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初一下冊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數學書 電子版

  • 數學
  • 2023-04-29
目錄
  • 人教版初一下冊數學公式總結
  • 初一下冊數學必考題
  • 初二人教版數學上冊
  •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圖
  • 初一下冊人教版數學月考

  • 人教版初一下冊數學公式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是如下:

    一、正數和負數

    二、有理數

    三、數軸

    四、相反數

    五、絕對值

    六、有理數的加減法

    七、槐棚有理數的加法

    八、有理數的減法

    九、有理數的乘除法

    十、有理數的乘法

    十一、有理數的除法

    十迅兆二、有理數的乘鉛昌則方

    初一下冊數學必考題

    天才就是勤奮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如果這話不完全正確,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學習,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斷練習與記憶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

    一、整式乘除法

    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ac5?bc2=(a?b)?(c5?c2)=abc5+2=abc7注:運算順序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減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與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m(a+b+c)=ma+mb+mc注:不重不漏,按照順序,注意常數項、負號.本質是乘法分配律。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乘(a+b)(m+n)=am+an+bm+bn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等于這兩個數的平方差.(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兩數和纖緩[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或減]它們積的2倍.(a±b)2=a2±2ab+b2

    因式分解: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積的形式,也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關鍵:找出公因式

    公因式三部分:①系數(數字)一各項系數公約數;②字母--各項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數--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數;步驟: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確定另一因式.需注意,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個因式的項數與原多項式的項數一致,這一點可用來檢驗是否漏項.

    注意:①提取公因毀埋模式后各因式應該是最簡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項式的第一項的系數是負的,一般要提出“-”號,使括號內的第一項的系數是正的.

    2、公式法.①a2-b2=(a+b)(a-b)兩個數的平方差,等于這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a、b可以是數也可是式子②a2±2ab+b2=(a±b)2完全平方兩個數平方和加上或減去這兩個數的積的2倍,等于這兩個數的和[或差]的平方.

    ③x3-y3=(x-y)(x2+xy+y2)立方差公式

    3、十字相乘(x+p)(x+q)=x2+(p+q)x+pq

    因式分解三要素:(1)分解對象是多項式,分解結果必須是積的形式,且積的因式必須是整式(2)因式分解必須是恒等變形;(3)因式分解必須分解到每個因式都不能分解為止.

    弄清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內在的關系:互逆變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為積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積化為和差

    添括號法則:如括號前面是正號,括到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號,如括號前是負號各項都得改符號。用去括號法則驗證

    初一下冊數學《三角形》知識點

    一、目標與要求

    1.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義,認識三角形的邊、內角、頂點,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中,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系。

    3.懂得判斷三條線段可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法,并能運用它解決有關的問題。

    4.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線的性質推出這一定理。

    5.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重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對三角形有關概念的了解,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條形。

    三、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推理的過程;

    在具體的圖形中不重復,且不遺漏地識別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邊不等關系判定三條線段可否組成三角形。

    四、知識框架液森

    五、知識點、概念總結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意義和做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1)頂點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的延長線;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與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13.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14.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5.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6.多邊形的分類:分為凸多邊形及凹多邊形,凸多邊形又可稱為平面多邊形,凹多邊形又稱空間多邊形。多邊形還可以分為正多邊形和非正多邊形。正多邊形各邊相等且各內角相等。

    17.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8.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初一下冊數學復習知識點

    概念知識

    1、單項式:數字與字母的積,叫做單項式。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4、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5、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6、余角:兩個角的和為9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余角。

    7、補角:兩個角的和為18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

    8、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其中一個角的兩邊是另一個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兩個角就是對頂角。

    9、同位角:在“三線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內錯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位置錯開的角,就是內錯角。

    11、同旁內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在第三條直線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內角。

    12、有效數字: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開始,到精確的那位止,所有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13、概率: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16、三角形的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17、三角形的高線:從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圖形: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19、變量:變化的數量,就叫變量。

    20、自變量:在變化的量中主動發生變化的,變叫自變量。

    21、因變量:隨著自變量變化而被動發生變化的量,叫因變量。

    22、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 叫做軸對稱圖形。

    23、對稱軸:軸對稱圖形中對折的直線叫做對稱軸。

    24、垂直平分線:線段是軸對稱圖形,它的一條對稱軸垂直于這條線段并且平分它,這樣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簡稱中垂線)

    新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初一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備戰中考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一下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人教版數學上冊

    關于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課本中的知識點有哪些呢?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這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學期的知識點,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對頂角相等。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本知識點可會出現的填空題中來考)。

    5.2 平行線 (重點知識必考)

    1、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2、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3、直線平行的條件:

    4、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叢沖等,那么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5、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么兩直線毀肢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 平行線的性質 (重點知識必考)

    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本考點可能會出現在填空題中命題的改寫和選擇題中判斷命題的真假性)。

    本章知識考點分析:

    1、平行線的性質及判定必考內容

    2、命題的真假性、將命題改寫

    3、證明題(完型填空、自主證明)

    4、選擇題、填空題中相關知識的考點(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垂線段最短、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于已知直線)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六章 實數

    6.1 平方根

    若一個數的平方等a,那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即若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其中a為非負數,即a≥0.表示方式為x2=a?x=?a,其中x?a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本知識考點重點出現在填空題、選擇題與計算題中相關的應用)。

    6.2立方根

    若一個數的立方等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即若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表示方式:x3=a?x?a立方根只有一個),(本知識考點重點出現在填空題、選擇題與計算題中相關的應用)。

    6.3 實數

    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考點分析:

    1、有理數與無理數在填空和選擇題可能會出現

    2、一個數的平方根和一個代數式的平方根的區別(細心點呀)

    3、一個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且這兩個平方根互為相反數(即它們的和等于0)

    4、唯一性: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數只有0;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數有1、-1和0共三個;算術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數有1和0兩個。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7.1 平面直角坐標系

    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和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本章知識考點可能會出現在:

    1、判斷某個點在第幾象限或某個點在第幾象限再求相應未知數的值;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某個圖形作一次或兩次平移后求出平前或平移后各對應點的坐標。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1、方程中含有滲余殲未知數(如:x和y),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或未知項的次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本知識考點會出現在填空題和選擇題中,注意次數為1和系數不為0)。

    2、把兩個含有相同未知數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3、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可能會出現在選擇題中驗根問題)。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可能會出現在選擇題中驗根問題)。

    8.2 消元

    5、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一(最終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反代解決二元三元、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本章知識考點

    a、計算題

    b、選擇、填空

    c、應用題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1、用小于號或大于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4、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6、把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7、本章知識考點

    a、選擇題

    b、計算題)

    c、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題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第十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一、知識要點

    1、全面調查:對全體對象的調查叫做全面調查(優點:調查結果比較精確; 缺點:費時、費力)。

    2、抽樣調查:只抽取一部分對象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數據推斷全體對象的情況,這種調查方法叫做抽樣調查(優點: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時只能用抽樣的方式去調查;缺點:調查結果與總體的結果可能有一些誤差)

    3、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

    4、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5、樣本:被抽取的那些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6、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7、簡單隨機抽樣調查:抽取樣本的過程中,總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有相等的機會被抽到,像這樣的抽樣方法是一種簡單的隨機抽樣。

    二、統計圖的分類:

    1.條形統計圖——適用于顯示不同對象之間的數量特征,根據長方形(條形)的高度能直觀地看出被統計對象的量的大小、多少等。

    2.折線統計圖——適用于顯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數量變化特征,根據折線的變化能直觀地看出事物的變化(如上升或下降、增長快慢等)趨勢。

    3.扇形統計圖——用圓代表整體,能直觀地顯示各部分(不同的統計對象)所占的百分比,適用于顯示不同對象之間數量上的比例關系。

    注意:求圓心角度數=所占百分比×3600

    4.頻數分布直方圖——對收集得到的數據,可通過“劃計”的方法整理成頻數分布表,畫出頻數分布直方圖.它①能夠顯示數據的分布情況,②易于顯示各組之間的頻數差別.制作頻數分布直方圖的步驟為 :①找出所有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們的

    極差極差或組距?差(極差=最大值-最小值).②決定組距和組數(組數=).③列出頻組距組數數分布表.④畫頻數分布直方圖。

    5.本章知識考點分析:

    1、總體、樣本、個體與樣本容量會在選擇題出現

    2、四類統計圖的考點中重點注意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和直方圖的補全及頻數的補全等。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圖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都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書山有路勤為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含此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意義和做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談山迅形外角的性質

    (1)頂點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的延長線;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與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13.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14.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5.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初一數學知識點整理

    1.有序數對:用含有兩個數的詞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各個數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其中a表示橫軸,b表示縱軸。

    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為直角坐標系。通常,兩條數軸分別置于水平位置與垂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X軸或Y軸統稱為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3.橫軸、縱軸、原點: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4.坐標:對于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5.象限:兩條坐標軸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內。

    6.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于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于橫軸。

    (4)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點到y軸的距離為|x|;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點

    (1)關于x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橫同縱反)

    (2)關于y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橫反縱同)

    (3)關于原點成中心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與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橫縱皆反)

    8.各象限內和坐標軸上的點和坐標的規律

    第一象限:(+,+)正正

    第二象限:(-,+)負正

    第三象限:(-,-)負負

    第四象限:(+,-)正負

    x軸正方向:(+,0)

    x軸負方向:(-,0)

    y軸正唯州方向:(0,+)

    y軸負方向:(0,-)

    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0,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0.

