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語文

初中語文語法,初中語文語法知識點

  • 語文
  • 2023-04-16
目錄
  • 初中語文語法知識點
  • 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大全
  • 語文基礎知識主謂賓定狀補
  • 初中語文病句十二大類型
  • 初中語文語法動詞

  • 初中語文語法知識點

    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史、子、集

    《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2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稱。(即稷、黍、麥、菽、塵畝運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耐旁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齡稱謂(代稱)

    ①垂髫(tiao)指三四歲~八九歲兒童。

    ②總角指八九歲~十三四歲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少年。

    ④束發:男子十五歲。

    ⑤弱冠:男子20歲,表示已成派梁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歲。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歲。

    ⑩古稀:是七十歲

    語文語法基礎知識大全

    一、 主語 謂語(一)主語的構成材料主語:是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么”等問題。名詞性主語由名詞、數詞、名詞性的代詞和名詞性短語充當。謂詞性主語由動詞、形容詞、謂詞性的代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充當。(二)謂語的構成材料謂語:對主語起敘述、描寫或判斷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樣”或“是什么”等問題。謂語通常由動詞性詞語充當,還可以由名詞性詞語、形容詞性詞語、主謂短語充當。(三)主語和謂語的意義類型主語的語義類型有:施事主語:所指事物施行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大媽切牛肉。受事主語:所指事物承受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菜買來了。用事主語: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內涵。如:這些土豆燒牛肉。于事主語:所指事物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墻上掛著一幅畫。斷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斷定的對象。如:這幅畫是我的。描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描寫的對象。如:這個孩子很機靈。二、動語 賓語(一)動語的構成材料動語和賓語成對,它決定賓語的性質。動語由動詞性詞語構成,包括:動詞、動詞+時態助詞、中補短語、動詞性聯合短語(二)賓語的構成材料賓語的構成材料有:名詞性詞語、數量短語、“的”字短語、名詞性聯合短語、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形容詞性聯合短語、主謂短語、復句形式。(三)賓語的意義類型1、 受事賓語:賓語表示直接或間接承受行為活動的客體事物。包括:對象賓語(挖土 挖野草)目標賓語(挖地道 挖紅薯)2、施事賓語:賓語表示可以施行動語行為的客體事物。如:臺上坐著主席團。3、斷事賓語:賓語表示對主語有所斷定的客體事物。如:我姓李。4、于事賓語:賓語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到達北京。 進入二十一世紀。5、反身賓語:賓語表示人物動作返回自身的某賀亮跡個部位。如:聳了聳肩膀。 緊閉著眼睛。三、定語(一) 定語的構成:實詞和短語大都可以做定語。(二) 定語的意義類別1、 限制性定語:數量、處所、領屬。2、 描寫性定語:性質、狀態、特點、用途、質料、鍵耐職業。(三)定語標志“的”的作用定語和中心語的構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與不用語法關系或語義不同。下面從語法結構、語義聯系和語用色彩三個角度考察“的”的作用:舉例 語法結構 語義關系 語用色彩一1 騎自行車人 不成立 無義與有義對立 無用與有用對立騎自行車的人 偏正短語2 這桌子 偏正短語 有義與無義對立 有用與無用對立這的桌子 不成立3 修理汽車 動賓短語 支配與修飾的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修理的汽車 偏正短語二4 牛脾氣 偏正短語 描寫性與領屬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牛的脾氣 偏正短語5 三斤鯉魚 偏正短語 限制性與描寫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三斤的鯉魚 偏正短語三6 中國歷史 偏正短語 語義不對立 語用對立中國的歷史 偏正短語(四)多層定語1、 分析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詞語修飾右邊所有的詞語。2、 定語次序:領屬、時處、指示代詞或量詞、動詞性詞語和主謂短語、形容詞性短語、表示性質范圍類別的動詞或名詞。四、狀語(一)狀語的構成:副詞、時間名詞、能愿動詞、形容詞、介詞短語、量詞短語等。(二)狀語的意義類別限制性狀語表示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圍、對象、數量、語氣等描寫性狀語描寫動作狀態,指向謂詞性成分或名詞性成分。(三) 多層狀語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狀語修飾右邊的中心語。次序:條件、時間、處所、語氣、范圍、否定、程度、情態。五、補語(一) 補語的構成:由謂詞性詞語、數量短語、介詞短語充當。(二) 補語的意義類別:1、 結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結果,與中心語有因果關系。2、 程度補語:表示達到極點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極、很、透、慌、死、壞”。3、 狀態補語:表示由于動作、性狀而呈現出來的狀態。中心語和補語之間都有“得”。4、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的方向或事物隨動作而活動的方向。用趨向動禪并詞充當。5、 數量補語:表示動作的次數,由動量短語充當。6、 時間處所補語: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點、處所、動作終止地點。用介詞短語充當。7、 可能補語:表示動作結果能實現不能實現。(三) 補語和賓語的順序1、 補語在賓語前 如:我們走進了張老師的辦公室。(趨向補語+處所賓語)2、 補語在賓語后 如:他去過北京兩次。(處所賓語+動量補語)3、 賓語在兩個趨向補語中間 如:他拿出一本書來。(四) 補語和賓語辨別1、 作賓語的一般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補語的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介詞短語、主謂短語。2、 物量短語只充當賓語,動量短語只充當補語。3、 表示時間的數量短語可以作賓語,也可以作補語。數量短語能轉換成主語的是賓語,不能轉換的補語。4、 助詞“得”是補語的標記。六 中心語中心語:是偏正(定中、狀中)短語、中補短語里的中心成分。包括: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補語中心語。七 獨立語獨立語:是句子里的某個實詞或短語,跟它前后別的詞語沒有結構關系,不互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語文基礎知識主謂賓定狀補

