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那么,西師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案是每個老師都要提前做好的工作,這是為了能夠教好學生。下面是的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感受有余數的平均分,并能根據圖正確列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1、每人分2枝鉛筆
同學們,我們先一起來做一個分鉛筆的游戲。
老師給每個小組發了10枝鉛筆,請每組的1號同學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給幾個人?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分的結果?
分完了沒有?
其他組和他們分得一樣嗎?
我們把這一次分鉛筆的結果填在這樣的一耐滑張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幾枝 分給幾人 還剩幾枝
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填2),分給了幾人?(填5)。
還剩幾枝?沒有剩余,我們就畫上一短橫。(劃橫線)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鉛筆
10枝鉛筆,每人分2枝,5個人正好分完。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填3),會怎么樣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們一起試著來分一分。
我們作為數學教師,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加強計算教學。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經典教案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對大家顫稿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下冊經典教案1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成做事嚴謹、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長度單位,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用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
教學
課件、數學課文、鉛筆等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比一比這兩本書,哪本長,哪本短呢?兩本書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這幾課就學習這個問題。
2.探究新知
學習第2頁例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鉛筆、鉛筆盒、課本做為工作測量。
表內除法是讓學生知道怎么運用除法算數。下面是的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表內除法(一)》教案”,供大家參考!山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二年級下冊數學《表內除法(一)》教案【一】
教材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景,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學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擺一擺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動與除法的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1、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總數分成同樣多的份數或每份同樣多。在總數中分走同樣多的幾部份,也就是幾個減數相同,這樣用除法計算比較簡便。
2、在實際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義。通過擺學具我們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也用除法計算。
3、通過看一幅圖,列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的練習,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圖形的運動該單元幫助學生到了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下面是的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圖形的運動(一)》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二年級下冊數學《圖形的運動(一)》教案【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毀鉛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過程與方法: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案可瞎悄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知識,作為二年級的老師,為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好教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數百以上、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2、正確地用萬以內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自主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數“翻坎數”,萬以內數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兩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讓學生猜一猜兩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2)學生匯報自己的猜想,并為什么。
二、主動探究,建立模型
1、數一百零幾。
(1)99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強調“一百”與“一”之間一定要加1個“零”。
(2)101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看著上圖一起數一數,明確一百零幾中間有1個“零”。
以上就是西師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的全部內容,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P59~60例1、做一做及練習十四第1、2題。 【教材分析】 這個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