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標?新課標高中化學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共計八本。其中,必修教材包括兩本:《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選修教材則包括六本,分別是《選修1化學與生活》、《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和《選修6實驗化學》。那么,高中化學新課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課標高中化學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部分,共計八本。其中,必修教材包括兩本:《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選修教材則包括六本,分別是《選修1化學與生活》、《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和《選修6實驗化學》。
《選修1化學與生活》主要是為了滿足文科生的需求而設立,內容涵蓋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在高考中,必修部分的《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以及《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是必考內容。此外,還有選考部分,考生需從《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三本教材中選擇一本進行學習和考試。
《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的內容分別涵蓋了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為學生提供了系統的化學學習路徑。《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則深入探討了化學反應的本質和規律,為學生提供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選修2化學與技術》和《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則側重于化學與技術的關系以及物質結構和性質的研究,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化學應用知識。《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則詳細介紹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和反應,為學生提供了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
高中化學新課標五大核心素養是: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5個方面立足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將化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化學思想觀念的建構、科學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要求融為一體,體現了化學課程在幫助學生形成未來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依據不同水平學業成就表現的關鍵特征,學業質量標準明確將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學習結果的具體表現。
化學學業質量水平劃分為4級。在每一級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5個方面,依據側重的內容將其劃分為四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別對應于一定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教材體系全面,共分為8本,分別為2本必修和6本選修。必修教材包括: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選修教材則包括:選修1化學與生活、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選修6實驗化學。
值得注意的是,選修1化學與生活一般為文科生選修。在高考中,必修部分的必修1和必修2以及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是必考內容。此外,還有選考部分,學生可以從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中任選一門進行學習。
整個教材體系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科學素養。必修課程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選修課程則提供了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供學生自主選擇,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教材內容設計合理,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驗、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同時,教材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和探索。
新課標高中化學教材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學習資源,不僅涵蓋了化學的基礎知識,還提供了廣泛的知識領域供學生自主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
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教材體系較為完善,共包括8本教材,其中必修2本,選修6本。
必修教材有兩本,分別是《高中化學必修1》和《高中化學必修2》。這兩本教材是所有高中生都需要學習的基礎內容,涵蓋了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
選修教材則有6本,分別是《選修1化學與生活》、《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和《選修6實驗化學》。這些選修教材內容豐富,涵蓋了從化學與日常生活到化學實驗技術的多個方面。
其中,《選修1化學與生活》主要針對文科生設計,內容貼近生活,如水的軟化、食品的保存等,旨在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生活技能。
選修教材的考試情況也值得注意,必修課程中的《高中化學必修1》、《高中化學必修2》以及《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是必考內容,而選修部分則需要學生從《選修2化學與技術》、《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三本中選擇一本進行學習,并在高考中進行考核。
總的來說,新課標下的高中化學教材體系不僅注重基礎理論的學習,還強調實踐操作能力和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課程性質
原課標中將化學課程定義為基礎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
實驗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并注重與實際生產、生活的聯系。
新課標中將化學課程深化為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
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是材料、生命、環境、能源等多種科學的重要
基礎,與物理學共同構成物質科學的基礎。強調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
二、課程理念
新課標更重視與小學科學課程和高中化學課程的銜接,也關注與
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并強調重視開展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
具體化學課程理念主要包含
充分發揮化學課程的育人功能
整體規劃素養立意的課程目標
構建大概念統領的化學課程內容體系
重視開展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
倡導實施促進發展的評價
三、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由原來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
觀”,更改為圍繞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展開。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新課標的全部內容,高中化學新課標的五大核心素養,分別是科學思維、實驗探究、信息獲取與處理、科學交流和社會責任感。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化學學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現了化學課程學習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