成就。

    音樂

    苗族音樂,有民歌曲調、蘆笙曲調、嗩吶曲調和簫琴曲調等,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調和蘆笙曲調。

    史歌:多為中老年人演唱,帶有朗誦形式,往往是唱一段,道白一段。歌詞也很長,少的有幾十行幾百行,多的千行萬行以上。如《開天辟地歌》、《祖先遷徙歌》、《婚姻根源歌》、《理歌》等等。史歌以黔東南的最完整,也最有代表性,其曲調渾厚,拍節分明,矯健剛勁。

    情歌:是民歌的一種,為青年男女所唱。曲調很多,旋律柔和優美,調意富于抒情,一般是低聲對唱。有些地方如六枝、晴隆的苗族情歌,還具有高吭豪放的特點。

    飛歌:以其唱腔高吭、聲調宏亮而得名。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際時對唱。也有的是勞動之余,為表達心情愉快,即興獨唱,也有多人合唱。聽者雖相隔數百米,也能把歌詞聽得分明。這類歌以黔東南地區最為著名。

    喪歌:是對老年人正常死亡的一種悼曲。曲調悲戚,詞意凄楚。歌者唱到悲慟時,常常聲淚俱下,聽者往往淚如泉涌。黔東南、黔中南、黔西北、黔北等地苗族均有。六盤水苗族的悼歌曲調更為著名。

    苗族音樂曲調大多是承襲傳統唱法,著名歌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曲調的更新,而在于歌詞的創作修飾與提高,所以曲調的變化很少。各地都有著名的歌師。已故的黔東南雷山縣苗族歌手唐德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練地掌握了苗族傳統的古歌和民歌的唱法,能唱好幾種民歌曲調。他創作的歌詞有數千首,其中僅苗漢對照新歌就有1300多首。

    苗族音樂文化

    湖南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和湘西南地區。千百年來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傳統。他們的神話、傳說、故事、歌謠、歌舞等文化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的神話反映了苗族人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臆測和幻想,記錄和描繪了人類認識、改造自然界的歷史。如《張郎張妹》、《盤古開天地》等神話故事,記敘的就是張郎張妹兄妹結婚,創造世界繁衍人類的歷史。《漲滿天水》的神話故事,說的是洪水滔天的原因。

    苗族的傳說故事,種類繁多,題材十分豐富,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苗族人民生產、生活和反抗反動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歷史,抒發了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巧簡望。從內容上分,大體有頌揚反抗壓迫的故事,如《潘金盛阻馬殷》、《姚民熬起兵抗勞役》等故事。有歌頌農民起義的故事,如《吳天保起義》。有反映苗民智斗財主的故事,如《頭腳與身子》。有抨擊包辦婚姻的故事,如《們娘抗婚》。有贊美善良勤勞的故事,如《賣柴漢》。有關于人物傳說故事,如《謊江山》、《哈利布》等。有關于地方習俗的故事,如《苗族"吃牛"的來歷》、《油茶會的來歷》等。

    苗族的男女老幼,都喜歡唱歌,苗族地區素有"歌的海洋"之稱。苗歌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如《開天辟地歌》、《玩山歌》、《婚禮歌》、《哭嫁歌》、《擔水歌》、《上梁歌》、《和氣歌》、《飯歌》、《酒歌》、《茶歌》、《煙歌》等。《酒歌》主要流傳于湘西南城步、綏寧的苗區,歌中除了敘述苗族先民的遷徙過程和各宗支苗族的定居發展外,還詳細記述了苗族喜慶婚姻時的許多風俗和禮儀。苗族的苦歌,即是傾訴從前苗族人民的悲慘生活的民歌。如《長工歌》、《逃荒歌》等。情歌是苗族歌謠中最為豐富的一種。苗家姑娘小伙,多以歌會友,唱歌傳情,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情歌。苗族情歌,善于借景、詠物抒情,情景交融。苗歌按其內容,唱法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旋律優美,婉轉纏綿;有的嘹亮奔放,激越昂揚;有的女唱男和,多情善感。其中多聲部苗歌的唱詞,聯想豐富,旁征博引、比喻得體,頗富哲理。

    苗族服飾色彩繽紛,宏富多姿,反映了其文化傳統和生活生產模式,苗族服飾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和象征的原貌,對苗族服飾所展現的形態、功能結構、符號象征意義及其文化背景、素質結構以及苗族服飾的起源、演變的動態過程,服飾與人生禮儀,與社會生活,紋樣含義。苗族服飾由于性別、年敗正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并且有地區差別。但都保持一種苗族從古至今的傳統款式,苗族女性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漢書 南蠻傳》)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

