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內容?初中化學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純凈物與混合物、元素與原子、分子與單質、化合物與氧化物、化學式與相對原子質量等。化學變化指的是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而物理變化則是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特性,例如顏色、狀態、那么,初中化學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學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基礎知識,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身邊的物質,了解它們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為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學生會學習一些常見的氣體,如水、空氣、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了解它們的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及收集方法。同時,也會學習金屬,如鋅、銅、鋁、銀等的基本屬性、用途及識別方法。
其次,通過微觀視角,學習分子、原子、離子等基本概念,了解元素的分類和物質的構成,走進微觀世界。
化學式和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規則是學習的重點,包括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反應條件、生成物的狀態等。此外,酸堿鹽的性質和反應規則也是學習的重要內容,需要熟記每個有俗名的物質的特性。
最后,學會判斷并掌握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熟悉每個反應類型最具代表性的方程式。
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們應該認真聽講,勤做筆記,課后復習,回歸課本。
教材各章(節)總結(10)
(一)第一章 大家都來學化學
1.1 社會生活與化學1.2 化學實驗室之旅1.3 物質的變化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學習組成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內容結構 物理如色、態、味、熔沸點、硬度、密度等
性質 發生化學變化(反應)時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 化學如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等
現象是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和沉淀
化學 物理變化 區別:是否生成新物質
研究變化規律 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有物理變化
對象 (化學反應)聯系 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實質:反應物分子 ——→ 原子 ——→ 生成物分子(新物質)
直接加熱: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
反應器 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固體:鑷子(塊狀)、鑰匙(粉末)、托盤天枰(定量)
常用取用液體:滴管(滴加)、試管(傾倒)、量筒(定量)
儀器存放:廣口瓶(固體)、細口瓶(液體)、集氣瓶(氣體)
化學夾持:試管夾、鐵架臺(鐵夾,鐵圈)、坩堝鉗
研究基本其他:酒精燈(加熱)、漏斗(過濾)、長頸漏斗(分液)、
方法操作石棉網(受熱均勻)、玻璃棒(攪拌)、水槽(儲水)
儀器洗滌:內壁上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化學要領 藥品取用:不(觸、聞、嘗、棄、拿走)等
實驗 加熱:酒精燈(酒精量2/3、外焰、禁吹滅、禁對口),
試管(1/3、45°原則、先預熱后加熱)
探究步驟:
(二)第二章 識空氣 保護空氣
2.1 空氣的成分2.2 保護空氣的潔凈清新2.3 構成物質的微粒
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化學家普里斯特里
早年的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N2和O2)做的實驗
研究 集氣瓶中有大量的白煙產生,并放出
現象熱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
演示實驗到集氣瓶中,并上升至約1/5的地方
方程式:2P + 5O2 ======= 2P2O5
性質: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
成分氮氣(N2)―78%化學性質不活潑
用途:制取氮肥,制炸藥化工原料
氧氣(O2)―21%
體積性質: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
分數稀有氣體-0.94%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用途:保護氣,激光、低溫麻醉
二氧化碳(CO2)-0.03%
空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H2O、SO2、CO等)
氣 含硫的:SO2、 H2S等
含碳的:CO2 、CO等
工業的氣體 含氮的:NO2等
污染源交通的 產生污染物含氯的:氟利昂等
生活的顆粒:煙、粉塵、氧化鉛等
損害人體健康和地面設施、導致地球的生態平衡失調
污染 危害 酸雨——→二氧化硫(SO2)
防治 三大環境問題 臭氧空洞——→氟利昂等
溫室效應——→二氧化碳(CO2)
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等)
防治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廢氣進行回收凈化再利用等
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混合物 (空氣、溶液 、合金)
金屬(K G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分類單質非金屬 (H B C N O F Si P S Cl)
稀有氣體(He Ne Ar Kr Xe Rn)
純凈物氧化物(H2O CO CO2 CuO2 Fe2O3)
無機物 酸(HClHNO3H2SO4)
化合物堿(NaOHKOHCa(OH)2)
鹽(NaClNa2CO3(NH)2HPO4)
有機物(CH4CH3OHC2H5OHCH3COOH)
概念: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物 分 子 質量小、體積小、不斷運動、之間有間隙
質 特征 同種分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
(分子決定物質的化學性質)
概念:化學變化中的的最小微粒
結 分 質量小、體積小、不斷運動、之間有間隙
合 解 特征同種分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
質子
結構 原子核中子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核外電子
構成原 子會畫:結構簡圖、核外電子排布
相對原子質量 ==
得 得 ≈質子數 + 中子數
失 失 與分子 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電 電 的關系 聯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子 子
概念: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離 子陽離子:帶正電荷的離子形成新物質
陰離子:帶負電荷的離子
(三)第三章 維持生命之氣——氧氣
3.1 認識氧氣3.2 制取氧氣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3.4 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物理性質液態氧、固態氧均為淡藍色
C + O2 —→ CO2
S + O2 —→ SO2
化學性質:比較活潑P + O2 —→ P2O5 氧化反應(燃燒)、化合反應
Al + O2 —→ Al2O3
Fe + O2 —→ Fe3O4
氧氣富氧膜分離氧氣
工業 分離液態氧氣物理變化
H2O2 —→ H2O + O2
