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初一下冊歷史重點,七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 歷史
  • 2023-04-14
目錄
  • 初一下冊重點題型數學
  •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打印
  • 初一下冊生物必考重點北師大版
  •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精華版)

  • 初一下冊重點題型數學

    歷史是屬于文科類的學科,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為繁瑣,所以,歸納整理歷史必背的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更多“歷史知識點”相關文章內容推薦(↓↓↓)

    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初中人教版歷史知識點歸納

    初中歷史關于戰爭類的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1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義:唐朝時,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當時稱為“遣唐使”。

    2.概況: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達到500多人,同行的還有許多留學生和留學僧。

    3.貢獻: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 、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鑒真東渡

    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

    2.過程:754年,鑒真第六次東渡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

    3.意義: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三、玄奘西行

    1.時間:貞觀初年。

    2.過程:玄奘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他遍訪名寺,研習佛法,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3.貢獻: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由其口述的《大唐西旁陵斗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思考: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帶給我們的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原因:①國家安定統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達。

    啟示:

    第一,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

    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2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原因: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經濟的發展。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實現了統一,為隋唐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二、開通大運河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統治為開通大運河奠定經濟基礎。②隋朝國家統一。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5、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開通的作用: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9、評價:

    ⑴積極:①經濟上:大大促進了南北汪橡經濟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加強了對南方的控制)

    ⑵消極: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運河的開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國)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三、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1.過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運磨度。②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2.意義: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滅亡

    1.背景: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在位期間,營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屢次發動戰爭,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

    2.概況:山東地區首先爆發農民起義,隨即蔓延至全國,隋朝統治面臨瓦解。

    3.滅亡: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與秦朝滅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國)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3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在陳橋驛發動兵變,以開封為都城,建立政權,史稱北宋。

    2.統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繼者,陸續消滅了南方割據政權,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3.措施

    (1)軍事上: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控制了軍隊;控制對軍隊的調動,使禁軍將領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還經常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設置相當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與宰相共同議政;設立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②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并頻繁調動,三年一輪換;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

    (3)財政上: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4.影響:宋朝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權大大加強。

    二、重文輕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將對中央集權造成威脅。

    2.措施

    (1)重視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

    (2)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在全國范圍內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3.辨證認識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

    (1)積極影響:①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及經濟的發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2)消極影響:①文臣掌兵,不熟悉軍務,而將不專兵,兵無常帥,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這也導致了北宋在與少數民族的戰爭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輕武形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官僚集團,但由于政治機構重疊,相互牽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導致政府辦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4

    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方面:

    ①興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許多新品種。

    ④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飲茶之風開始在唐朝盛興。

    ⑤生產的改進:出現新的農業──曲轅犁;創制新灌溉──筒車。

    2、手工業方面:

    ①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

    ②陶瓷業:越窯青瓷(“類玉”“類冰”)、邢窯白瓷(“類雪”“類銀”)、唐三彩(世界工藝的珍品)。

    3、商業繁榮:

    ⑴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⑵長安城:①建筑宏偉;②市坊分開(坊是居民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③街道規劃整齊;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一)西南──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4、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二)北方──回紇的勃興

    1、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

    2、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3、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

    ①設置機構:唐太宗和武則天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區)

    ②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冊封制度:唐玄宗冊封回紇、靺鞨和南詔的首領

    ④軍事進攻:唐太宗打敗東突厥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一)科技方面

    (二)文學方面(詩歌)

    (三)書法、繪畫和石窟藝術

    思考:隋唐時期為什么會出現輝煌的文化?

    ①經濟繁榮為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②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為文化的發展創造條件

    ③各民族間和對外交流的頻繁,有利于文化的發展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5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建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隨后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平定了全國。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號“貞觀”。

    3.統治

    (1)納諫: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

    (2)用人:廣納賢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

    (3)政治: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②制定法律,減省刑罰;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④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4)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5)軍事上,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4.結果: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史稱“貞觀之治”

    5、評價唐太宗: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會的發展,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6、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盛世局面出現的前提和基礎。

    B、政治清明和政策穩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D、統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二、現實意義:

    (1)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展。

    (2)合理調整統治政策,促進經濟快發展。

    (3)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4)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并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社會。

    三、女皇武則天

    1.稱帝:與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繼廢掉兩個已經做了皇帝的兒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統治措施: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3.影響: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開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藝,治理國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

    2.措施

    (1)重用賢能,出現賢相姚崇和宋璟。

    (2)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3)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4)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表現: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點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點

    ★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背知識點

    ★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考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初一下冊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

    ★2021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整理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必背知識點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知識匯總,填空題簡答題必考要點

