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硝基甲苯化學式?三硝基甲苯(TNT),又名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7H5N3O6,為白色或黃色針狀結晶。理化性質密度:1.654g/cm3 熔點:80.9℃ 沸點:240℃(爆炸)氧平衡:-74.0% 蒸氣壓:0.046mmHg(82℃)溶解度:難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氯仿、苯、甲苯、那么,三硝基甲苯化學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4,6-三硝基甲苯結構簡式如圖所示:
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簡稱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是一種帶苯環的有機化合物,是一種淡黃色晶體,不溶于水。它帶有爆炸性,常用來制造炸藥。廣泛用于國防、開礦、筑路、興修水利等。
擴展資料:
2,4,6-三硝基甲苯的作用與用途:
1、廣泛用于裝填各種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水雷、魚雷、手榴彈及爆破器材
2、除直接用作炸藥外,還是許多炸藥及其中間體的原料。爆炸力較苦味酸略小,但使用較安全,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炸藥混合使用。TNT與RDX混熔制得的炸藥,被廣泛用于炮彈、航彈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2,4,6-三硝基甲苯
TNT的化學名稱是三硝基甲苯,分子式為C7H5N3O6,結構簡式為C6H2CH3(NO2)3。在濃硫酸催化、加熱條件下,甲苯與硝酸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三硝基甲苯(TNT)。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6H5CH3 + 3HNO3 → C6H2CH3(NO2)3 + 3H2O
(反應條件:濃硫酸(H2SO4),加熱)
三硝基甲苯(TNT),又名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7H5N3O6,為白色或黃色針狀結晶。
理化性質密度:1.654g/cm3
熔點:80.9℃
沸點:240℃(爆炸)
氧平衡:-74.0%
蒸氣壓:0.046mmHg(82℃)
溶解度:難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氯仿、苯、甲苯、丙酮
制備TNT是甲苯和濃硝酸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其化學方程式為
TNT,全稱為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黃色炸藥。其化學式為C6H2CH3(NO2)3,分子質量為227.13。TNT的沸點為240℃,熔點為80.35~81.1℃,相對密度為1.654。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機溶劑如氯仿、苯、甲苯和丙酮。TNT的爆炸極限為240℃,具有一定的毒性。對于人類,其急性毒性表現為對呼吸系統的刺激和血液的輕微改變。人經口攝入1mg/kg的劑量連續4日,未觀察到血液方面的改變。但攝入2mg/m3的濃度時,人體會產生不悅感。TNT的體內轉歸與硝基苯類似,其中毒機制也與硝基苯相似。
接觸TNT后,局部皮膚會染成桔黃色,約一周后在接觸部位出現紅色丘疹,隨后丘疹融合并脫屑。短期內吸入高濃度TNT粉塵,可在數天內引發紫紺、胸悶、呼吸困難等高鐵血紅蛋白血癥。長期接觸TNT會導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和耳殼呈青紫色的“三硝基甲苯面容”,氣急、頭痛、乏力、納減及晨起嘔吐等癥狀。慢性中毒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四種類型:中毒性胃炎、中毒性肝炎、貧血和中毒性白內障。
根據TNT職業接觸史、肝臟病變、眼晶體改變和血象改變情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改變,可以診斷TNT中毒。
TNT,即三硝基甲苯,一種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7H5N3O6,呈白色或黃色針狀結晶,無臭,具有吸濕性。它是炸藥的一種,相較于其他炸藥,TNT較為安全,能抵抗撞擊和摩擦。然而,任何量的TNT在突然受熱的情況下,都會引發爆炸。其毒性中等,能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體。長期接觸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導致皮膚刺激、皮炎、黃染等局部癥狀,對消化系統和肝臟造成損害,引起胃炎、肝炎,甚至貧血、白內障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因此,TNT雖在某些領域有特定用途,但其潛在風險不可忽視,使用時需嚴格遵守安全規程。
以上就是三硝基甲苯化學式的全部內容,TNT的化學名稱是三硝基甲苯,分子式為C7H5N3O6,結構簡式為C6H2CH3(NO2)3。在濃硫酸催化、加熱條件下,甲苯與硝酸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三硝基甲苯(TNT)。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6H5CH3 + 3HNO3 → C6H2CH3(NO2)3 + 3H2O (反應條件:濃硫酸(H2SO4),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