    初中語文語法知識

    一、句子成分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國人民志氣高。 (2)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例如: (1)滿天烏云頓時消散了。 (2)樹葉黃了。 (3)小王今年十六歲。 (4)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書他都看。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 (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2)(三杯)美灑敬親人。 (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于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并檔核[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干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么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 二、實詞與虛詞 1. 名詞 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叫名詞。下邊劃線的詞分別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稱。 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 正午習字,晚上對課。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閏土”“父親”;表示處所的如“三味書屋”;表示時間的如“正午”“晚蠢察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間”“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 “匾”“畫”“古樹”“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 動詞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下邊劃線的詞分別表示不同的意義。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這最后一課! 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表示動作行為的如“穿”“跳”“爬”“走”“紀念”“責備”;表示存在變化的如“有”“增加”“縮小”;表示心理活動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應該”;表示趨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斷的如“是”。 3. 形容詞 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或狀態的詞。下邊劃線的詞都是形容詞。 這朦朧的橘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 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 表示形狀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圓”等);表示性質的如“鎮定”“勇敢”“樂觀”;表示狀態的如“朦朧”“橘紅”“遠”等。 形容詞常用來修飾名詞。恰當使用形容詞,能把人或事物寫得具體、生動。 4. 代詞 注意下邊句子中加線的詞。 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 不少的人……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就在這里睡覺?怎么行呢? 不知什么時候又睡著了。 我以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點;…… 上面句子里加線的詞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稱為代詞絕掘。代詞包括: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稱,如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自己、人家;疑問代詞,用來提出問題,如誰、什么、怎樣、哪、哪里;指示代詞用來區別人或事物,如這、那、這里、那里、這么、那么、每、各。使用人稱代詞,要注意“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指男女兼有。還要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指示代詞“那”用于遠指,“這”用于近指。 5. 數量詞 一座30里高的瑤山。 等了好久才走了幾步。 拿出僅有的一點米。 一尺多寬。 第一座難走的山。 五、八軍團。 歇了一下。 上面加點的詞都是表示數目的,叫數詞。在數詞中,有的表示確數,如一、二、 百、千;有的表示概數,如幾、些、多數、少數;有的表示序數,前頭要加上表示 次第的“第、初、老”等等,如第一、初五、老三。 上面加—的詞,都是表示單位的量詞。有的表示事物的單位;有的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前者較多,有表示個體的,如只、個、臺、枝、條;有表示集體的,如雙、副、對、類、幫;有表示不定量的,如些、點;有表示度量衡的,如丈、尺、里、畝。后者較少,如次、回、下、趟、遍、陣、場、遭、番。 數詞和量詞常常連用,構成數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前邊,如一本書;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動詞后邊,如去一次。 6. 副詞、連詞 副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常用的副詞如:很、更、最、非常、都、只、才、就、已經、剛剛、立刻、忽然、漸漸、終于、不、沒、大概、簡直,等。 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如課文里的句子:“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里連用了“仿佛”“已經”“滿”三個副詞,修飾表示判斷的動詞“是”。“仿佛”表示情勢,好像、似乎的意思;“已經”表示完成;“滿”表示程度深。這句話,從聞到花的甜味聯想到果實累累,用虛寫開拓了誘人的豐收美景。