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物理公式?物理必修三公式如下: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7、合位移:s=(x2+y2)1/2。8、那么,必修三物理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1)
1. 感應電動勢計算公式:E=nΔΦ/Δt、E=BLV垂、Em=nBSω、E=BL2ω/2。其中,n表示感應線圈的匝數(shù),ΔΦ/Δt為磁通量的變化率,L表示有效長度,B為磁感應強度,S為正對面積,ω為角速度。
2. 磁通量計算公式:Φ=BS。其中,Φ為磁通量,B為磁感應強度,S為正對面積。
3. 感應電動勢的正負極可利用感應電流方向判定。電源內部電流方向:由負極流向正極。
4. 自感電動勢:E自=nΔΦ/Δt=LΔI/Δt。其中,L表示自感系數(shù),ΔI為變化電流,Δt為所用時間,ΔI/Δt為自感電流變化率。
5. 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用于判定感應電流方向。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變化。自感系數(shù)單位換算:1H=103mH=10?μH。自感、日光燈相關知識見第二冊P178、P180。
必修三物理知識點(2)
1. 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適用于可作質點的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兩均勻球體間,r應為兩球心間距。若物體尺寸遠小于兩物體距離,則可視為質點。
2. 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3. 地面物體重力加速度:g=G×m/4π2R2,高空物體重力加速度小于地面物體重力加速度。
第一章 靜電場 公式集
1、最小的電荷量 叫“元電荷” e=1.6*10-19C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量為1e
2、庫侖定律F = kQq /r2 k:靜電力常量Q:源電荷 q:試探電荷
3、電場強度(矢量)
E = F /q = kQ /r2 E的方向與正電荷在該點所受的靜電力的方向相同
4、電場線
1)、電場線上每點的切線方向 表示該點場強的方向。
2)、電場線不相交。
3)、電場線的疏密 或等勢面的間距小和大 都表示場強的弱和強。
4)、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間隔相等的平行線。
5)、電場線指向電勢降低的方向,即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
5、靜電力做的功 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
WAB = EPA - EPB = q E dAB = q UAB dAB:AB兩點沿電場方向的距離
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于靜電力把它從該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時所做的功。
6、電勢(標量)
φ= EP /q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 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叫做這一點的電勢。
電勢的大小與場強的大小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7、等勢面
1)、等勢面一定與電場線垂直,即與場強方向垂直。
2)、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時,靜電力不做功。
3)、等勢面不相交。
4)、同一等勢面,場強不一定相同。
在必修三物理第一章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來解決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的問題。常見的公式包括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時間。加速度公式:a=(v-u)/t,這里a代表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時間。通過這兩個公式,學生可以計算物體在特定時間內的速度和加速度。
此外,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為s=(u+v)/2*t,其中s代表位移,u為初速度,v為末速度,t為時間。這個公式適用于物體以恒定加速度運動的情況。平均速度公式v=(s2-s1)/(t2-t1)用于計算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中v是平均速度,s2和s1分別是兩個時刻的位移,t2和t1分別是兩個時刻的時間。
在處理物理問題時,還需要考慮重力加速度公式g=9.8m/s2,這里的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為9.8m/s2。這個數(shù)值對于分析自由落體運動等問題非常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推導或運用其他公式的情況。因此,理解這些基本公式的同時,也要學會靈活運用它們,以解決實際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注重公式的記憶與理解,同時通過練習加深對這些公式的應用能力。
在物理學的學習過程中,電流強度是一個基礎概念。其定義為電流強度等于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q與時間t的比值,公式表示為I=q/t。電流強度的單位是安培(A),電量的單位是庫侖(C),時間的單位是秒(s)。
歐姆定律是電路分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它說明了在一段導體中,通過導體的電流I與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這一定律的公式可以表示為I=U/R,其中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A),電壓U的單位是伏特(V),電阻R的單位是歐姆(Ω)。
閉合電路中的歐姆定律則是將電源的電動勢、內阻和外電路電阻考慮在內的完整表達。它描述了閉合電路中電流I與電源電動勢E、外電路電阻R和電源內阻r之間的關系。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公式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I=E/(r+R),另一種是E=Ir+IR,這里E表示電源電動勢(V),R表示外電路電阻(Ω),r表示電源內阻(Ω)。
電功與電功率是電力學中的另一個重要概念。電功指的是電流通過導體時所做的功,而電功率則是單位時間內電功的量度。電功W的計算公式為W=Ult,其中U表示電壓(V),I表示電流(A),t表示時間(s)。電功率P的計算公式為P=UI,同樣U表示電壓(V),I表示電流(A)。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必修三物理公式的全部內容,在必修三物理第一章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來解決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的問題。常見的公式包括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時間。加速度公式:a=(v-u)/t,這里a代表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時間。通過這兩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