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語文全國卷一?15.【答案】 (1)①即使普。 2. 求全國卷一語文高考題 一、(12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 行伍(háng) 名宿(sù)惡貫滿盈(yíng) 厲兵秣馬(mù)B傾軋(zhá) 不啻(chì)補苴罅漏(xia) 荊釵布裙(chāi)C。那么,2019年語文全國卷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高考全國卷1語文答案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秣(mò)、B傾軋(yà)、D解剖(pōu) 【考點】語音 2.【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貶義詞。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
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C、聲情并茂: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使用對象錯誤。D、附庸風雅:貶義詞。
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
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 *** 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3.【答案】B 【解析】A 句式雜糅 C “基地”與“機構”搭配不當 D 成分殘缺,“采取”缺少賓語。
《絕知此事要躬行》
山東一考生 56分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復興中學三年二班的×××,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絕知此事要躬行》。
勞動有多重要呢?高爾基曾言: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們聰明的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勞動在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古有“精耕細作,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有“外賣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起早貪黑,日夜奔波”;古有“萬里長城寄,無貽漢過的優(yōu)”、“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今有高速鐵路,三峽大壩,載人航天,5G網絡。勞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勞動無處不在,勞動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息息相關。人類生存,社會發(fā)展,國家富強都離不開勞動。
我們需不需要勞動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fā)展,在這個“豐衣足食”的時代,勞動似乎與我們疏遠了。我們欣然接受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便利,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化簡為易。但你可曾想到,唯一不能被勞動代替的
高考滿分作文來就是考生朋友參考寫作的重要范文,每一年各地的高考滿分作文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下文我給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卷 高考滿分作文及點評》,僅供參考借鑒!
2019年全國卷1高考滿分作文:一碗一筷詮中華
白落梅曾寫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曠遠,地的遼闊。嘗難盡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態(tài)。”中華食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一句“民以食為天”竟令無數文人騷客、權貴寵臣、普通百姓競折腰,不妨夾起一雙木筷,從胃開始,讀懂中華。
古來便有七俗:“柴米油鹽醬醋茶”。從原始人的“茹毛飲血”到如今“蒸煮炒燜燉”,火的使用,讓中國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這,恰好體現了古人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倘若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又怎會有火苗的出現?又怎會有火種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國人性格真諦。
食物承載的還有人們的性情。廣東人好喝湯,正如廣東人的性格,溫潤謙和;四川人愛吃辣,也恰體現了川妹子、川哥哥們豪爽直率;京城烤鴨色澤金黃,制作講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兒”們謹慎機智的最好表現嗎?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全。五味構成一桌滿漢全席,菜式多樣,人也多樣,中國人就是如此多元。
語文作文平均分為45.33分,文數平均分為62.79分,理數平均分為74.21分。
今年26個省份共同使用全國三套卷,全國一卷和二卷難度基本持平,預估難度系數基本維持在0.60,全國三卷難度較前兩套試卷更低一些,難度系數大致為0.63左右,平均分為90分。(數值越高,題目越簡單)。
高考語文150分,其中作文占到60分,現代文、文言文、古詩文閱讀和語言文字運用共占90分,自2013年全國卷命題風格成熟以來,作文平均分基本維持在42到48分之間,難度系數浮動在0.7~0.8之間,其他試題平均分保持在45分左右,難度系數為0.5。
2019全國一卷語文作文提綱
作文是字、詞、句、段、篇的綜合訓練,它體現出每位同學的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除了平時留心觀察事物,認識和抓住事物特點,自覺積極地積累 寫作素材外,還必須具備審題、確定中心、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編寫作文提綱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以2019全國一卷語文作文為例
一、審題
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針對全國一卷而言,這道材料作文題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我們應該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勞動”,此題的針對性也很強,那就是我們要樹立勞動的觀點,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讓人遺憾的是,近年來“勞”這個字眼很少提及,特別是體力勞動。馬克思指出,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十八大后的中國也在強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我們要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的主流價值觀,應該說,全國一卷的這道作文題目還是緊扣了社會熱點的。經過審題我們不難發(fā)現,題目明確要求寫作體裁是“演講稿”,這就要求我們的寫作必須要符合演講稿的基本格式要求,在這一點上失分是最不應該的了。
二、確定中心
演講是要有對象的,題目要求得很明確,是面向“復興中學的同學”,重點是談“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以上就是2019年語文全國卷一的全部內容,一、審題 準確地審清題意,透徹理解題目的意思,解決好“寫什么”的問題,針對全國一卷而言,這道材料作文題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我們應該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勞動”,此題的針對性也很強,那就是我們要樹立勞動的觀點,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讓人遺憾的是,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