如果不用這幾個副詞,句子變成“樹上是桃兒、杏兒、梨兒”,就不符合實際,也沒有豐富想象的意味了。 注意下邊句子里加線的詞。 1.這篇散文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2.欣賞大自然或者讀寫景抒情的文章,都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3.只要反復誦讀,就可以把課文背熟。 第1句“和”連接“希望”“力量”,表示并列關系;第2句“或者”連接“欣賞大自然”“讀寫景抒情的文章”,表示選擇關系;第3句“只要”表示條件,和副詞“就”配合使用。這些起連接作用的詞,叫做連詞。常見的連詞還有:同、跟、而、并且、而且、雖然、但是、如果、只有因為、所以,等。 7. 介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一介詞 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例如: (1)從第一組(開始值日)(表起止) (2)往北(走)(表方向) (3)沿著河邊(跑步)(表處所) (4)從早到晚(不閑著)(表時間) (5)給病人(送藥)(表對象) (6)依照他的樣子(做)(表方式) (7)由于著涼(他病倒了)(表原因) (8)為“四個現代化”(而奮斗)(表目的) (9)比前幾天(熱多了)(表比較)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于、對于、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于,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 修飾“動”“形”要記牢。 二助詞 助詞是沒有獨立性,意義最不實在的虛詞。助詞可分為三類: 結構助詞:的、得等,其中“的”表示兩部分之間的修飾關系,“得”表示補充關系。 例如:光輝的歷程(“光輝”修飾“歷程”) 慢慢的走(“慢慢”限制“走”) 跳得高(“高”補充修飾“跳”) 動態助詞:著、了、過,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其中“著”表示動作、行為正在進行中;“了”表示已經完成;“過”表示曾經發生過。 例如:他走了(表示他已經離開這里) 他走著(表示正在走) 他來過(表示曾經來這里,現在卻不在) 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啊、呀,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語氣,都用在句子末尾。 例如:他會的。(表示肯定的語氣) 他贏了。(表示確定的語氣) 你冷嗎?(表示疑問的語氣) 你去吧。(表示祈使的語氣) 多美啊!(表示感嘆的語氣) 三嘆詞 嘆詞是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嘆詞一般都是單用,位置比較靈活,可以在句前,也可以在句中或句末,語句的意思不變。 例如:喂,你聽見了沒有?(在句前) 你,喂,聽見了沒有?(在句中) 你聽見了沒有?喂!(在句末) 四擬聲詞 擬聲詞是摹擬聲音的詞。如:嘭、嘩啦、哐啷、叮當、轟隆隆等。 三、短語 (一).并列短語 詞和詞之間沒有輕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類型: 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詞短語) 2)動+動調查研究愿意并實行(動詞短語) 3)形+形光輝燦爛莊嚴肅穆(形容詞短語) 4)代+代我和他這樣那樣(名詞短語) 5)數量+數量四面八方千秋萬代三斤五兩(名詞短語) 2.并列短語一般前后可以互換位置,如:工廠、農村,我、你、他。 但有些并列短語是不能前后顛倒位置的,因為它有一定次序。 時間順序:春、夏、秋、冬 大小順序:省、市、縣 年齡順序:老、中、青 邏輯順序:繼承和發展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 語言習慣:男女老少金銀銅鐵油煙醬醋 1.并列短語一般要求詞性相同,但個別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名詞+代詞)勤勞、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二)、偏正短語 前偏后正:“偏”修飾、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國)大地(一朵)茶花(前進)的步伐 2)狀+中(動、形),如:[很]好看[獨立]思考[慢慢]地走舊語法:“的”是定語的標志;“地”是狀語的標志。 新語法:統一為“的”。 (三)、動賓短語 動賓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關涉與被關涉的關系。動詞+賓語 賓語是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的。 如:消滅敵人、放下包袱、丟下它、發展生產、進行斗爭、騙取信任、恢復平靜、愛熱鬧、下決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動補短語 動+補。動補短語中的補語不能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 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來、引在腦子里 (五)、形補短語 形+補,以形容詞為中心時它的后面只有補語,因為形容詞不能帶賓語。 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機靈得很、密得不透氣 (六)、主謂短語 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主語可以回答謂語“誰”、“什么”;謂語可以回答主語“怎么樣” 如:覺悟提高、思想解放、陽光燦爛、心情舒暢 特殊主謂短語:名詞做謂語。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國慶節、他中等身材 四、復句 (一)復句類型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緊密聯系,結構相互獨立的單句即分句組成的句子稱為復句。組合復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謂句,也可以是非主謂句。分句之間有短暫的語音停頓,書面上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分句之間的關系常用連詞、副詞以及一部分起關聯作用的短語來表示,復句中的分句之間有著一定的邏輯關系,根據分句之間不同的邏輯事理關系,可以把復句分為并列、承接、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解說、目的等類型。 