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六上第一單元數學知識點

  • 數學
  • 2023-06-08
目錄
  •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 六年級下冊數學書課程講解
  • 六年級下冊網課免費
  •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課
  •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

  •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在小升初數學即將來臨之際,很多小學生都想通過多做數學題來達到提高數學成績的目標,此時應該多做六年級的數學題。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題以供大家閱讀。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21分)

    1. ( ):8= = 0.75=( )%= ( )(填成數)=3:( )

    2. 3千克糖的110 與1千克的( )%相同。

    3. 《數學天地》和《數學故事》冊數的比是4:6,《數學故事》的冊數比《數學天地》的冊數多( )%.

    4. 50比40多( )%,15比( )少40%,( )比2.4少25%.

    5. 某機床廠生產一批零件,其中有196個零件合格,4個零件是廢品。合格率是( ),照這樣計算加工600個零件,有( )個合格。

    6. 小圓半徑是大圓半徑的12 ,則小圓面積是大圓面積的( )%。

    7. 一種服裝原價200元,現在降價10%,再提價10%,則現價是( )。

    8. 原價40元的商品打七五折,相當于降價( )元。

    9.一個圓的半徑增加殲晌10%,則周長增加( )%。

    10.王大爺家今年收獲蘋果9.6噸,比去年多收了1.6噸, 比去年增產( )成。

    11.張阿姨購回一批兒童鞋,加價15%后定價出售,每雙46元,這種兒童鞋的進價是( )。

    12.甜甜2008年8月將4000元存入銀行,定期兩年,年利率是4.68%,到期后實得利息( )元。( 扣20%的利息稅)

    13. 08年春節前夕我國南方遭遇最嚴重雪災,至2月3日廣東車站滯留旅客達30萬,車站共發送旅客列車120列,2月4日增開列車60列。滯留旅客下降到24萬,2月4日比3日多發出旅客列車( )%。滯留旅客4日比3日下降( )%。

    二. 我是小法官巧斷案。(對的打“ √ ”,錯的打“ x”。氏橘鋒)

    1.甲數比乙數多20%,乙數比甲數少20﹪. ( )

    2.72噸比288噸少75﹪. ( )

    3. 利率= 本金×利息×時間 ( )

    4.某國家制造一批飛機,去年的產量超過年計劃的25%,那么就完成年計劃的125﹪. ( )

    5.一種商品按六五折出售,就是比原來降低了65﹪.( )

    三. 對號入座。 ( 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0分)

    1.圓的半徑增加10﹪伍談, 它的面積增加( )﹪.

    A. 10 B. 20 C. 30 D.21

    2.春節期間冬裝打折出售,媽媽花80元錢買了一件棉背心,比打折前便宜了20元,這種棉背心是打( )優惠的。

    A. 二五折 B. 八折 C. 二折 D. 七五折

    3.一桶油100千克,倒出20﹪, 再 增加20﹪. 現在這桶油重( )千克。

    A. 96 B. 80 C. 100

    4.小燕有20本兒童讀物, 比小英少20%,小英有多少本兒童讀物? 正確的列式是 ( )。

    A. 20 ×20﹪ B. 20× ( 1+20﹪) C. 20÷20﹪ D.20÷(1-20﹪)

    5.五一期間甲乙兩個超市對同一種定價相同的飲料舉行了促銷活動,甲超市買5瓶送1瓶,乙超市降價20﹪,李師傅要為運動員買一些這樣的飲料,到( )超市去購買較便宜。

    A. 甲 B. 乙 C. 甲或乙

    6. 甲數的60﹪與乙數的75﹪相等,則甲數( )乙數。

    A. 大于 B. 小于 C.等于

    7. 250千克面粉吃了20%,又吃了余下的20﹪,共吃掉( )千克。

    A. 40﹪ B. 90 C. 160

    8. 利率表示( )的比值。

    A. 本金與利息 B.利息與本金 C. 利息與時間

    9. 甲數是96,比乙數少14 %,求乙數是多少?列式為( )

    A. 96 ×(1+14﹪) 96 ÷(1+14﹪) 96 ÷(1?14﹪)

    10. 一套內衣打八折銷售,就是說現價相當于( )

    A. 原價的80% B. 原價的20% C 原價的120%

    四.計算:

    1.在下表的空格里填上適當的數。( 10分)

    分數 3/8

    小數 0.25 0.4

    百分數 20% 75%

    2.解方程:(16分)

    30% x+30=75 x-20%x=38 x+30﹪x =84.5

    (1-25﹪)x =40.5 15﹪x+30﹪x-5﹪x=

    4﹪+6﹪=29.4 x-32﹪x=3.06 x -5﹪x=5.5

    3.列式計算:(10分)

    (1.) 一個數的 25%是 50, 它的85%是多少?