    苗族人民不僅能歌,而且善舞。苗族舞蹈主要有《蘆笙舞》、《跳月舞》、《鼓舞》、《龍燈舞》、《獅子舞》等。其中最有特點的要數《蘆笙舞》和《鼓舞》。苗族逢年過節或遇喜慶的日子,都要跳蘆笙舞。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重陽等,還是專門跳蘆笙舞的蘆笙節。"究給",是苗家一種流行最廣泛的蘆笙舞。察寬悔每逢節日,人們都涌上蘆笙場,由一支龐大的蘆笙隊伴奏領舞,蘆笙隊保持"一"字隊形,原地吹奏,群眾則把蘆笙隊圍在中間舞蹈。男的動作矯健瀟灑,女的輕慢柔美,姑娘們隨著身體的跳動,佩帶的銀飾發出和悅的聲響。"丟勞畢給",是一種男性邊吹邊跳的表演性蘆笙舞。這種蘆笙舞是集會和節日中作為表演比賽的一種形式,舞曲明快,節奏強烈,動作技巧比較難,只有少數人能跳。另外一種苗家人稱之為"跳花"和"跳月"的風俗性蘆笙舞,則是反映青年男女戀愛活動的群舞。一般只有青年男女參加,男青年邊舞邊吹優美的蘆笙曲。隨著優美的蘆笙曲,姑娘則邊舞邊把自己精心繡制的花帶,拴在相愛的小伙子的蘆筍上。

    苗家的鼓舞種類繁多,按其表演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花鼓舞、猴兒鼓舞、團圓鼓舞、單人鼓舞、雙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表演時,先將牛皮大鼓置于木架之上,表演者手拿小木棒擊鼓,常用雙棒敲邊伴奏。鼓舞的動作,大多是來自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有些武術和動物動作的模擬。

    苗族還有一種獨特的戲劇劇種--苗劇。它以苗歌、苗老司唱腔以及苗族傳統武術、舞蹈為基礎,并吸收儺堂戲等劇種的表演藝術創作而成。有名的劇目有《謊江山》、《龍宮三姐》等

    抖音上很火的苗族歌曲

    在調式音階方面,苗仿御族民歌主要采用四音音列及五聲音階。調式的骨干框架有[DoMiSol]和[LaDoMi]兩種三度結構的三聲腔。在第一種框架里導入商音,則構成[DoReMiSol]宮調式四音音列,這類作品音域不超過五度;將這個框架擴展(使用轉位),再將羽音導入,則構成[SolLaDoMiSolDo]及[SolLaDoMiSolLa]兩種微調式音列。此時,角音常不穩定,出現上滑和下滑潤腔,尤以備桐巖下滑形成的與宮音介于大小三度之間的旋法最具民族特色,甚至成為民族傳統音樂的輪輪標志性音響特征。第二種調式框架多形成五聲羽調式音列。

    苗族純音樂

    《我們的名字叫苗族》、《苗族山的人們》、《苗族舞曲》、《苗族深處我的家》、《我不是阿幼朵》襪蔽運、《姊妹花開》、《金色的苗山》、《蘆笙場上》并陸、《苗鄉美》、《苗山人的日子》。

    苗族民歌盛行于湘西,貴州,云南一帶。苗族民歌根據其內容可分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勞動歌、時政歌、兒歌、謎語歌等幾類,曲調各不相同。

    藝術特色

    苗族歌謠特點鮮明,歌詞字句排列整齊,結構嚴謹,大都是七字四句式,也有少部分是三字一句告梁和七字一句相間隔的。

    演唱形式有個人獨唱、兩人相伴齊唱、多人合唱等等,喜歡采用輪回問答式詠唱,或敘事,或猜謎,節奏頓挫緩和,音調綿長微弱。音樂曲調多為清洌、高亢、委婉,唱時鼻音濃重是苗族歌謠的一大特點。苗族民歌曲調以前短后長的節奏為主,一般可分為高腔調和平腔調兩類。

    高腔調多在野外以真假音結合演唱,曲調高亢遠闊,旋律起伏較大,節奏性較強,能且歌且舞,多用于生產勞動、社會生活、愛情等山歌類民歌的吟唱。

    平腔調曲調低沉,旋律起伏不大,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內起伏,節奏緩慢自由,抒情綿長,頓挫的地方很多,頓挫的音調綿長微弱,余音不絕如縷,唱完一首歌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多用于禮俗、婚俗、祭祀等風俗類民歌的吟唱。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最新无码专区视频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