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歷史的成語?1、鞠躬盡瘁(諸葛亮)2、一字千金(呂不韋)3、一字之師(鄭谷)4、東山再起(謝安)5、一飯千金(韓信)6、圖窮匕見(荊軻)7、紙上談兵(趙括)8、接竿而起(陳勝)9、臥薪嘗膽(勾踐)10、負荊請罪(廉頗)11、三顧茅廬(劉備)12、孺子可教(張良)13、四面楚歌(項羽)14、那么,出自歷史的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鞠躬盡瘁(諸葛亮)
2、一字千金(呂不韋)
3、一字之師(鄭谷)
4、東山再起(謝安)
5、一飯千金(韓信)
6、圖窮匕見(荊軻)
7、紙上談兵(趙括)
8、接竿而起(陳勝)
9、臥薪嘗膽(勾踐)
10、負荊請罪(廉頗)
11、三顧茅廬(劉備)
12、孺子可教(張良)
13、四面楚歌(項羽)
14、老當益壯(馬援)
15、投筆從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王)
17、暗渡陳倉(韓信)
18、嗟來之食(黔敖)
19、怒發沖冠(藺相如)
20、手不釋卷(呂蒙)
21、韋編三絕(孔子)
22、墨守成規(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26、口蜜腹劍(李林甫)
27、風聲鶴唳(苻堅)
28、泰山北斗(韓愈)
29、破釜沉舟(項羽)
30、東窗事發(秦檜)
31、程門立雪(程頤、楊時)
32、司空見慣(劉禹錫)
33、夢筆生花(李白)
34、力透紙背(顏真卿)
35、成竹在胸(文與可)
36、赤膊上陣(許褚)
37、馬革裹尸(馬援)
38、黃袍加身(趙匡胤)
39、洛陽紙貴(左思)
40、背水一戰(韓信)
41、聞雞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廬(諸葛亮)
43、完璧歸趙(藺相如)
44、退避三舍(晉文公重耳)
45、樂不思蜀(劉禪)
46、指鹿為馬(趙高)
47、畫龍點睛(張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諱疾忌醫(蔡桓公)
50、一鼓作氣(曹劌)
1、鞠躬盡瘁(諸葛亮)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
2、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4、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5、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升簡昌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 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吵扒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咐拿)
源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三顧茅渣局廬、望如弊讓梅止渴、拋磚引玉、指鹿為馬、聞雞起舞等。
1、三顧茅廬
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釋義:先帝不因為我地位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廬來拜訪我。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2、望梅止渴
解釋: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釋義:魏武帝旅行失去水源,軍隊都渴,于是命令說:前有大梅林,梅子,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聽了,口水都流出來,乘此得以和前源。
語法:連卜氏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3、拋磚引玉
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釋義:想拋出磚去引回玉來,卻得了個墜子。
圍魏救趙, 怒發沖冠, 指鹿為馬衡喚,四面楚歌,背水一戰,入木三分, 風聲鶴唳,背水一戰,甕中捉鱉
臥薪嘗膽,鐘鼓之樂,篝火狐鳴,魚腹丹書,揭竿斬木,揭竿為旗,斬木為兵,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約法三章,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樂不思蜀,投鞭斷流, 風聲鶴唳,完璧歸趙.
千金買骨脊瞎, 鑿壁偷光, 聞雞起舞, 才高八斗, 洛陽紙貴, 刮目相看.
江郎才盡, 一身是膽, 狗尾續貂, 四面楚歌, 言過其實, 七步成詩櫻攔空.
畫龍點睛, 孺子可教, 煮豆燃萁, 多多益善, 金屋藏嬌.
退避三舍, 殺妻求將, 手不釋卷
以上就是出自歷史的成語的全部內容,1、鞠躬盡瘁(諸葛亮)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2、一字千金(呂不韋)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