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③幫助植物傳粉、播種 2、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的現象。 3、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任一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正是由于物質流、那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1章: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常見的腔腸動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蟲等
1.水螅的生活環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緩慢、水草繁茂的清潔淡水中。
2.水螅的體型:水螅的身體呈輻射對稱。
3.水螅的消化腔:體壁由內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內胚層圍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無肛門。
4.水螅的刺細胞是它攻擊和防御的利器。
5.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入,殘渣從口出。
6.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海蜇經過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形成的珊瑚可供參觀。
7.渦蟲的形態:身體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點
8.渦蟲的攝食與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內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由口排出。
9.渦蟲的體型: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
10.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復習必看:
動物分類:
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柱,如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
無脊椎動物:體內無脊柱,如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等。
魚類特征:
生活環境:能在水中生活,關鍵在于游泳、捕食和呼吸水中的氧氣。
身體結構:流線形身體和分泌粘液減少水中阻力;靠軀體的擺動和尾部的左右擺動提供前進動力,鰭協助保持平衡和方向。
呼吸器官:鰓,富含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水從魚口流入,經鰓部進行氣體交換后從鰓蓋后緣流出。
生物多樣性:
包括物種多樣性、生活環境多樣性、運動方式多樣性。
模擬實驗:
通過模型或特定條件來研究對象,輔助難以直接實驗的情況。
陸生動物適應環境:
防止水分流失的結構、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內部呼吸器官、發達的感覺和神經系統。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一.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
1.等位基因---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不同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如Aa,Bb等。
顯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導地位,能得到表現的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
隱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不能得到表現,會被掩蓋的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
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成對基因可能都是顯性基因(AA),也可是等位基因(Aa)。
隱性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成對基因必須都是隱性基因(aa)。
二.性別與性別決定
1.性染色體
染色體可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人的性別不同主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人其中常染色體共有22對,這22對染色體在男女兩性中是一樣的,而且沒有性別之分,另一對(第23對)染色體為性染色體,是決定性別的染色體。
2.生男生女的秘密
女性產生的生殖細胞只有一種,就是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而男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含X染色體的精子,一種是含Y染色體的精子,X精子與Y精子的數量基本相等,生活力大體一致,這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運中會是相等的,因此產生的后代男女比例為1:1。當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生出的小孩是女孩,當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生出的小孩就是男孩,所以人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決定了,主要起決定作用的是男性。
生物學科八年級上冊知識點梳理
單元
(章)
知識點
節
課時
知識點
第五單元生物
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生物)
1. 以魚為例,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2. 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3. 探究魚的呼吸器官。
4. 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
5. 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6. 通過比較分析,說明陸地生活的動物與陸地環境相適應的主要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7. 通過探究,闡明蚯蚓在運動和呼吸等方面與其陸地環境相適應的特點。
8. 概述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
9. 通過探究,闡明兔在運動和呼吸等方面與其陸地環境相適應的特點。
10. 10.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11. 11.關注動物棲息環境的保護。
12. 12.闡述鳥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
13. 12.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
14. 13.闡述昆蟲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15. 14.概述節肢動物和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一課時
1、以魚為例,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2、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3、模擬實驗
第二課時
1、探究魚的呼吸器官。
2、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
3、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第一課時
1、通過比較分析,說明陸地生活的動物與陸地環境相適應的主要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一、各種動物的特征:
1、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
2、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如渦蟲、華枝睪吸蟲、日本血吸蟲)。
3、線性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如蛔蟲、蟯蟲、鉤蟲、絲蟲)。
4、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如沙蠶、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如縊蟶、石鱉、蝸牛、魷魚、章魚,烏賊、扇貝、蛾螺等)。
5、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
6、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7、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8、爬行類:體表常有角質的鱗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堅硬的外殼。
9、鳥類: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10、哺乳類: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二、常考的典型動物:
1.蚯蚓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保存細看
(1)前后、背腹面的區分:前端有環帶,而后端沒有;背面顏色較深,腹面的顏色較淺。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的全部內容,1.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 動物的分類:脊椎動物(如魚)和無脊椎動物(如昆蟲)。- 魚的特點:梭形身體,體表有鱗片和黏液,腹白背暗,有側線和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為鰭和尾,呼吸器官為鰓,生活在水中。- 陸地動物的特點: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的鱗片或甲殼),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