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下設歷史學系、旅游學系、文博系、世界歷史和文化產業管理等五個系科,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研究所、猶太研究所、那么,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展龍
展龍,男,漢族,1976年11月生,甘肅靖遠人,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史、歷史文獻學研究。在《中國史研究》《史學史研究》《史學月刊》《史學集刊》《清華大學學報》《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2008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5年任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2016年始任河南大學社科處副處長,2019年任河南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明史學會理事、河南省歷史學會副秘書長、開封市歷史學會秘書長等。出版專著4部,參撰著作3部,先后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等10多項。
中文名:展龍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甘肅靖遠
出生日期:1976年11月
職業:教師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代表作品:《明史辭典》、《明清史料考論》等
性別:男
主要研究方向
明清史、歷史文獻學
科研成果
著作
1.《元明之際士大夫政治生態研究》(獨著,60萬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張居正改革時期民族政策研究》(獨著,25萬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
3.《明清史料考論》(獨著,42萬),科學出版社2016年
4.《憲章錄》校注(第一,73萬字)裂團滲,鳳凰出版社2014年
5.《盛世下的潛藏危機:張居正改革研究》(合著),南肆脊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6.《中國史學史》(合著),大象出版社2012年
7.《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官德》(合著),民主或行與建設出版社2004年
論文
1.《焦_<獻征錄>編纂義例探微》,《史學史研究》2016年第2期(B類)
2.《乞留:明代輿論的清官期盼與官員調留》,《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1期(B類),《新華文摘》2015/14論點匯編
3.《焦_<獻征錄>的史料價值》,《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1期(B類)
4.《萬斯同<明史>序、論的史學價值》,《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2期(B類)
5.《“四庫”館臣論明代筆記史料》,《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第6期(B類)
6.《中國傳統社會轉型的深層詮釋》,《中國出版》2009年第12期(B類)
7.《傳統士人群體心態的深層次解讀》,《中國出版》2007年第1期(B類)
8.《教育者與社會人:明代塾師群體的真實描述》,《中國出版》2011年第8期(B類)
9.《“四庫總目學”的大膽提出與深層詮釋》,《中國出版》2009年第1期(B類)
10.《洪武時期征薦制度考論》,《史學月刊》2009年第4期(C類)
11.《明代官員久任法研究》,《清華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C類),人大復印資料《明清史》2013年第9期全文轉載,《文摘報》2013年7月30日論點短輯
12.《略論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1期(C類)
13.《論張居正改革時期南方民族政策》,《歷史教學問題》2010年第2期(C類)
14.《寓論于考,糾謬鉤沉》,《光明日報》(讀書版)2007年4月7日
15.簡評《明代后期社會轉型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2009年8月29日
16.《元明之際士大夫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0年第1期(C類)
17.《元明之際士大夫的心路歷程與人格嬗變》,《河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C類),《新華文摘》2013年第15期篇目輯覽
18.《元末士大夫組織“義兵”探究》,《河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C類)
19.《縱逸與迂怪:元末士人的狂狷精神及其現實動因》,《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C類),《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4期學術卡片《中國社會科學報》(文摘)2013年7月29日摘錄
20.《試論元末士大夫的民族認同意識》,《內蒙古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C類)
21.《論元末士大夫的忠義觀念與國家意識》,《北方論叢》2012年第1期(C類)
22.《元末士大夫雅集交游述論》,《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C類)
23.《元順帝時期士人政策述論》,《內蒙古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C類),《新華文摘》2010年第4期篇目輯覽
24.《元末士大夫的輿論批評及其蘊涵的時代意義》《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C類)
25.《元末士人的佛道情緣及其文化意蘊》《華夏文化論壇》2013年第4輯(C類)
26.《張居正主政時期水利事業的運營與管理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第2期(C類)
27.《明代廩生考辯》,《社會科學輯刊》2015年第2期(C類)
28.《明代詣闕上訴與國家政治研究》,《求是學刊》2015年第3期(C類),人大復印資料《明清史》2015年第4期
29.《論張居正改革時期的西南民族政策》,《西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C類)
30.《明初江南遺民的政治生態與命運沉浮》,《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C類)
31.《試論張居正改革時期明蒙貢市關系》,《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第5期(C類)
32.《吳晗治史精神論略》,《天府新論》2009年第5期(C類)
33.《試論王重民目錄學研究之特點》《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年第3期(C類)
34.《焦_<獻征錄>的編纂及版本流傳》,《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年第3期(C類)
35.《<困學紀聞>版本流傳考述》,《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6年1期(C類)
36.《焦_<獻征錄>征引文獻考》,《圖書館雜志》2007年第3期(C類)
37.《高校歷史專業課程體系模塊式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第5期(C類)
38.《明清文化特點芻議》,《蘭州學刊》2006年12期(C類)
39.《“制度化”史學與“政治化”史學》《蘭州學刊》2010年第5期(C類)
40.《論忽必烈政權“漢化”進程中的士人政策》,《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09年第5期(中文核心)
41.《張居正改革時期構筑北邊防御體系述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中文核心)
42.《張居正改革前周邊民族形勢之透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第03期(中文核心)
43.《精雕細琢實事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14年12月1日
44.《明代寶應地區水利事業研究》,《江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45.《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界對歷史學性質的論辯》,《燕山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46.《張居正改革時期安撫西南少數民族歷史透視》,《民族論壇》2013年第6期
47.《張居正改革時期民族政策得失論》,《民族論壇》2013年第1期
48.《明代靈州鹽業管理與運營機制研究》,《明史研究》2013年
49.《明代回族政治意識與國家認同研究》,《明史研究》2016年
50.《元末亂世中士大夫的歷史命運及其價值抉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51.《明代邸報出版與社會輿情傳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52.《元末士人拯世情懷與經世意識述論》,《石河子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53.《元末士人謀營生計的多途選擇及其時代意蘊》,《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54.《元末士大夫視野中的農民戰爭及其思想意義》,《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55.《論張居正的史學貢獻》,《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3期
56.《薛應_<憲章錄>史料來源考》,《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年第1期
57.《薛應_<憲章錄>史料價值初探》,《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3期
58.《<四庫全書總目>焦_著述提要補正》,《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5年第1期
59.《<明史記>纂修考》,《圖書館界》2011年第6期
60.《論朱元璋教化思想及其實踐》,《教育與考試》2011年第5期
61.《論朱元璋的人才觀及其實踐》,《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62.《朱元璋禮敬孔裔芻議》,《滄桑》2009年第3期
63.《明清以來焦_研究述論》,《歷史典籍和傳統文化研究》,方志出版社2004年
64.《趙紀彬: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哲學史的開拓者》,《河南日報》2012-07-06
