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聽課記錄?本周三第6節,聽了徐莉老師在八年級一班講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課,徐莉老師準備參加縣優質課評選,本節課準備充分,課堂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堂流程很順利,教師個人素質很好,現就聽課過程中的一些隨記與思考記下來,與徐莉老師共勉。1.課堂教學按照臨沂市初中語文“三五五”課堂教學策略,那么,初中語文聽課記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語文教學聽課報告1
上周全校進行了聽評課活動,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而且對于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獲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聽課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展示課后,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牟春玲老師在教學《楊氏之子》時,她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引導孩子體會楊氏子的機智,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贊賞,并且為學生的讀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付老師在上《跨越百年的美麗》這課時,首先讓學生讀描寫瑪麗居里端莊美麗的外貌的語句,體會容顏易老為什么瑪麗居里的美麗能夠跨越百年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哪些語句定格在你的心間;配樂讀,讓學生深情并茂的體會瑪麗居里的持之以恒和耐心。
本周三第6節,聽了徐莉老師在八年級一班講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課,徐莉老師準備參加縣優質課評選,本節課準備充分,課堂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堂流程很順利,教師個人素質很好,現就聽課過程中的一些隨記與思考記下來,與徐莉老師共勉。
1.課堂教學按照臨沂市初中語文“三五五”課堂教學策略,自主學習--明確目標--整體感知--精讀品析--展示交流--總結反思,這幾個步驟一路走下來,環環相扣,非常緊湊。
2.板書生動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能夠及時表揚與鼓勵學生。
下面再說一下個人感覺尚可改進之處:
1.有口頭語“對不對”,多次出現“小小的`”。
2.語言再簡練一些,學生回答問題正確后,老師不要再重復一次,顯得對學生的回答不放心。
3.講課速度再放慢一些,注意語氣的抑揚頓挫,用自己的感情感染學生。
4.不要過于追求課堂教學環節的完美。
5.讓學生再多活動一些,老師再少講一點。
初中語文聽課評語和建議如下。
第一、深度解讀文本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后,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姚金治老師在教學《別董大》時,她首先請學生朗誦了學過的送別詩,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詩句,又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課中,她以品讀詩句一一感悟詩情一一讀懂詩人的程序,層層深入,引領學生走進了傳統詩句的美妙。最后,多重解讀,多次引讀。整節課在姚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并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有蔡麗霞老師在上《燕子媽媽笑了》這課時,多次讓學生朗讀藏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對話體會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認真給媽媽帶來的欣慰。
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范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三、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獲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
1. 初二語文評課記錄
初二語文《大道之行也》評課記錄與反思 開學之初,初中語文組聽了衡老師的一堂匯報課,他所執教的課文是初二的《大道之行也》,現將評課及反思簡單摘錄如下: 姚老師:1、本堂課的導入設計平淡卻很有效。
老師讓學生背已讀過的《桃花源記》引入課堂教學,這既為學習新課作了鋪墊,又強化了所學知識的積累。緊接著提問《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會是怎樣的社會?作為本課教學的切入點,起到了較好的激趣作用,應當說這種導入是比較成功的。
2、教師將本課設置了六個問題,課前讓學生將預習結果分組板在黑板上,從檢查預習效果以及幫助學生完成對內容理解的角度來說,此環節是安排合理的,這樣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書寫能力、解題能力。 商榷:學生陳述答案時,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
若考慮讓其他組發表見解展開討論,或許更能激活課堂、激活學生思維。 謝老師:通過設計六個問題,重點突出,知識點落實到位,并且老師能引導適時的朗讀,只是學生展示時聲音較小。
劉老師:本堂課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課堂結構完整,知識點基本落實到位,不足點就是老師講課聲音不太洪亮,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生不是很多,課堂氣氛比較沉悶。 牛老師:老師講課思路清晰,語速適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不過學生的展示還有待于老師進一步強調并引導,讓展示自然、大方的學生做榜樣。
課堂實錄詳實記錄了教師課前如何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調整教學方案。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語文優秀課堂實錄,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優秀課堂實錄(1):驛路梨花
時間:一課時
上課,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假如你正走在望不到盡關的深山老林里,此時,你已精疲力竭,干渴難熬。 要是能有水喝該多好呀!就在這時——你突然發現前碩不無這處不一口井,于是甩掉包裹,不顧一切的奔了過去。——哇,一竹筒清涼的甘泉就放在井邊。正當你低關喝水時。卻發現旁邊寫有這樣幾句話:“這是一筒引水,請將它放在汲水器里,打上水后再渴。別忘了留下引水再離去,否則,后面垢人就喝不到水了。”
一邊是解渴的清泉,一邊是為了后人的方便,此時此刻,筋疲力盡的你會怎么選擇?
生:我選擇后者,因為做人不能只想自己。
(其他學生也踴躍發言表示要選擇后者)
師:說的真好。從這幾個同學垢發言中,我看到了咱班同學樸實、美好的心靈。老師很感動,因為大家懂得做從之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故事,題目是《驛路梨花》,是當代作家彭荊風寫的。我們來看一下這是一個什么故?故事中的人們是怎么做的。
(板書:驛路梨花 一個故事)
師:首先請大家明確兩個學習重點:1、學習本文精巧的構思;2、學習文中主人公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
以上就是初中語文聽課記錄的全部內容,…得到聽課教師的好評,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期間,我還聽了其他老師的課,覺得啟發很大。因而,我想借這次匯報課的機會,嘗試這種新的課堂模式,并向各位同行求教。《大道之行也》是一篇篇幅較短,理論性較強的文言文。初中生很難理解透徹。但我認為有點難度,正好可以給自己和學生們一個好的鍛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