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歷史散文集?1、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尚書》。2、《尚書》是一部將上古歷史文件和古代事跡匯編在一起的書,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3、《尚書》也被文學史家稱為是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那么,我國最早的歷史散文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尚書》是我國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繼《尚書》之后以記事為主的一部史書。《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完整的編年史,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歷史典籍之一。《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
包括虞、夏、商、周四代,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大部分是帝王的號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文字。大體上說,平時的叫“誥”,戰時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叫“謨”。
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
《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文學的起源是遠在文字之前的。我國最古老的文學便是始于詩歌;有了文字以后,由于中國文字具單音、獨體等特性,在用字造句的時候,自然會因為聲氣調和的關系,產生了奇、偶的自然音韻。于是講求對偶的便逐漸形成詩賦一派,好奇的則產生為散文一派。然而我國在漢以前所謂的“散文”,并不能算純文學,大多都是一些記事說理的實用文,像伏羲的“教”,神農的“占”,都屬這一類。僅管如此,這些說理記事的散文,隨著時間不斷的累積,除了提供前人的思想見解給后人了解外,文章的寫作手法,實際上也不斷的在往純文學的藝術標準邁進著。先秦散文是我國古典散文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指的是后殷商到戰國末年這一段時期的散文。以目前的文獻資料看來,我國最早的“書面文學”應該起于商朝的甲骨卜辭及銅器銘文,它們包括了韻文和散文的記載,這就是散文的起源。接著在春秋戰國時代,由于社會文化變遷,提供給散文一個很好的孕育、發展環境,使散文邁向中國古典散文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我國最早的一部散文集是《尚書》,這是儒家經典之一。“尚”即上,即以上代以來的書而得名。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的著作匯編。內容主要包括殷商和西周初年的王室廣告、命令、誓詞、王公大臣的講話稿等等,文字古奧,佶屈聱牙,歷來認為是難讀的書。但是其中有不少生動的比喻,例如:“若火之撩于原,不可向邇,”“若網在綱,有條不紊”等等,一直使用到今天。
這部書相傳由孔子選編而成。事實上有些篇如《堯典》、《皋陶漠》、《禹貢》、《洪范》等是后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書》,另外相傳漢武帝時,在孔子住宅壁中發現有《古文尚書》和東晉梅責所獻的偽《古文尚書》。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與偽《古文尚書》的合編。
1、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散文集是《尚書》。
2、《尚書》是一部將上古歷史文件和古代事跡匯編在一起的書,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3、《尚書》也被文學史家稱為是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和《詩經》的文體并列。但其中的散文,絕大部分是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也有對美德的褒揚稱頌等。
以上就是我國最早的歷史散文集的全部內容,我國最早的散文集是《尚書》,又稱《書》、《書經》,是一部多體裁的文獻匯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尚書》是《虞書》、《夏書》、《商書》、《周書》的綜合,戰國時稱為 《書》,漢代改稱《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