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為什么西班牙語是世界第二大語言 西班牙人對中國人態度 西班牙19世紀歷史
西班牙的歷史,幾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后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后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公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國,以托雷多為首都?,F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公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費迪南德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后,西班牙統一的宿愿終于達成。此時,回教徒由于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后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并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費迪南德完成國家統一后,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于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后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于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后,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后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侖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后葉,西班牙國內動蕩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
此后,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后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后,才回到國際舞臺。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1976年11月17日通過了關于政治改革的法律,佛朗哥的獨裁政體被徹底結束,重新在西班牙實行兩院制。1978年在對政治犯進行大赦后,君主立憲制憲法被人民所認可?,F在西班牙是一個根據現代議會制原則進行統治的王國。為了能從現行的君主專制制過渡到君主立憲制,胡安?卡洛斯主動剝奪自己的權力。為此,他在世界范圍內達到廣泛的認可和贊賞。如今,他同其他歐洲君主一樣享有類似的權力和義務。
1981年2月23日下午,以國民衛隊軍官特赫羅斯為首的一批對改革不滿的軍人突然襲擊議會,發動了政變。大批支持政變者的軍隊和坦克開往首都,占領了馬德里的國家電臺,要求恢復佛朗哥的獨裁制度,新生的西班牙君主立憲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胡安?卡洛斯國王在得知政變的消息后,立即于當天夜里親自向各省的軍區司令打電話,警告他們同叛亂分子保持距離。各軍區司令知道國王對政變的態度之后,明確表示不支持政變者。胡安?卡洛斯國王還親自說服軍隊的高級領導人站在自己一邊,他們中有許多是國王軍校時的同學。國王甚至披掛上陣,身穿軍隊總司令的戎裝在電視臺發表講話,呼吁人民反對政變,支持國王和政府。氣勢洶洶的政變分子內心其實很虛弱。他們眼見國王的態度如此堅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捍衛君主立憲制,于是俯首就擒,參加政變的部隊也紛紛投誠。在1981年2月23日這個決定性的夜晚,胡安?卡洛斯真正成為西班牙的國王,他也因此贏得了西班牙乃至全世界的敬佩。
胡安卡洛斯一家住在薩蘇埃拉王宮里。這座別墅式王宮坐落在馬德里城邊上,外表看上去像一個莊園。胡安卡洛斯喜歡書籍和古典音樂,也愛收集歷史上著名的帆船模型,他曾被牛津、劍橋、巴黎大學文理學院、博洛尼亞、斯特拉斯堡、哈佛、利馬和曼谷等世界名校均授予過名譽博士學位。國王大多數時間都在家里工作,每天4小時的午休時間用來長距離散步或騎馬。總理定期來到王宮向國王通報近期國務。當然,國王在馬德里皇宮里也有工作間。正式的會面,如國王夫婦接見國賓和大使等都在這里的豪華房間里進行。每逢節日,國王夫婦還在此舉行宴會。這里的大餐廳約有400平方米,設145個座位,而在薩蘇埃拉宮則只能款待20名左右的客人。加冕廳內設有國王夫婦的加冕椅,四級鋪著紅地毯的臺階通向加冕椅前。國王夫婦很少坐在加冕椅上,接待客人時他們總是站在客人中間。
.............長...............
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后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后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公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F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公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斐迪南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后,西班牙統一的宿愿終于達成。此時,回教徒由于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后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并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斐迪南完成國家統一后,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于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后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于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后,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后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Ju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侖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后,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后葉,西班牙國內動蕩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此后,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后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后,才回到國際舞臺。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后,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歷史上西班牙是屬于天主教勢力范圍的,后來公元8世紀時摩洛哥的伊斯蘭勢力從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班牙,占領伊比利亞半島,建立了摩爾帝國統治了西班牙七百年,但逐步沒落。
其13世紀修建的阿爾罕布拉宮是摩爾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國家的最后據點,但在內部紛爭,東征十字軍和蒙古鐵騎的三重打擊下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曾有的輝煌。
盡管摩爾人在格林那達又喘息了百余年,最終還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們趕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歐洲的伊斯蘭統治也從此正式結束。
擴展資料:
天主教對西班牙人的影響
天主教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中。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樣,西班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都是在教堂中度過的:出生后的洗禮,第一次領圣餐,婚禮和死后的葬禮。
西班牙節日眾多,有一個原因就是每一個城市、每一個村子、每一種職業都有一個圣徒作為守護神。每到圣徒生日的時候,這個城市或者行業公會就要舉行大彌撒和宗教游行。另外,每一個教徒也都有自己的守護神,不僅要過自己的生日,也要過圣徒的生日。
西班牙人的名字大多取自圣徒,最常見的男女名字就是圣父圣母“何塞”和“瑪麗亞”,而且不論男女,都經常把這兩個名字連用。比如西班牙前任首相就叫“何塞·馬利亞·阿斯納爾”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