1、并列復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并列組合而成的,敘述相關的幾件事情,或說明相關的幾種情況,分句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即A,又B”。例如: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不是意識決定存在,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2、承接復句 也稱順承復句,連貫復句。幾個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彼此順序不能動。常用的關聯詞語有“A,于是B”“A,然后B”、“A,接著B”、“A,便B”。例如: 他們倆手拉著手,穿過樹林,翻過山頭、回到草房。 3、遞進復句 由兩個有遞進關系的分句組成,后一個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個分句進了一層。常用的共聯詞語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還、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況b”、“別說a就連(就是)B”。例如: 他不僅學習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選擇復句 幾個分句分別說出凡種情況,要求從中選擇一種,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與其這樣不如那樣”等意思。常用關聯詞語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還是b”、”與其A,個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5、轉折復句 由兩個有轉折關系的分句組成,幾個分句的意思不是順著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下去,而是來一個轉折,轉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關聯詞語有:“雖然a但是b”、“a不過b”、“可是”、“然而”、“卻”等。例如: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 6、因果復句 由兩個有因果關系的分句組成,分句之間是說明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因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難從氣餒。 7、假設復句 由兩個有似設關系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后一個分句說明由這種假設的情況產生的結果,常用關聯詞語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縱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 假如產品質量不好,數量再多,也沒有使用價值怕。 8、條件復句 由兩個有條件關系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后一個分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常用關聯詞語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無論(任憑)a,都(也)b”。例如: 只有黨風正,才能事業興。 多重復句是指分句之間的關系在兩個層次以上的復句。 分析多重復句的層次和關系,可采用“劃線法”用“|”劃出第一層,并注明關系:有“||”劃出第二層,并注明關系:以此類推。 分析多面復句的步驟:第一步要統觀全局,從總體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層的有關分句。弄清分句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再對第一層次的各個分句作分析,看它們是不是復句、如果是復句,再找出這些分句構成這個復句的分句,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這便是第二層次:以此類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分析多重復句,要一看分號,二看關聯詞語,三看邏輯關系。有分號,就在分號那劃一層。如果一個復句沒有關聯詞語,那就看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例如: 有一些人懷念他們的過去,(轉折)但是過去的東西永遠不會再來(因果)因此他們感到將來的渺茫。(因果)從不把希望寄托在將來。(陶鑄《崇高的理想》) (二)單句和復句的區別 單句和復句如何區別?一般常從以下三個方面區別: (1)定義法。 單句,只有一個主謂語部分;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組成,組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謂句,也可以是非主謂句。例子1 (2)抓主干法: 再長再復雜的單句都可用此法簡縮成非常簡潔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謂語部分。例子2 (3)外部標志法: 復句構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結合起來,這個復句沒有關聯詞語。另一種復句是借助關聯詞語組合起來的,對這種復句,只要劃出表示各種意義的關聯詞語,就可知它是一個復句,這些關聯詞語就成了復句的外部語言標志。例子3 不過使用此方法有時還需要結合使用前兩種方法,才能準確區別單復句,因為有些單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復句充當的。例子4 例1:“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 3個單句組成的一個復句,用“也”連接前兩個分句,同第3個分句表示并列。 例2:“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主干:這是教訓。 例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關聯詞:不但……而且……(遞進關系) 例4:“我們只是認為:無節制地信手亂花,即使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也是有背于節約精神的。” 這個句子,“認為”的賓語是由一個二重復句充當的。如果看到有關聯詞就判定它是復句,那就錯了。但只要結合前兩種方法去判斷,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初中語文病句十二大類型

