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歷史?猶太人自治時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許多猶太人返回猶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猶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復。此后四個世紀,猶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的統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那么,猶太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700年前,先知以賽亞切慕神的榮耀顯現,從心底發出這樣的呼喊:“草必枯干,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回首人類所走過的漫長而又短暫的歷史,我們所看到的無不印證了這個千古不變的真理,我們一樣會禁不住內心的激動,發出同樣的感慨。
早在3500年前,當以色列民還在曠野漂流的時候,摩西就已經跨越時空的界限,看到了猶太民族多災多難、最終卻要起死回生、歡呼雀躍的歷史。當時以色列民尚未進入應許之地,摩西已經預見到因為耶和華在何烈山,從火中對這些百姓說話的那日,他們沒有看見什么形象(申4:15),將來進入迦南地以后必定會陷入拜偶像的罪中(申4:25)。這位帶領以色列民脫離了埃及的奴役和壓制的偉大領袖,居然一口氣描繪出了以色列人以后數千年的悲慘命運。“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們作見證:你們必在過約旦河得為業的地上,速速滅盡!你們不能在那地上長久,必盡行除滅。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在他所領你們到的萬國里,你們剩下的人數稀少。”“耶和華必使你敗在仇敵面前,你從一條路去攻擊他們,必從七條路逃跑。你必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你在耶和華領你到的各國中,要令人驚駭、笑談、譏誚。”“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
以色列猶太民族從古至今發生的歷史事件一覽:
公元前約1700年
猶太民族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在迦南地定居。
后因饑荒迫使古以色列人遷徙到埃及。
公元前1350年
摩西帶領古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西奈山接受“摩西十戒”,猶太教誕生。
公元前1300——1250年
古以色列人返回迦南地,并在此地定居下來。
公元前1020年
猶太君主制國家建立,掃羅為第一位國王,死后由大衛繼任國王。
公元前1000年
大衛王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960年
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
公元前930年
古猶太王國分裂為南方的猶太王國和北方的以色列王國。
公元前722年
以色列王國被亞述帝國滅亡,十個以色列人部落流亡并消失。
公元前586年
猶太王國被巴比倫帝國征服,第一圣殿被毀;一部分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囚禁。
公元前538年
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圣殿,第二圣殿時期開始。
公元前331年
亞歷山大征服巴勒斯坦,開始了希臘統治時期。
公元前166年
馬卡比起義,猶太起義者后來建立了哈斯蒙尼王朝。
公元前142——129年
哈斯蒙尼王朝統治下的猶太獨立王國。
公元前63年
羅馬大軍在龐培的率領下攻陷耶路撒冷。
希律被任命為巴勒斯坦的統治者,修葺耶路撒冷圣殿。
以色列的淵源
(舊約圣經,由摩西出紅海離開埃及) 以色列人首先是作為寄居者出現在迦南的,其文化發展的水平遠遠低于迦南本地的居民,只是在隨后的不斷征服過程之中,才逐漸接近了當地文化發展的水平,開始形成政治一宗教聯合體的以色列。后來在公元前922年它又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群體,南部群體(即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部群體(即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了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士師時代
以色列王國
掃羅,大衛,所羅門,羅波安,分裂成猶大和以色列國
北國以色列
南國猶大
被擄巴比倫
重建耶路撒冷
羅馬帝國 + 耶穌
伊斯蘭的堀起
十字軍東征
1948年立國
被稱為以色列最偉大的國王所羅門王死后,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南部的猶太(即南國猶大)和北部的以色列(即北國以色列),至 722 B.C. 北國以色列為亞述人所滅,586 B.C. 南國猶大為巴比倫所滅,于是猶太人亡國開始流浪世界各地。722 B.C. 至 1948 A.D. ,以色列的國土 (及現在的巴勒斯坦) 曾受多國占領,流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受盡各種迫害,在強烈建國意愿下,世界猶太民族主義組織于 1897 年成立,積極從事建國意愿。
圣經時代 猶太人歷史始于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始祖是亞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孫雅各。一場遍及全國的饑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兒子們,即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們的后代淪為奴隸。幾個世紀之后,摩西率眾人出埃及,擺脫奴役,奔向自由,最終返回以色列故土。他們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個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他們的始祖們所創立的一神教從此初具規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約書亞的指揮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來,但它們往往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公元前1028年,掃羅建立了君主國;他的繼承者大衛于公元前1000年統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王國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強國并在耶路撒冷興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發掘證實,在所羅門統治時期,曾在一些設防城鎮,如夏瑣、美吉多和基色設立了重要的城市貿易中心。所羅門去逝后,國家分裂成兩個王國:一個是以色列王國,首都設在撒馬利亞;一個是猶太王國,首都設在耶路撒冷。兩個王國并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并由先知告誡人們主持社會正義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遭亞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稱“失掉的十個部落”)。
來歷:猶太人,其祖先為希伯來人,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民族,屬于閃米特人的一支,血緣上與阿拉伯人相近。主要信仰猶太教。猶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居民同化,但他們堅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維持民族的獨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來字母書寫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猶太人,語言被同化,用希伯來字母書寫的叫“拉丁諾文”;在德國、波蘭的猶太人語言為“意第緒語”;流落到中國的猶太人,由于他們的宗教信仰也不吃豬肉,被中國人誤稱為“藍帽回回”“術忽回回”,并逐漸和其他回族混淆,長期以至于完全失去了猶太人的信仰和習俗傳統,信仰了伊斯蘭教。雖然基督教《圣經》的“舊約”部分與猶太教《圣經》的內容幾乎相同,但基督教的“新約”將“舊約”的內容進行了相當大程度的延伸并使得基督教和猶太教之間產生了一定的區別。原因:信仰上的區別在歐洲多年來深刻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下不斷被利用,造成猶太人在歐洲國家長期受到歧視、迫害和殺戮。督教一直以來都是反猶的,按照微軟百科全書(我看得頭都大啦)的描述,猶太人因為堅持其猶太教的教義,拒絕承認耶穌作為救世主,從而從4世紀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來就受到歧視和迫害。圣奧古斯丁認為猶太人應該為此受到懲罰:接受貧窮和羞辱。
以上就是猶太歷史的全部內容,猶太人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的起源和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猶太人屬于閃米特人種,最早起源于阿拉伯半島東部,是幼發拉底河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與中東的阿拉伯人算是近親。后來,他們遷徙到迦南地區,并在那里定居下來。猶太人的祖先是希伯來人,分為十二個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