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故事五年級?例文一:笨狼今天第一次去學校上課,到了學校,他看見同一個小區里的伙伴,聰明兔、淘氣猴、豬小胖,他們也來這里上學!笨狼很有禮貌的.跟三個小伙伴問好,三個小伙伴也向笨狼問好,笨狼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了一會兒,那么,數學小故事五年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數學知識趣味小故事課件
數學知識趣味小故事課件1.數學家的故事PPT
數學趣味小故事: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 +97+98+99+100 = ?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你可以把乘法口訣表寫上去,在寫一些關于數學家的故事等,,還可以出些題目,或者趣味數學,也可以把數學家的資料寫上去。
從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臨終時,三個兒子圍在床前。
他對兒子們說:
“我有十七匹馬,留給你們,三個人分。分馬的時候,老大呢,出力最多,
得總數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總數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總數的九分之一。
”
勉強說完這幾句,
老人就去世了。
三兄弟執行遺囑時,
一致認為這些馬是父親生前心愛之物,
決不能將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幾塊瓜分。
但是遺囑又要完全照辦,
如何是好呢?正巧,
這時他
們的老娘舅騎馬趕來了,聽完事由,眉毛一揚,說:
“我來分。
”
猜猜看,老娘舅怎樣分馬?
因為希望每人得到的馬都是整數匹,
所以根據遺囑,
在分馬的時候,
馬的匹數應該是三個分
母的公倍數。分母
2
、
3
、
9
的最小公倍數是
18
,因而在分馬時的馬匹總數最好能成為
18
的
倍數。老人留給兒子們的馬是
17
匹,老娘舅把自己帶來的一匹馬臨時借出來湊數,共有
18
匹馬參加分配。準備就緒,老娘舅開始宣讀和執行遺囑:
“??分馬的時候,老大呢,出力多,
得總數的二分之一??”宣讀到這里,老娘舅數出
9
匹馬,讓老大領過去:老二嘛,得總數的
三分之一??”讀到這里,老娘舅數出
6
匹馬,讓老二領過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總數
的九分之一。
”讀完最后這一句,老娘舅數出
2
匹馬,讓老三領過去:三位晚輩分到手的馬
總和恰好是父親留下的
17
匹:
9
+
6
+
2=17
。
① 數學小故事五年級
1、高斯級數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 1+2+3+4………+96+97+98+99+100=? 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復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2、雞兔同籠你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
1.小華的爸爸1分鐘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鐘內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么?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綁在樹干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辦法抓著骨頭呢?
6.王某從甲地去乙地,1分鐘后,李某從乙地去甲地。當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時,哪一位離甲地較遠一些?
7.時鐘剛敲了13下,你現在應該怎么做?
8.在廣闊的草地上,有一頭牛在吃草。這頭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問,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幾年?
9.媽媽有7塊糖,想平均分給三個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開,媽媽怎么辦好呢?
10.公園的路旁有一排樹,每棵樹之間相隔3米,請問第一棵樹和第六棵樹之間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兩半,每半各是多少?算術法平均分是____,從中間橫著分是____,從中間豎著分是____.
12.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3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3.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只貓,每只貓前面有4只貓,請問房里共有幾只貓?
14.小軍、小紅、小平3個人下棋,總共下了3盤。
1、蒲豐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2、數學魔術家
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臺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工作人員寫出一個201位的大數,讓求這個數的23次方根。運算結果,沙貢塔娜只用了50秒鐘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的答案。而計算機為了得出同樣的答數,必須輸入兩萬條指令,再進行計算,花費的時間比沙貢塔娜要多得多。
這一奇聞,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沙貢塔娜被稱為“數學魔術家”。
3、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
以上就是數學小故事五年級的全部內容,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故事【五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數學故事 蜜蜂不僅是辛勤的勞動者,而且是動物中神奇的“數學天才”。密封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