    ★七年級下人教版歷史重點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打印

    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學好歷史應該注意知識點的總結,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重點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3)農業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伍衫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開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藝,治理國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

    2.措施

    (1)重用賢能,出現賢相姚崇和宋璟。

    (2)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3)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4)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一、軍事上

    1.宋太祖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節度使將對軍隊的控制。

    2.設立中央禁軍,將各地精兵收歸京城禁軍管轄。

    3.設置樞密院,實行“更戍法”。

    4.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將領奪權。宋太祖削去了都點檢這個重要的禁軍職位。

    二、經濟上

    在各路設四司,轉運使。

    三、政治上

    1.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

    2.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

    3.設樞密院管理軍事。

    4.設三司管理財政。

    5.在地方上設知州。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1271年,改國號為元,后定都大都。

    2.統治:忽必烈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

    3.統一: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腔緩腔,南宋滅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國的統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哪桐

    4.意義: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初一下冊生物必考重點北師大版

    初一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同學們在學歷史時要學會總結、歸納。下面我整理了初一歷史培喚下冊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000多公里。

    2、開鑿的目的:①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逗中胡農業

    (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3)農業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手工業

    (1)絲織業。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

    (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2)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科舉制的創立

    一、科舉制的誕生與完善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

    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

    唐玄宗: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二、山攔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1、江南農業發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2、江南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絲織業“號為冠天下”)。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宋朝的造船業成當時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1)聞名世界的大商港:廣州、泉州;

    (2)中國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2)市舶司的設立(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

    3、貨幣制度的變化(四川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學習七年級歷史課本知識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長學習的人。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一)

    經濟重心的南移

    1、南方農業的發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亂較少,社會安定。② 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③南方自然條件有利于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農業發展逐漸超過北方④引進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

    (2)、表現: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③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辟許多茶園。

    2、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1)、紡織業和棉織業: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絲綢產量高;從海南島興起的棉織業,南宋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2)、制瓷業:南宋時,江南晌殲襲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紙的冰裂紋瓷器,給人別致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業: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也發達。

    3、南方商業的繁榮

    (1)、商業都市: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其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而且還出現有早市、夜市。

    (2).海外貿易:宋朝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展形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發展。

    4、結論: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于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宋史》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宴兄本重點知識(二)

    輝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趙州橋 長安城

    特點: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后,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特點:設計科學,跨度很大,橋面平緩,便于交通,造型美觀。

    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

    2、印刷術:

    ①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②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歌等。③唐朝改猜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藥王”孫思邈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他以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

    4.唐詩

    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1)、代表詩人:

    代表人物生活時期代表著作詩歌特點人稱

    李白盛唐時期《早發白帝城》《蜀道難》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詩仙”

    杜甫由盛轉衰“三吏”、“三別”或氣魄雄渾,或沉郁悲愴,語言精練凝重“詩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樂府》現實主義,諷喻社會,同情人民。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5、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為《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真卿。

    2、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新意,成“柳體”,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為《玄秘塔碑》。

    6、繪畫

    繁榮的表現:宗教畫的生活氣息越來越濃厚,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大量出現 。

    畫家:

    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他的畫筆力剛健,人物神形兼備。代表作:《歷代帝王像》 《步輦圖》。《步輦圖》反映出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史實。

    吳道子:“畫圣”,他的畫,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開后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他筆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帶飄飄若飛,人稱“吳帶當風”。

    7、藝術寶庫

    代表:甘肅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開鑿,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8、盛大歡騰的樂舞

    特點:隋唐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再加以創新,呈現出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的盛世特點。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陣樂》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重點知識(三)

    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創立

    背景: 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不利于國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舉制的誕生

    隋文帝 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吏。

    隋煬帝 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誕生。

    3.科舉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嚴格了進士科考試的錄取,考中第一名的稱狀元。

    武則天 首創殿試和武舉。

    唐玄宗 將詩賦作為考試的內容。

    4.科舉考試的科目

    明經和進士兩科最重要。明經科易考,進士科難考。“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5.科舉考試的影響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

    ④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人物貢獻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誕生階段

    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的人數完善階段

    武則天增設殿試、武舉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精華版)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有: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隱鬧種水稻的國家:生活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炎帝黃帝(人文初祖)部落結盟,為漢族前身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

    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堯、舜、禹時期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禪讓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欄式的房屋。

    7、炎帝號稱神農氏,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灶亂罩創始人。

    8、 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

    10、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稱為“禪讓”。堯、舜、禹是通過禪讓制度繼承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績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結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們尊稱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他的兒子啟繼承陪稿父位,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午夜无码国产理论在线|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