65.《試論張居正的歷史思想》,《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66.《張居正史學思想初探》,《第十屆明史國際討論會論文集》,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67.《明洪武專制統治下的士林學風及其嬗變》,《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68.《明洪武時期祭孔儀制考論》,《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69.《明洪武時期文官群體來源及結構考論》,《明長陵營建600周年紀念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年
70.《明清以來天津古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城市史研究》第24輯,天津社科院出版2007
71.《張居正史學活動及其成就初探》,《歷史典籍和正統文化研究》,方志出版社2004年
72.《明代孝道文化的社會普及與極端化趨勢》,載《孝道文化與社會和諧》,大象出版社2011年
73.《“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歷史文化資源及其現代價值》,《百年名校,世紀輝煌》,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74.《明代吏治的歷史透視及啟示》,《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75.《論宋初<春秋>學與儒學復興》,載《盛世儒學與中原文化》,大象出版社2010年
76.《求真務實,論從史出》(合著),《教育與考試》2014年第6期
77.《<明史選舉志考論>評介》,《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007年第3期
78.《明代回族史研究的學術反思:歷史、現狀與趨勢》,《第十五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黃山書社2015年
79.《精雕細琢,事實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
80.《2012年河南省史學研究綜述》,《河南社會科學年鑒》,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81.《高校中國古代史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82.《試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新疆石油教育學院》2005年2期
83.《高校歷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年第2期
84.《高校歷史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的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85.《高校歷史專業特色專業的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代社會輿論與政治秩序研究”
2.主持國家重大出版規劃項目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子項目“《明史》后期人物列傳”修訂
3.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明代社會輿論與政治秩序變遷”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明代回回族群研究”
5.主持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明代回族史》
6.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明代社會輿論與國家政治研究”
7.主持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憲章錄》校注”
8.主持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課題“全日制學科教學專業碩士雙導師制研究”
9.主持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明代社會輿論史”
10.主持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元明之際士大夫政治生態研究”
11.主持河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改項目“歷史學科教學專業碩士雙導師制調查與研究”
12.主持河南大學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項目“新時期高校歷史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13.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張居正改革時期社會危機探研”
14.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人宋史撰述的文獻價值與理論意義”
15.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代水利文獻研究”
16.參加河南省高等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古代史(上)(第二)
獲獎情況
榮譽
1.2015年,入選“河南省青年五四獎章”
2.2015年,入選“河南省優秀教師”
3.2015年,入選“第七屆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
4.2015年,入選“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
5.2012年,入選“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
6.2014年,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7.2014年,入選“河南省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
8.2014年,入選“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9.2014年,入選“河南大學杰出科研人才資助計劃(長江學者)”
10.2014年,獲“河南省優秀博士后”榮譽稱號
11.2013年,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2.2013年,獲“開封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13.2012年,獲“開封市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4.2014年,獲“開封市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5.2015年,獲“開封市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350分。2022年河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考試科目有:政治、外語、歷史學基礎,各院校考研科目各有不同,2022年河南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分數線是350分。河南大慎笑學歷史文化學院,創建于1925年,是河皮消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貫通,燃孝知既重視知識創新、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前身為中州大學歷史系,創建于1925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櫻賣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近代中國研究所、猶太研究所、旅游規劃發展中心等科研機構,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撐學逗御科之一。脊指逗學院設有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旅游管理、世界歷史等四個專業,形成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等層次的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河南大學明倫校區罩行緩仁和學生公寓位于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東環城路 。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創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貫通,既重視知識創新、更強調歷史通識的學術傳統,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
著名專家如范文瀾、嵇文甫、物模蒙文通、郭紹虞、馬非百、朱芳圃、孫海波等等前輩學者曾先后在此執教,曾在這里求學的尹達、石璋如、白壽彝、韓儒林等成為享譽中外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濃厚的學術氛圍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學帶輪人才。
目前學院擁有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同時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以及3個河南省重點資助一級學科。考古學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挖掘團隊資格。旅游管理專業2003年獲得省內第一個旅游管理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2010年獲得旅游管理專業學位(MTA)授予權,并被評為2010-2011年度全國十佳旅游學院。2012年獲批河南省省級重點資助二級學科。
目前,我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院、英國倫敦猶太文化中心、日本皇學館大學等國內外單位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
能。
河南大學最強專業顫漏就是文史專業,學生畢業后到一些學校做老師是最好的,很多上海學校喜歡聘用河南大學歷史專業畢業生。
河南攔雹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創建于1923年,是河南茄衡爛大學設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長期以來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貫通。
以上就是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全部內容,1956年。該學院是河南大學的一個二級學院,前身為河南大學歷史系,成立于1956年。2005年,河南大學歷史系升格為歷史文化學院,成為河南大學的一個獨立學院,專門負責歷史和文化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