    (2.)甲數是乙數的 ,乙數比甲數多百分之幾?

    (3.)一個數的60%比它的59 多7,這個數是多少?

    (4.)32的25%與一個數的40%相等,這個數是多少??

    (5.)已知一個數的75%是60,這個數的50%是多少?

    (6.)甲數是240,乙數比甲數多25%,求乙數。

    五.解決問題:

    1.小紅從油桶里倒出40%的油,還剩12kg,如果倒出這桶油的12%,應該是多少千克?

    2.五一班今天到校48人,有一人請病假,還有一人請事假,問出勤率是多少?

    3.某飯店五月份的營業額是250000元,納稅后還剩237500元,那么這個飯店是按怎樣的稅率納稅的?

    4.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共行駛了3小時,第一小時行了60千米,第二小時行了73千米,第三小時行完全程的30%,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5.貝貝家本月計劃開支1800元,其中40%列為生活開支,25%列為文化開支,其余的為其他開支。(1.)本月文化開支,文化開支各多少元?

    (2.)文化開支比生活開支少百分之幾?

    (3.)其他開支比文化開支多百分之幾?

    6.某酒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150萬元,11月份的營業額比十月份增加20%,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兩個月應共交營業稅多少萬元?

    7.規定個人月收入超過3000元的部分應交個人所得稅。張老師某月收入是4600元,他應繳納多少元個人所得稅?( 稅率見下表)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不超過500元的部分 5%

    超過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超過2000元~5000元的部分

    8.某商場將一種商品按進價的50%加價后定價,然后寫上“酬賓”。按定價的80%出售,結果每件商品仍獲利20元。這種商品的進價是多少元?

    9.2008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將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2%下調到2.25% (暫免利息稅)。

    (1.)按調整前的利率計算,20000元存一年,到期后應得利息多少元?

    (2.)同樣是20000元,調整后比調整前少得利息多少元?

    六年級數學學習 方法

    一、抓住課堂

    理科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于突擊復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5分鐘,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同時要說明一點,許多同學容易忽略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而注重題目的解答,其實諸如“化歸”、“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遠遠重要于某道題目的解答。

    二、高質量完成作業

    所謂高質量是指高正確率和高速度。寫作業時,有時同一類型的題重復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的考查速度和準確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諸如它考查的內容,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規律、技巧等。另外對于老師布置的思考題,也要認真完成。如果不會決不能輕易放棄,要發揚“釘子”精神,一有空就靜心思考,靈感總是突然來到你身邊的。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成功會帶來自信,而自信對于學習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敗,這道題也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問

    首先對于老師給出的規律、定理,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問底,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徑。其次,學習任何學科都應抱著懷疑的態度,尤其是理科。對于老師的講解,課本的內容,有疑問應盡管提出,與老師討論。總之,思考、提問是清除學習隱患的最佳途徑。

    四、總結比較,理清思緒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章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一個框架圖或在腦中過一遍,整理出它們的關系。對于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我就有兩本題集。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于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并用紅筆在一側批注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我還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注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時間長了,自己就可總結出一些類型的解題規律,也用紅筆記下這些規律。最終它們會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對你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五、有選擇地做課外練習

    課余時間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在做課外練習時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兩三道題,天長日久,你的思路就會開闊許多。

    學習數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為重要。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相信自己,數學會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奪目!

