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中國八大黨派包括哪些 我國八大民主黨派是中國的什么黨 中國分為哪幾個黨派? 中國有哪些民族黨派? 中國大陸除了共產黨還有哪些黨派?
中國的黨派種類是中國共產黨派和中國民主黨派。中國民主黨派又細老局分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和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華人指和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各民主黨派的成員和所聯系的人們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參加反對國內外敵人的斗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我國政黨制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一直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時,毛澤東進而提出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 互相監督”的方針。
1957年以后受“左”的指導思想影響,多黨合作受到損害。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共重侍逗讓申堅持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同時又加上“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內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擴展資料: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于1948年1月正式成立。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目前有黨員8.2萬多人。創始人為宋慶齡、何香凝、李濟深。
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1941年3月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目前有盟員18.44萬多人。主要創始人為張瀾、沈鈞儒、黃炎培、章伯鈞等。
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于1945年12月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在重慶成立。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目前有成員10.9萬人。創始人為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民進主要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目前民進有會員10萬多人。主要創始人為馬敘倫、王弊悔紹鏊、周建人、許廣平等。
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1930年8月,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農工黨主要由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目前局卜慶有成員10.2萬多人。主要創始人有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等。
中國致公黨桐握(致公黨)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是由華僑社團發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政黨。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組成,目前有黨員3萬多人。主要創始人為司徒美堂、陳其尤。
九三學社
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織民主科學座談會。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1946年5月,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社成立大會。九三學社主要由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目前有成員10萬多人。創始人有許德珩、潘菽、涂長望等。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
在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后,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臺灣省人士于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臺盟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目前有成員2100多人。主要創始人為謝雪紅、楊克煌。
拓展資料
發展歷史:
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和臺灣民主自治同盟。這些愛國民主黨派是在抗日反蔣斗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同中國共產黨有長期合作的歷史,先后響應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號召,1949年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各民主黨派的成員和所聯系的人們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參加反對國內外敵人的斗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參考資料:八大民主黨派--資料中心--人民網
中蠢拆國八大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并州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戰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其執政的實質是代表工人階級及廣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具有法律規定的參政權。其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拓展資料:
八大愛國民主黨派是在抗日反蔣斗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同中國共產黨有長期合作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各民主黨派的成員和所聯系的人們參加各項政治活動,參加反對國內外敵人的斗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參考資料:中絕檔蔽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八大民主黨派
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信談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舉寬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滑答碰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中國目前有8個黨派,分別為: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于194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由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創建,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和胡虛主義和中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2、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3、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健)
中國民主建國會 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之一,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中國內地實行以中國共產黨為執政黨,其他八個民主黨派為參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5、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6、中國致公黨(致公黨)
中國致公黨,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簡稱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中國致公黨由歸僑、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7、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是以做虧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8、臺灣民喚燃主自治同盟(臺盟)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是由臺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