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詞?仆射——古代官名。念仆射(yè);閼氏——是漢時匈奴 *** 或妾的稱號。源于胭脂花,即紅花。念閼氏(yānzhī);大宛——是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念大宛(yuān);吐谷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那么,歷史名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仲友——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書法家和政治家。年中有
仆射——古官名。讀仆射;
閼氏——是漢代匈奴人的妻妾稱號。起源于胭脂花,即紅花。
讀閼氏;
大宛——是古代西域的名稱,位于今天中亞的費爾干納谷地。讀大元;
吐蕃——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開國名稱。念古渾;
金淑——洪雁阿云居大骨飾演第四子,著名的晉朝名將和開國功臣。
讀金兀術;
大岳氏族在公元前2世紀以前生活在中國西北地區,后遷徙至中亞。念大石悅;
韃靼是古代中國北方具有多重含義的民族統稱,主要指蒙古人。
讀韃靼語;
高句麗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存在于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國家政權。讀高句麗;
回鶻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甘肅、蒙古和中亞部分地區。背慧和;
赤城——現臺灣省臺南市。年前城;
高爾丹——是17世紀額魯特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
念嘎爾旦;
雷祖——,中國古代人物。作為西陵世家的女兒,軒轅黃帝的袁菲。她發明了養蠶。一念祖先;
雷磊是古代漢族的翻土農具。背誦;
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始于夏朝,將被害者的鼻子割掉。讀句子;
單源聯盟是北宋與遼經過40多年的戰爭締結的盟約。
吟誦深淵聯盟;
圩田——是一種建造、提升、保水和保護農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年味田;
龜茲——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例如:
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講述他們登上部落首領位置后,選賢與能,把賢能者舉薦為繼承人,并在生前就讓輔佐處理政務,死后便正式登上首領的位置;禹貢:尚書中的一篇,作者不詳,一般認為是戰國時的著作,禹貢將全國分為九州,說成是禹治水后的政區制度,九州中的名山大川也說成是禹所導治的,禹貢是我國第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地理著作;成康之治:西周自武王滅商、周公東征后,建立一套禮樂典章制度,鞏固了統治,成王、康王兩世四十余年,政局穩定,社會安寧,相傳刑錯四十余年而不用,為西周最繁榮昌盛之時期,后世史家稱成康之治。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大全有甲骨卜辭、金文、《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史記》、《戰國策》、府戶、永業田、士族等等。
一、甲骨卜辭
甲骨卜辭是指中國商周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記錄占卜的文字。19世紀末年以來,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先后出土了十余萬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絕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約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王室的遺物。
在中國已發現的可以辨識的古代文字資料里,殷墟甲骨卜辭是年代最早的一批,從這批資料來看,當時漢字已經成熟,書面語言的應用也已達到一定水平。
二、《史記》
《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包含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記述了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三千多年間的諸多方面的歷史,其內容豐富,堪稱為一部體大思精的百科全書。
三、士族
士族亦稱世族、勢族、甲族、高門、冠族、舊門、著姓、右姓等,與庶族相對。南北朝、隋唐時身份性地主。東漢時逐漸形成。三國魏時,實行“九品官人法”,促成“公門有公,卿門有卿”,士族在政治上有特權,壟斷仕途,并合法蔭客,分割國家納稅戶。
1、拉齊普特人時期(7世紀中葉-12世紀末)
戒日王死后,帝國陷入分裂.8世紀時,拉齊普特人統治的各小國割據稱雄,拉齊普特人是土著王公貴族后裔,軍事種姓(另一說是外族人,北大學者馬克堯認為,拉齊普特人最初是一支名叫古吉羅人的游牧部落,后與當地貴族融合,因而該民族的源流是多種多樣的),由于他們勇武好戰,彼此削弱,失去了對外防御能力.8-10世紀,印度有三個大國互相爭霸.
2、柴明達爾制度
印度的一種土地制度。即政府通過中間人柴明達爾向農民征收田賦的制度。莫臥兒王朝、英國殖民者曾在孟加拉、貝拿勒斯等地區實行過這種制度。20世紀50年代末,被印度政府廢除。3、朱羅王國:大約從公元1世紀起,朱羅的一些酋長分別統治了泰米爾人的各個地區。卡里卡拉(主要活動在2世紀晚期)是朱羅王國早期最著名的國王,在文尼戰役中,打敗潘地亞、哲羅和11個酋長國的聯軍,在泰米爾建立霸權。以后衰落,7~8世紀朱羅淪為帕拉瓦和遮婁其王國的附屬國。9~12世紀朱羅再度興起,成為印度次大陸最重要的王國。毗查耶拉耶統治時(850~871),朱羅戰勝遮婁其,以坦焦爾為首都。巴蘭答伽一世(950~955)時吞并潘地亞,侵入錫蘭。羅阇羅阇一世(985~1014在位)和拉金德拉一世(1012~1044在位)時,朱羅王國鼎盛,以強大海軍為基礎,征服哲羅及錫蘭北部,并揮師北上戰勝孟加拉的帕拉王朝,占領恒河下游,在恒河三角洲建立新都恒伽孔達-朱羅普蘭。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到春秋中葉詩歌305篇。包括國風、小雅、大雅、頌。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風”是指各地不同的音樂。“雅”是雅正之聲,指周王朝京畿地區的音樂,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緣于音樂的不同。“頌”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
2、賦比興:賦:《詩經》在藝術上對后代文學影響最大就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者,敷陳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帶比喻性質的一種手法。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引用其它自然現象引起所要詠嘆的情感,有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3、四家詩:漢代傳授齊、魯、韓、毛四家詩說的合稱。《魯詩》為魯人申培所傳,《韓詩》為燕人韓嬰所傳,《齊詩》為齊人轅固生所傳。三家詩為今文詩學,并立于學官,魏晉以后先后失傳。《毛詩》為毛亨、毛萇所傳,雖比三家詩晚出,但學有淵源,又經學大師鄭玄作箋,流傳至今。
4、笙詩:又稱“六笙詩”,指《詩經·小雅》中《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篇,有聲無辭。
以上就是歷史名詞的全部內容,仲友——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書法家和政治家。年中有仆射——古官名。讀仆射;閼氏——是漢代匈奴人的妻妾稱號。起源于胭脂花,即紅花。讀閼氏;大宛——是古代西域的名稱,位于今天中亞的費爾干納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