    這里先列舉一下在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1、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上;

    2、解題始終不能把握其中關鍵的數學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題,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3、解題時,小錯誤太多,始終不能完整的解決問題;

    4、解題效率低,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題目,不適應考試節奏;

    5、未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不能習慣性的歸納所學的知識點;

    六年級數學常見問題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系。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系起來。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于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我們的建議是:更細心一點(觀察特例),更深入一點(了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么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2)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

    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自己做。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學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復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復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弄的一團糟。

    我們的建議是:“總結歸納”是將題目越做越少的最好辦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我們的建議是: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才會有收獲。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發現了不懂的問題,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后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

    我們的建議是:“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5)注重實戰(考試)經驗的培養

    考試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很好,上課老師一提問,什么都會。課下做題也都會。可一到考試,成績就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考試心態不不好,容易緊張;二是,考試時間緊,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心態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調整,但同時也需要經歷大型考試來鍛煉。每次考試,大家都要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適應考試節奏。做題速度慢的問題,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做題中解決。自己平時做作業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

    我們的建議是: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

    看了"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題"的人還看:

    1. 六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2.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手抄報

    3. 六年級上冊數學試卷及答案

    4. 六年級上冊數學試卷答案

    六年級下冊數學書課程講解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3)計算:1/6+2/6+3/6 3/10+3/10+3/10

    計算3/10+3/10+3/10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有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乘法。(板書課題:分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師:每人吃2/9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問:一個人吃了2/9塊,三個人吃了幾個2/9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2/9塊。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好森模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并標出?塊)訂正時教師板書:

    2/9+2/9+2/9=2+2+2/9=6/9=2/3(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蛋糕的2/3圖片)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的分數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

    2/9×3。再啟發學生說出2/9×3表示求3個2/9相加的和。

    (春蠢3)比較2/9×3和12×5兩種算式異同: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不同點:2/9×3是分數乘整數,12×5是整數乘整數。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教學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導入。

    問:2/9×3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2/9的和。學生計算,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2×3/9=6/9=2/3(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友緩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2×3/9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2/9×3兩個數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觀察結果:2×3/9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2/9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分母沒有變。

    (3)概括總結: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2/9×3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幾名學生匯報)使學生得出2/9×3是用分數2/9的分子2與整數3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根據

    2/9×3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后約得的數要與原數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2/9×3按簡便方法計算。

    3.反饋練習:

    1)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2)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3)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思路。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乘整數的知識,相乘時,用分子乘整數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結果相同。

    板書

    分數乘整數

    2/9×3=2×3/9=6/9=2/3

    分數乘整數,用分子乘整數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分數乘分數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其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塊1/2 公頃的地。種土豆的面積占這塊地的1/5 ,種玉米的面積占3/5

    根據題目所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種玉米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1)理解題意:這塊地共有1/2 公頃,種土豆的面積占這塊地的1/5 ,應把這塊地的面積看

    作單位“1”。求種土豆的面積就是求1/2 公頃的1/5 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1/2 ×1/5

    2、揭示課題:請你觀察1/2 ×1/5 這個算式,它有什么特點?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操作探究算理。

    1、提問:1/2 ×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這張紙代表面積是1公頃菜地。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說明1/2 ×1/5 =1/10。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4、小組匯報研究成果。

    先把整張紙對折,紙就被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這張紙的1/2 ,再把這1/2 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這1份就占整張紙的1/10 。說明1/2 ×1/5 =1/10 。

    5、結合演示進行歸納。

    用演示涂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1份是這張紙的1/2 ,又把這1/2 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這張紙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 ×1/5 =1×1/5×2=1/10(板書算式)

    (二)、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1、理解題意:與解決問題

    (1)的方法相同,種玉米的面積占這塊地(1/2 公頃)的3/5 ,也是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1”。求種玉米的面積就是求1/2 公頃的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2、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2 的3/5 。怎樣計算?

    3、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

    預設:與剛才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2×3/5=1×3/2 ×5=3/10

    (板書算式)

    4、提問: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5、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教材第4頁“做一做”的第1、2題。

    2、4/9的1/3是( ),3/4的1/5是( )。

    3、一塊地是4/5公頃,這塊地的1/7是( )公頃。

    4、一堆水泥重15/16噸,用去3/7,用去( )噸,還乘下總數的( )。

    5、1千克面條3/2元,王大媽買了7/10千克面條,共花了( )元。

    6、一個長方形的寬是5/18米,長是寬的4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分數乘分數

    1/2×1/5=1×1/2×5=1/10

    1/2×3/5=1×3/2×5=3/10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提高計算能力。

    2、進一步把握分數乘法的意義。

    3、養成學生良好的審題,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把握分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口算

    1/4×1/3 1/5×1/2 2/3×3/4 2/5×1/2

    14×3/7 15×4/5 5/8×2/5 7/15×5

    2、4/11×5表示( )。

    10×3/5表示( )。

    二、鞏固練習。

    1、計算

    7/33×3/14 5/7×4 27×5/9

    5/8×4/15 7/12×3/7 14×6/7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匯報時先要求學生說清算式意義,再說計算過程。

    2、列式計算

    9/10噸的2/3是多少噸?

