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報影響因子?在2023年的科睿唯安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中,中國物理學界的好消息頻傳:Chinese Physics Letters (CPL)、Chinese Physics B (CPB) 和《物理學報》的影響力均實現了顯著提升。CPL成功晉升至Q1區,其影響因子達到3.5,在110本綜合物理類期刊中排名25,那么,物理學報影響因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科院物理所四刊的綜合影響力確實在穩步提升。具體表現如下: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3,達到3.5,并成功進入Q2區。其總被引頻次也達到了7211次,創歷史新高。CPL的Express Letters欄目繼續為華人物理學家的創新成果提供快速發布平臺,進一步增強了其影響力。
Chinese Physics B :雖然保持年發文量1000篇,但影響因子提升至1.7,總被引頻次也增長至12819次。CPB作為國內載文量最大、總被引最高的物理類期刊,致力于國內外物理學成果的交流,其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物理學報》:作為我國唯一被SCI收錄的中文物理學期刊,《物理學報》在內容創新和欄目拓展方面積極努力,服務學科發展和青年人才培養。其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均有所提升,顯示了其在國內物理學界的權威地位。
《物理》:作為權威物理科普期刊,《物理》以學術交流、知識傳播和信息服務為特色,致力于讓科學更易理解。
中國被SCI收錄的部分期刊及其影響因子如下:
《化學學報》:影響因子為0.643,出版頻率為每月。
《力學學報》:影響因子為0.587,出版頻率為每兩個月。
《中國藥理學報》:影響因子為0.884,出版頻率為每月。
《物理學報》:影響因子為1.130,出版頻率為每月。
《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1.729,出版頻率為每兩個月。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影響因子為0.796,出版頻率為每月。
《中國化學》:影響因子為0.592,出版頻率為每兩個月。
《醫學雜志》:影響因子為0.393,出版頻率為每月。
此外,還有其他中國科學期刊如《中國物理》、《中國物理快報》、《科學通報》等也被SCI收錄,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各不相同,且涵蓋了數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個領域。這些期刊在國際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是研究者和學者發表和追蹤科研成果的重要平臺。
美國的《科學》和英國的《自然》是面向所有非人文類一級學科的頂尖雜志,包括數理化等。這些雜志在全球范圍內享有極高的聲譽。如果專門談及面向物理學科的雜志,主要的有《現代物理評論》和《物理報道》,它們的影響因子均在20左右,是約稿性質的雜志,專門向世界級物理學家約稿,不接受自由投稿。
接下來,《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影響因子在7到8之間;《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分為A、B、C、D、E等幾個系列,平均影響因子在3到4之間;《物理快報》(Physics Letters)分為A和B,平均影響因子約為4;《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影響因子為4。此外,《歐洲物理雜志》(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和《物理雜志》(Journal of Physics)等,都具有一定的名氣。
這些物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雜志也有不少名氣,但由于種類繁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個人認為,《中國物理快報》相比而言,是較好的選擇。
物理學報是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物理學中文學術期刊,為核心期刊。以下是關于物理學報的詳細介紹:
創辦時間與出版周期:物理學報創辦于1933年,目前為半月刊。
主辦單位: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
收錄情況:被SCICD、SCIE、Scopus、EI、CA、INSPEC、JICST、AJ、MR等國際核心檢索系統收錄,體現了其學術水平和影響力。
出版數據與影響因子:至今已出版文獻量達26557篇,總下載量3265714次,總被引量168216次。復合影響因子為1.349,綜合影響因子為1.013,這些數據反映了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受關注程度。
主要欄目與發文領域:設有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等主要欄目,發文領域涵蓋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物理、統計物理、非線性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物理學交叉學科等多個方面。
綜上所述,物理學報是一本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廣泛影響力、高學術水平的綜合性物理學中文學術期刊。
CPL、CPB和《物理學報》的影響力確實在穩步提升。具體表現如下:
CPL:
成功晉升至Q1區:在2023年的JCR報告中,CPL成功進入物理學領域的Q1區,這代表了其在國際上的高學術水平。
影響因子提升:其影響因子達到3.5,顯示出其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的頻率較高,學術影響力顯著。
國際學科排名躍升:五年內在國際學科排名中躍升35位,進一步證明了其學術影響力的增強。
CPB:
首次進入Q2區:CPB在2023年的JCR報告中首次進入Q2區,標志著其學術質量的提升。
年發文量和被引頻次高:年發文量達到1000篇,總被引頻次近1.3萬次,保持了國內期刊的領先位置。
《物理學報》:
從Q4區躍升至Q3區:這一躍升體現了《物理學報》在學術質量上的顯著提升。
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增長:影響因子為0.8,總被引頻次為7119,顯示出其在國內乃至國際物理學界的學術影響力。
這些期刊的進步不僅體現了中國物理學界整體實力的提升,也預示著中國物理學研究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將持續增強。
以上就是物理學報影響因子的全部內容,CPL、CPB和《物理學報》的影響力確實在穩步提升。具體表現如下:CPL:成功晉升至Q1區:在2023年的JCR報告中,CPL成功進入物理學領域的Q1區,這代表了其在國際上的高學術水平。影響因子提升:其影響因子達到3.5,顯示出其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的頻率較高,學術影響力顯著。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