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特征 浪漫主義音樂特點風格 浪漫主義的音樂特征有哪些 浪漫主義音樂的節奏特點 浪漫主義音樂基本特征
特點:
浪漫感性,音樂充滿想象力和戲劇性。
節奏彈性很大,音響效果豐富。
以抒發作曲家的個人情感為主.且音樂間對比較強烈。
個人主義明顯.強調個人特點。
浪漫主義是19世紀興起于西方的一場藝術運動,音樂的浪漫主義貫穿了整個19世紀。西方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在貝多芬晚期的創作中初顯端倪,后經德國、奧地利等多國眾多音樂家之手,成長為席卷整個歐洲的時代風潮,其時限大致包括1820~螞手1910年.
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浪漫主義時期分為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四個階段。代表人物有德奧作曲家舒伯特、韋伯、門德爾松、舒曼,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波蘭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德國的勃拉姆斯和瓦格納等。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從風格大物散上看,作品強烈地張揚主觀情感和個性特征,每個作曲家的作品都帶有個性化的烙印;
從文化傳統上看,作品強調民族觀念,作曲家的創作普遍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尤其晚期浪漫派表現最為突出;
從體裁上看,打破了古典音樂程式化的限制,出現了表達明確意圖的“標題音樂”、多樂章的交響曲、單樂章的交響詩和特性小曲等體裁;
從具體的音樂要素上看:①旋律的樂句組成不受固定形式的約束,趨向不對稱的自由化形態,伸縮性很大,抒情性加強。
②和聲的結構進行了擴展,和弦被更自由的運用。
③常采用半音轉調和遠關系轉調,晚期浪漫派的作品有時會給人以調性含糊不清的感覺,但是仍以調性音樂為主。
④力度、速度變化強烈,這些表達感情張力的元素所造成的強弱幅度的對比成為這個時代音樂的典型特點。
⑤曲式結構自由多變,作曲家只注重內容和主觀的表現,打破了古典主義時期嚴格的極富邏輯性的曲式結構。
浪漫主義音樂時期也是歐洲音樂發展史上成果最為豐富的時期,它繼承和發展了古典主義音樂的優良傳統,并有大膽的創新。浪漫主義音樂以它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影響著后人的作品,這時期的許多音樂珍品至今聽來仍然頗具經典和回味。
擴展資料:
浪漫主義樂派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后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浪漫主義音樂與古典主義音樂所不同的是,它承襲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傳統,在此基礎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強調音樂要與詩歌、戲劇、繪畫等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提倡標題音樂;
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
重視戲劇,研究民族、民間的音樂文學,從中吸取營養,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夸張滾氏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在音樂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樂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單樂章題材的器樂曲繁多,主要是器樂小品,如即興曲、夜曲、練習曲、敘事曲、幻想曲、前奏曲、無詞曲以及各種舞曲——瑪祖卡、圓舞曲、波爾卡等。在眾多的器樂小品中,鋼琴小品居多。
聲樂的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并將諸多的聲樂小品串聯起來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的《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義音樂派創新的藝術題材。
和聲是表現浪漫主義色彩的重要,不諧和音的擴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轉調在樂曲里的經常出現,擴大了和聲范圍及表現功,增強了和聲的色彩。作曲家創立了多樂章的標題交想曲和單樂章的標題交響詩,這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主義時期,聲樂與器樂都進入到了繁榮期。這一時期的音樂以它特備族塵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加強調情感的抒發,在和聲結構上也用色彩性和弦取代功能性穗悄和弦,弱化音樂邏輯,突破均衡方整的樂句結構,采用了更加舒展自由的結構,增強了抒情性。因此出現了有明確語義詞匯和主題的標題音樂,與文學緊密結合,出現了大量的交響詩作品。更加注重仿禪民族性表達。因此也涌現出大量個性不同的作曲家。
浪漫主義時期是一個注重自我表現、抒發作曲家個人思想與情感的時代,尤其本時期的鋼琴音樂不論在題材、體裁還是創作手法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廣度,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鐘愛鋼琴音樂的創作與表現,與西方音樂史的其他幾個音樂分行念汪期縱向比較,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具有民族性、個性化、情感化、新精神和標檔仔題性的五大特征,并不約而同的形成了特有的作曲家群體、流高鍵派和代表,這是以往的音樂歷史分期所不可替代和比擬的。
民族性、民主性。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為了表現這些內容,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在音樂風格上特別注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
人民性。浪漫主義音樂家受到在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斗爭中,人民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的啟示,在他們的作品中力求真實地表現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會道德、審美觀和理想,同時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發展了樂器作品的標題性,創作了大量的標量音樂。
抒情性。它與崇尚理性的古典主義不同,浪漫主義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類精神和內心世界,而這些又是通過作曲家個人的感受表現的衫殲仿。因而抒情性的個人心理刻劃,自傳性,則成為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特征,并促進了抒情體裁的發展。
幻想性。這是作曲家為了在他們的作品中解決殘酷的現實與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種手法。浪漫主義作曲家之所以喜歡從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中選也題材和形象,正是由于從這里可以為他們的想象,提供任意馳騁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義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觀念上反對因襲守舊,而且在藝術上,在音樂體裁,形式以及創作手法諸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從而發展和豐富了人類的音樂文化。
擴展資料
浪漫主義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或纖然的熱愛和對未改啟來的幻想。
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白遼士,意大利的羅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肖邦和俄羅斯的柴科夫斯基。
參考資料
網頁鏈接
解析:
①浪漫主義音樂注重抒情性、自傳性和個并喊差人心理刻畫的形式,以突出個人絕皮感受滲攔。②音樂作品中弘揚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