    5/8米的1/2是多少米?

    9千克的一半是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說解題思路后,集體匯報,強調理解“一半”。

    3、1千克牛奶含乳糖1/21千克,蛋白質的含量是乳糖的7/10,1千克牛奶含蛋白質多少千克?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練習題。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希望同學們可以更熟練掌握計算。

    板書

    練習課

    求“一半” 乘1/2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分數乘法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能正確熟練進行分數乘法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法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分數的約分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3/5×30 12×2/3 2/5×1/3 7/8×3/4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 ⑴分數乘整數的約分方法。 ⑵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數乘法的相關知識。

    二、探索新知

    ⒈、出示例題。

    無脊椎動物中游泳最快的是烏賊,它的速度是9/10千米/分。

    ⒉、解決問題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烏賊的4/45。李叔叔每分鐘游多少千米?

    ⑴閱讀理解。

    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得出:

    ①烏賊的速度是9/10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9/10千米/分的4/45。

    ⑵列式解答。

    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交流解答過程。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9/10×4/45=9×4/10×45=36/450=2/25

    ⑶啟迪思考。

    在分數乘整數時,我們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可以使計算簡便。在這里,我們是否也可以進行先約分呢?該怎樣進行約分呢?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⑷交流討論。

    通過交流得出:分數乘分數,為了計算簡便,可以先約分再乘。約分時,分子的兩個因數和分母的兩個因數進行約分。

    ⒊、解決問題二:烏賊30分鐘可以游多少千米?

    ⑴學生獨立解答,約分:

    ⑵教師指導,分數乘法也可以直接約分。

    ⒋、試一試。

    9/10×4/45還可以怎樣進行約分呢? 板書:(計算過程)

    強調:分數和分數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約分。

    ⒌、小結。

    三、鞏固練習。

    ⒈、教材第5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匯報時重點交流約分的方法。

    ⒉、教材第5頁“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組織交流。

    ⒊、教材第5頁“做一做”第3題。

    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訂正。

    ⒋、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6題。 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訂正。

    四、課堂小結。

    分數和分數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約分。

    板書

    分數乘分數

    9/10×4/45=9×4/10×45=2/25(千米)

    9/10×30=9×30/10=27(千米)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2、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 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復習舊知。

    ⑴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⑵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⒉、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做一些和分數乘法有關的練習吧!(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7題。

    這道題是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交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是否可以進行約分,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乘。)

    ⒉、出示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8題到第13題。

    這六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分數乘法問題,題目中設計到很多課外知識,這些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一位數乘分數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

    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閱讀并理解題意,然后再獨立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匯報。

    三、全課總結。

    計算時,要掌握好計算方法,準確計算。

    板書

    分數乘法練習課

    40×11/20=22(種)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2頁~3頁的例題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位置,并會用數對表示位置。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54名同學,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六、教后記:

    通過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積極引導與點撥,加深了學生對數對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3頁例2,練習一第3、4、6、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在方格紙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用具:動物園示意圖的方格紙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先用數對表示班級某一位同學的位置,再數對的第1個數字表示什么?第2個數字表示什么?

    2、 揭題,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再出示學習目標:

    (1)方格紙上什么線表示列,什么線表示行。

    (2)利用方格紙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

    1、認識方格紙的列與行。

    豎線是列,橫線是行。

    2、 自主學習,小組內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3頁例2,并完成問題1和問題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2)指名學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問題1:熊貓館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館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館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問題2:讓板演的學生是怎樣標出各個場館的位置。如:飛禽館(1,1)在第1列第1行交點上……

    三、拓展知識外延。

    1、完成練習一第3、4題。

    2、完成練習一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數對的哪個數字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數對的哪個數字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組內互相交流、探討。)

    (4) 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5)匯報:圖形不變,右移時,列變了,數對的第一個數字改變了,上移時,行變了,數對的第二個數字改變了。

    (6)學生質疑問難,激發知識沖突。

    a、針對同學的匯報,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b、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四、歸納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練習一第5、7題。

    六、教后記:

    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xxx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說一說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墻,第一步先涂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墻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時粉刷這面墻的面積,即的,由此得出×這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4)提出問題: 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2、相關練習:練習二第5題。