    原點:(0,0)

    注:以數對形式(x,y)表示的坐標系中的點(如2,-4),"2"是x軸坐標,"-4"是y軸坐標。

    數學知識點七年級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么: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初一數學下冊課本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一數學課本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備戰中考

    ★初一下學期數學所有知識點

    ★初中七年級數學課文知識點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一下冊人教版數學月考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后,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七年級數學下空信冊知識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運用(六條)及逆運用(數的計算)。

    (1)an·am(2)(am)n=(3)(ab)n=4)am÷an(5)a0(a≠0)(6)a-p==

    2、單項式與單項式、多項式相乘的法則。

    3、整式的乘法公式(兩條)。

    平方差公式:(a+b)(a-b)=

    完全平方公式:(a+b)2(a-b)2

    常用公式:(x+m)(x+n)=

    4、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轉換單項式除以單項式)。

    5、互為余角和互為補角和

    6、兩直線平行的條件:(角的關系線的平行)

    ①相等,兩直線平行;

    ②相等,兩直線平行;

    ③互補,兩直線平行.

    7、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線的平行

    8、能判別變量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會列列關系式(因變量=自變量與常量的關系)

    9、變量中的圖象法,注意:(1)橫、縱坐標的對象。(2)起點、終點不同表示什么意義(3)圖象交點表示什么意義(4)會求平均值。

    10、斗掘輪三角形

    (1)三邊關系:角的關系)

    (2)內角關系:

    (3)三角形的三條重要線段:

    (4)三角形全等的判別方法:(注意:公共邊、邊的公共部分對頂角、公共角、角的公共部分)

    (5)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6)等腰三角形:(a)知邊求邊、周長方法(b)知角求角方法(c)三線合一:

    (7)等邊三角形:

    11、會判軸對稱圖形,會根據畫對稱圖形,(或在方格中畫)

    12、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有:

    13、(1)等腰三角形:對稱軸,性質

    (2)線段:對稱軸,性質

    (3)角:對稱軸,性質

    14、尺規作圖:(1)作一線段等已知線段(2)作角已知角(3)作線段垂直平分線

    (4)作角的平分線(5)作三角形

    15、事件的分類:,會求各種事件的概率

    (1)摸球:P(摸某種球)=

    (2)摸牌:P(摸某種牌)=

    (3)轉盤:P(指向某個區域)=

    (4)拋骰子:P(拋出某個點數)=

    (5)方格(面積):P(停留某個區域)=

    16、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確定事件

    17、方法歸納:(1)求邊相等可以利用

    (2)求角相等可以利用。

    (3)計算簡便可以利用。

    18、注意復習:合并同類項的法則,科學記數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絕對值。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1.不等式的解集: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像這樣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般地,關于同一未知數的幾個一散歲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4.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5.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點、線、面、體知識點

    1.幾何圖形的組成

    點: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它是幾何圖形中最基本的圖形。

    線: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線,分為直線和曲線。

    面:包圍著體的是面,分為平面和曲面。

    體:幾何體也簡稱體。

    2.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點、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表示

    在幾何里,我們常用字母表示圖形。

    一個點可以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

    一條直線可以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

    一條射線可以用端點和射線上另一點來表示。

    一條線段可用它的端點的兩個大寫字母來表示。

    注意:

    (1)表示點、直線、射線、線段時,都要在字母前面注明點、直線、射線、線段。

    (2)直線和射線無長度,線段有長度。

    (3)直線無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4)點和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線面兩種:

    ①點在直線上,或者說直線經過這個點。

    ②點在直線外,或者說直線不經過這個點。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相交線與平行線知識要點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2、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如果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兩條直線沒有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平行。

    3、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

    鄰補角。鄰補角的性質:鄰補角互補。如圖1所示,與互為鄰補角,

    與互為鄰補角。+=180°;+=180°;+=180°;+=180°。

    4、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如圖1所示,與互為對頂角。=;=。

    5、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個是直角或90°時,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如圖2所示,當=90°時,⊥。

    垂線的性質: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性質3:如圖2所示,當a⊥b時,====90°。

    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

    6、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基本特征:

    ①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同一側,這樣

    的兩個角叫同位角。圖3中,共有對同位角:與是同位角;

    與是同位角;與是同位角;與是同位角。

    ②在兩條直線(被截線)之間,并且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內錯角。圖3中,共有對內錯角:與是內錯角;與是內錯角。

    ③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之間,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同旁內角。圖3中,共有對同旁內角:與是同旁內角;與是同旁內角。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如圖4所示,如果a∥b,則+=180°;+=180°。

    性質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a∥b,a∥c,則∥。

    8、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或=或=或=,則a∥b。

    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或=,則a∥b。

    判定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180°;

    +=180°,則a∥b。

    判定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a∥b,a∥c,則∥。

    9、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有真命題和假命題之分。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不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假命題。真命題的正確性是經過推理證實的,這樣的真命題叫定理,它可以作為繼續推理的依據。

    10、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平移后,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平移后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后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點。

    平移性質:平移前后兩個圖形中①對應點的連線平行且相等;②對應線段相等;③對應角相等。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相關文章:

    ★新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目錄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2)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及練習題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