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歷史?1. 我國煙草的種植歷史始于1575年。當時,煙草從呂宋(今菲律賓)傳入臺灣和福建,標志著煙草在中國種植的開端。2. 萬歷三年(1575年),煙草傳入中國后,很快在廣東地區受到了利瑪竇帶來的鼻煙的影響,吸煙人口大幅增加。3. 1637年,為了遏制煙草的流行,崇禎皇帝甚至下令對私種私售煙草者實施斬首示眾的嚴厲懲罰。4. 然而,那么,煙草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煙草發現的歷史:
1、煙草最早起源于美洲,人們采集食物時無意間摘下咀嚼,發現強烈的刺激性有恢復體力和提神打勁的作用,因此開始流行;
2、考古學家認為,迄今發現人類使用煙草最早的證據是在墨西哥南部賈帕思州倍倫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
3、1492年10月,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看到當地人在吸煙。1536年5月,嘉蒂經過長時間的探險,重新回到美洲見證關于印第安人使用煙草的情形;
4、1558年航海水手們將煙草種子帶回葡萄牙,隨后傳遍歐洲。1612年,英國殖民官員約翰?羅爾夫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鎮大面積種植煙草,并開始做煙草貿易;
5、16世紀中葉煙草傳入中國。開始傳入的是曬晾煙,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1900年在臺灣試種烤煙,自1910年后相繼在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試種烤煙成功。
吸煙作為一種消費習慣,已延續幾個世紀,不可能很快被強行改變。以下是關于煙草生產的一些原因:
1. 煙草的傳播歷史悠久,最早由印第安人使用,后隨著歐洲人的腳步遍及全球。1575年,西班牙人將煙草傳入菲律賓,1590年傳入日本,16世紀至17世紀,煙草的推廣和普及因戰爭頻仍而加速。
2. 煙草僅用200年時間就“征服”了世界,但隨后逐漸被人們嫌棄。從教會禁煙到學界禁煙,再到政府參與禁煙,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由此被開啟。
3. 煙草消費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全球10億吸煙者中有80%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
4. 非法貿易使煙草制品更廉價,更多年輕人或弱勢群體會被引誘吸煙。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非法煙草市場在全球卷煙消費中的占比可能高達十分之一,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非法貿易。
5. 盡管已知吸煙對身體不好,容易致癌,特別是肺癌的發病與吸煙高度相關,吸煙明顯增加肺癌的風險,但仍有不少人難以理解為何煙草廠要繼續生產煙草。
6. 對于為何煙草廠還要生產煙草的問題,很多人感到困惑,特別是不吸煙的女性,她們認為如果不生產煙草,就不用勸人戒煙了。
7. 明知吸煙有害健康,為何煙草廠還要生產?這個問題就像問為何那些忽悠人買保健品能治病的人,明知保健品并沒什么作用,卻仍要賣給大家。
中國人的抽煙歷史據說始于明朝,起初流行的煙草制品主要有水煙和旱煙兩大類。
煙草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16世紀中葉,最初引入的是曬晾煙,至今在中國已有超過400年的種植歷史。
1900年,臺灣開始試種烤煙,而從1910年開始,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也成功試種了烤煙。到了1937年至1940年間,四川、貴州和云南也開始試種烤煙,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主要優質煙區。
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了香料煙,而在60年代又引進了白肋煙,這兩種煙草分別在浙江新昌和湖北建始成功試種。
黃花煙大約在200年前由俄羅斯傳入中國北部地區種植。
煙草概述
一、煙草的起源和傳播
煙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目前發現有66個種,被栽培利用的僅有2個種,即普通煙草
(N.tabacum.L.)又叫紅花煙草,和黃花煙草(Nrustica L.)。美洲印地安人栽培利用煙草最早。1492年10月,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看到當地人在吸煙。1558年航海水手們將煙草種子帶回葡萄牙,隨后傳遍歐洲。16世紀中葉煙草傳入中國。開始傳入的是曬晾煙,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1900年在臺灣試種烤煙,自1910年后相繼在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試種烤煙成功,1937年~1940年開始在四川、貴州和云南試種,發展成為我國主產優質煙區。20世紀50年代引進香料煙,20世紀60年代引進白肋煙,分別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試種成功。黃花煙約在200年前由俄羅斯傳入我國北部地區種植。
二、煙草生產現狀及其重要作用
煙草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吸煙是億萬煙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國家和地方財稅的重要經濟來源,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4年我國成立國家煙草專賣局,統一領導、全面管理煙草行業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煙葉生產堅持“計劃種植,優質適產,主攻質量,堅持改革,提高效益”方針,大力推行“區域化,良種化,規范化”科學種煙措施,使我國煙草生產有了長足發展。
1.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他的船員杰雷茲目睹了印第安人圍火吸食煙草的場景。出于好奇,杰雷茲嘗試了這種行為,從而開啟了煙草在全球的傳播歷程。煙草在印第安語中稱為“tobacco”,這個名字隨著歐洲人的航海探險被帶回亞歐非的舊大陸。
2. 煙草傳入中國后,最初被音譯為“淡芭菰”。明末,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記載了煙草的傳入,稱其為“淡肉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外來詞逐漸被漢化,最終演變為“煙草”。
3. 關于煙草在中國的傳入路徑,有多種說法。主流觀點認為煙草是從西班牙人控制的菲律賓等地傳入臺灣,然后再到達福建漳州等地。也有說法認為煙草是經過日本和朝鮮傳入中國東北,或者是先到達澳門,甚至是通過俄羅斯傳入新疆。
4. 在現代文明社會,人們對煙草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認識,公共場所普遍實施了禁煙政策。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中國古代最早禁煙的是明代的崇禎皇帝。在1639年,崇禎帝發布了歷史上最早、也是最嚴格的禁煙令,禁止民眾吸煙,違者處以死刑。
5. 在崇禎帝發布禁煙令的第二年,就有違反者被處死。有南方舉人攜帶煙草進京參加會試,其仆人在北京被查獲,第二天就被處刑。在當時,煙草的音與“燕”相同,吃煙草的行為在北京被視為對大明王朝的不敬,這在大明帝國搖搖欲墜之際,觸怒了崇禎皇帝。
以上就是煙草歷史的全部內容,中國人抽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最初流行的煙只有水煙和旱煙兩種類型。在16世紀中葉,煙草開始傳入中國,最初引進的是曬晾煙,至今已有超過400年的種植歷史。1900年,臺灣首次嘗試種植烤煙,隨后在1910年后,相繼在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取得成功,逐步發展成為我國主要的優質煙區。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