    3、小結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意義: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學例4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

    (2)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計算的方法,明確分數乘分數也可以先約分再乘。通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進一步明確約分的書寫格式: ()

    (3)學生獨立解答“5分鐘飛行多少千米?”,講評中介紹分數乘整數的另一種格式。

    5、鞏固練習: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學生要先觀察能否約分,再著手計算)。

    三、練習

    1、練習三第6題

    (1)求2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2個是多少?算式:×2

    (2)求枝或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練習三第9題。(學生討論交流,錯在哪里,結合學生易犯的錯誤講解)

    四、作業

    練習二第3、7、8、10題。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件 篇8

    一、復習。

    1.分數除法法則是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2.一個數的5倍是32,這個數是多少?

    (要求學生列出簡易方程,說出根據什么這樣列)

    二、新授。

    1.出示題目:電腦呈現課文例題拼圖

    師:從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回答,出示)

    生: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3;

    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

    小明體內有28G的水分;

    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體重的7/15。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第一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師:用哪些信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經過尋找,篩選出有用的信息,整理成一道應用題。

    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小明體內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①數量關系

    a.4/5表示什么?

    B.畫線段圖

    六年級下冊網課免費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分數乘法思維導圖:

    分數乘法的運算方法:分數的分子與分子相乘,分母與分母相乘鋒坦,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就要想一個數的分子和另一個分母能不能約分。分數與整數相乘就是把多個同樣的數疊加,如?X2,就是指2個?相加,?X10是指10個?相加。

    若是整數乘分數的話:整數就等于分子,所以約分要整數和分母約分。

    意義

    3×5表示5個3相加

    5x3表示3個5相加

    乘法原理:如果因變量f與自變量x1,x2,x3,….xn之間存在直接正比關系并且每個自做基慎變量存在質的不同,缺少任何一個自變量因變量f就失去其意義,則為乘法。

    在概率論中,一個事件,出現結果需要分n個步驟,第1個步驟包括M1個不同的結果,第2個步驟包括M2個不同的結果,……,第n個步驟純敬包括Mn個不同的結果。那么這個事件可能出現N=M1×M2×M3×……×Mn個不同的結果。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課

    1、圓的周長公式c=πd

    2、圓的攔銀

    s=πrr

    3、半徑的定義: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4、直徑的定義:通過圓心,兩端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5、圓心決定圓的位置信伍,半徑(直徑)決定滑衡或圓的大小.

    6、半

    公式:c=πr+2r

    7、半

    :s=πrr/2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數學

    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一次次的檢測題,是一次次的進步,也是一次次成績提高的關鍵。下面我為大家帶來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卷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卷題目

    一、 填一填。(每題2分,共20分)

    1. 把一個圓剪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圖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寬相租森塵當于圓的()。

    2. 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都(),所有的半徑都(),直徑是半徑的()倍,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

    3. 如下圖所示的圖形的對稱軸有()條。

    4. 兩個圓的半徑分別是2 m和1 m,面積相差()。

    5. 甲、乙兩個圓的周長相差18.84 cm,則它們的半徑相差()。

    6. 把31.4、3.014、3.14、227、π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7. 一根鐵絲長12.56 dm,用它分別圍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其中()的面積大些,大(弊禪)dm2。

    8. 一個圓的半徑擴大2倍,它的面積擴大()。

    9. 一個環形機器零件,外圓直徑是10cm,內圓直徑是8cm,這個環形零件的面積是()。

    10. 圓的()和()的比值叫做圓周率,它是一個()小數。

    二、 選一選。(每題2分,共10分)

    1. 圓規兩腳春困之間的距離是3 cm,畫出的圓的面積是()。

    A. 9π cm2B. 3π cm2

    C. 6π cm2 D.3 6π cm2

    2. 大圓的直徑是8 cm,小圓的直徑是4 cm,大圓的面積是小圓面積的()。

    A. 2倍 B. 4倍 C. 3.14倍 C.6.28倍

    3. 在一個正方形里面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面積與正方形的面積比是()。

    A. 3.14∶2 B. 1∶3.14 C. 3.14∶4 D.4∶3.14

    4. 一個圓的半徑擴大3倍,則周長與面積分別擴大()。

    A. 3倍 不變 B. 不變 9倍

    C. 3倍9倍 D.4倍16倍

    5. 當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幾種圖形的周長相等時,()的面積最大。

    A. 圓 B. 正方形 C. 長方形 D.三角形

    三、 判一判。(每題2分,共10分)