反應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應
制取KClO3 —→ KCl + O2
(1)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
裝置(據狀態和條件) 制取氣體的裝置
(2)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
實驗室收集: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利息)
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
驗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進瓶里
化合反應:A + B + … =====C(多變一)
分解反應:A=====B + C + … (一變多)
可燃物
燃燒條件溫度達到著火點
與空氣或氧氣充分接觸
平靜燃燒
隔離或清除可燃物
劇烈氧化滅火原理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氧化隔絕空氣或氧氣
反應 急速燃燒 無限空間
有限空間——→ 爆炸————→
緩慢氧化——————→ 自然
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分類: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元素 定義:用來表示元素的特定符號
符號寫法:“一大二小”原則
含義 表示一種元素、表示該元素的一個一種原子
有的還能表示一種物質
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的關系
微觀世界
宏觀世界
(四)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1 我們的水資源4.2 飲用水4.3 探究水的組成
4.4 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4.5 化學方程式
地球上:97﹪海水,2﹪冰川,1﹪淡水
儲存 生物體內:人體的65﹪,某些動植物的達90﹪
污染:工業“三廢”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吸附:明礬吸附雜質、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原理:不溶于水的固體和液體分離
凈化過濾儀器:鐵架臺、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2個)
備注:過濾之前要靜置,濾紙漏斗角一樣,一貼二低三靠
蒸餾: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的方法
硬水:有害的。
初中化學的學習內容廣泛而深入,主要分為幾個核心方面。首先,學生將學習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涵蓋原子、分子、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基礎內容。其次,探索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涉及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物態變化等多方面知識。接著,學生將學習常見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化學式以及性質,了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此外,化學反應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常見的氧化、還原、酸堿中和反應等。溶液和溶解現象的研究也非常重要,包括溶液的特性、濃度的計算以及溶解過程中的熱效應。酸和堿的性質與溶液的學習則涵蓋了酸和堿的性質、酸堿中和反應以及pH值的測量等。化學能量變化是另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將學習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等。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性質、常見化合物和應用。空氣和水的組成與性質的研究幫助學生了解空氣和水的構成、特性以及相關的環境問題。最后,通過簡單的化學實驗,學生可以了解實驗操作的基本原則和安全注意事項。
以上僅為初中化學的基本內容,具體的教學內容還會根據教材和學校的要求進行調整和擴展。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學生需要通過課堂學習、實驗操作和課外閱讀等多種途徑來深入探究化學的奧秘。
初中化學課程涵蓋了五個主要的主題: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以及化學與社會發展。在科學探究方面,學生將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并發展他們的探究能力。這包括學習基礎實驗技能、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等。
在身邊的化學物質部分,學生將學習空氣、水與常見的溶液、金屬與金屬礦物、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等知識。這些知識讓學生了解身邊的化學物質,理解它們的性質與應用。
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則深入探討了化學物質的多樣性與微粒構成物質的概念。學生將認識化學元素,了解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物質的化學變化部分介紹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讓學生認識幾種化學反應,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深入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最后,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則探討化學與能源和資源利用、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化學物質與健康以及保護好我們的環境等方面,讓學生了解化學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學主要分為五個一級主題,它們分別是: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以及化學與社會發展。
五個一級主題之下,具體包括十九個二級主題。科學探究這部分,重點在于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同時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實驗技能,并完成基礎學生實驗。接著,我們討論身邊的化學物質,包括我們周圍的空氣、水與常見溶液、金屬與金屬礦物、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等內容。
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主要涉及化學物質的多樣性、微粒構成物質、認識化學元素、物質組成的表示等。物質的化學變化部分,探討了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認識幾種化學反應。最后,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涵蓋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化學物質與健康以及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以上就是初中化學內容的全部內容,初中化學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化學的基本概念、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的基本規律、元素周期表的基礎知識、常見化學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溶液的組成與性質、酸堿鹽的性質與應用、以及簡單的化學實驗操作等。化學的基本概念 學生將學習物質的定義、物質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物質的組成(原子、分子、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