    初中語文的學習可以按掘碼仿照這條線索來進行:字—詞—短語—簡單句—復合句—段落—文章。其中語法包括詞—短語—簡單句—復判纖合句—段落這部分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詞法和句法兩個部分,詞法的研究范圍包括詞性和各類詞的構成、詞形變化。句法的研究范圍是短語、句子的結構規律和類型。

    擴展資料

    初中語文重要語法知識點

    1、詞性。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2、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

    句子的'一般語序:(定語)+主語+[狀]+謂語+〈補語〉+(定語)+賓語。模陵

    3、短語/詞組:介賓短語、聯合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中補短語、主謂短語、連謂短語。

    4、復句:并列復句、順承復句、遞進復句、選擇復句、轉折復句、因果復句、假設復句、條件復句、目的復句、解說復句。

    初中語文語法動詞

    基本上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法,漢語當然也不例外。想要學好語文的話,語文的語法也是不可忽略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語文語法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并列短語

    并列短語是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并列組成的短語。

    基本結構: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

    特點:

    1.并列短語前后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

    2.并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

    3.并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

    4.并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詞組合。

    動賓短語

    動詞后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

    基本結構:動+名、動+代。

    特點:

    1.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后邊的名詞、代詞,后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

    2.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

    3.賓語一般在動詞后面回答“誰”、“什么”的問題。

    4.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單句和復句的區別

    (1)定義法。單句,只有一個主謂語部分;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組成,組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謂句,也可以是非主謂句。

    (2)抓主干法:再長再復雜的單句都可用此法簡縮成非常簡潔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謂語部分。

    (3)外部標志法:復句構成主要有兩種鎮陵形式,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結合起來,這個復句沒有關聯詞語。另一種復句是借助關聯詞語組合起來的,對這種復句,只要劃出表示各種意義的關聯詞語,就可知它是一個復句,這些關聯詞語就成了復句的外部語言標志。

    關聯詞

    1.轉折關系

    2.假設關系

    3.并列關系

    4.遞進關系

    5.選擇關系

    6.因果關系

    7.條件關系

    8.承接關系

    語素

    以分子原子為例來說明語素。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義的單位。

    現代漢語的語素絕大多數都是單音節的,如:人、吃、大、十等。也有兩個音節的,如:沙發、坦克、玻璃、芙蓉;還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節,如“法西斯、烏魯木齊、奧斯特洛夫斯基”語素構成詞。語素燃雹可以單獨成詞,也可以與別的語素組合成詞,例如:“人”;“人參”。“吃”;“吃虧”。

    語素的分類:

    自由語素:可以獨立成詞,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半自皮旅帆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只能組合,位置自由。如“話、習、確、民”;

    不自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詞類

    詞可分實詞和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意義,能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獨立成句。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

    (2)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