    1. 半徑是2 dm的圓,周長和面積相等。()

    2. 若大圓的半徑等于小圓的直徑,則大圓面積是小圓面積的2倍。()

    3. 兩個半圓可以拼成一個整圓。()

    4. 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5. 圓的直徑縮小4倍,面積也縮小4倍。()

    四、 求下面各圖形中陰影部分的周長。(單位:厘米)(共12分)

    五、 求下列各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厘米)(共12分)

    六、 操作題。(共6分)

    下圖是一個長方形的草地(如圖所示),在草地中間修一個最大的圓形的花壇,請在圖形中畫出這個花壇,并計算剩下的草地的面積是多少?

    七、 解決問題。(每題6分,共30分)

    1. 用一根長為10米的繩子繞大廳的柱子3圈,還剩0.58米,則這個柱子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2. 小紅每天騎一輛直徑是60 cm的自行車去上學,從家到學校車輪大約要轉800圈,算一算小紅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米?

    3. 學校有一個圓形花壇,周長是28.26 m,花壇周圍有一條1.5 m寬的小路,這條小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 圓形餐桌的直徑為2米,高為1米。鋪在桌面上的正方形桌布的四角恰好剛剛接觸地面。求正方形桌布的面積。

    5.下圖是學校運動場平面圖

    (1)繞運動場邊線跑兩圈所走的路是多少米?

    (2)這個運動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卷答案

    一、1. 周長的12半徑

    2. 相等相等2π

    3. 14. 9.42 m25. 3 cm

    6. 3.014<3.14<π<227<31.4

    7. 圓2.7004

    8.4倍9. 28.26 cm2

    10. 周長直徑無限不循環

    二、 1. A2. B3. C4. C5. A

    三、 1. ×2. ×3. ×4. ×5. ×

    四、 102.8 cm27.42 cm18.84 cm

    五、 1. 84.78 cm22. 20.375 cm23. 22 cm2

    六、 略

    七、1. 0.785平方米2. 1507.2 m

    3.49.455 m24. 8 m2

    5. (1)514 m(2)4462.5 m2

    六年級上冊數學測試卷分析

    一、試題分析

    這份試題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的解決能力,可以說是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命題本著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知識結構科學合理,對基礎知識的考核也體現了遷移性、靈活性,側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時也體現了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考核。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

    1、注重思維能力的考查:不論是填空、判斷、選擇,還是計算、解決問題,都立足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2、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這次考試我班有55人參加考試,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誤。

    三、試卷分析

    第一大題:填空題,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圓的認識,百分數的認識方面知識,能夠根據題意解決問題。但總體答題情況不容樂觀,學生對百分數的對比量掌握不夠好。教師在教學中得加強練習。

    第二大題:選擇題,失分在第2小題,說明學生對單位1掌握得不夠好。今后要加強這方面知識的比較訓練。

    第三大題:判斷題,大部分學生對這類知識掌握得不錯。個別學生出現失分是由于學生對于題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題計算,本題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對百分數的換算很熟練準確,這得益于平時堅持訓練。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計算粗心,所以出現失分。

    第五大題:動手畫畫算算。本題大部分學生能準確畫對稱軸,對陰影部分的面積計算較好。

    第六大題:應用題。學生失分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學生沒有理解題目中所闡述的數量關系,不能正確列出算式;二是不認真讀題、審題,沒有弄清題目的意思,三是計算不過關,加上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

    四、改進建議:

    1、抓兩頭并進,促中間層發展。學困生已成為本班的現實問題,一時也難以改變。只能在新知教學時讓這部分學生切實掌握好一些簡單知識,掌握基本的計算技能和方法。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習題,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敏度。當然首先要夯實基礎,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知識的性,幫助建構數學知識體系。中間層的學生只能靠耐心,多伸援助之手,利用課后輔導時間,詳細講解要點,幫助他們掌握好每節課的知識點,這樣才不至于他們掉進學困生的隊伍。

    2、解決問題中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差。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引導,多讓學生自己的思路。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堅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數學教師要經常對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進行自我反思,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求改進的措施和對策,總結成功的經驗,撰寫教學案例和經驗論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素質和水平。

    5、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數學問題,通過不斷積累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形成解決問題的自覺意識與能力。

    6、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av永久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