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中國民族音樂名曲 中國傳統音樂曲目 民族音樂曲目 中國經典輕音樂50首 音樂中國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1、《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廣陵散》
《廣陵散》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
4、《梅花三弄》
《沖跡梅花三弄》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見于東晉笛曲。命名為《梅花三弄》,一方面是因為樂曲借物詠懷,表現了梅花高潔、清逸、耐寒等品格;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曲中,同一曲調在不同的段落中分別變奏了3次,這里的“弄”具有現代音樂術語中“變奏”的含義。
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優秀代表,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
6、《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這是一首著名的中國琵琶傳統大套文曲,該曲名最早見于清姚燮的《今樂考證》。樂譜最早見于鞠士林與吳畹卿的手抄本。《夕陽簫念野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致優美。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繪出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卷。
7、《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于明代肖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譜本有多種。由于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8、《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以感人的音調訴說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遭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發了對祖國、鄉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離的強烈感情。《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用胡笳的音調翻入古琴中而創作的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散高并,詩中有“胡笳本自出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等便是漢胡音樂融為一體的證明,全曲氣貫長虹,感情深沉,完整統一。
9、《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10、《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現存琴譜中的《陽春白雪》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蕩滌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中國古典十絕納大名曲,指《高山流水》、判宏蠢《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掘陪伏》。
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
《高山流水》、《廣陵燃冊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皮兄宏》、《塵消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中國古典音樂的十大名曲分別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爛兄《春江花月夜》、《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這些歌曲的名字聽起來就別有一番風味,再加上中國傳統饑枝襲樂器的演奏,顯然就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擴展資料: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還有《夕陽簫鼓》一說)、《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
伯牙在江邊撫琴,唯鐘子期從中聽懂山之雄渾、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葉扁舟,一點漁火,在月下隨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輕度,清奇挺拔。
離鄉背井的凄涼中夾雜著離別后的思念,如泣如訴,身陷十面埋伏,耳聽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氣短,別姬自刎,痛何如哉搭迅;秋月秋風秋夜長,孑影徘徊思故鄉,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嵇康辭世,從此而絕的廣陵散,再現當年聶政刺王的俠肝義膽,今人有興有幸得見,可謂幸甚。
參考資料:中國古典十大名曲_
古代十大名曲為:《廣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漢宮秋月》、《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陽春白雪》。
據專家考證,這些古代中國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今天流傳的不少譜本都是后人委托之作。這些樂曲被歷代樂師冠以十大古曲名,以歷史典故為旁襯,從而借古人之舊事以壯聲勢。
1:伯牙在江邊撫琴,唯鐘子期從中聽懂山之雄渾、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葉扁舟,一點漁火,在月下隨水漂浮州侍;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冊吵吵弄月,暗香輕度,清奇挺拔。——《高山流水》
2、《春江碰緩花月夜》:原名《夕陽蕭鼓》,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后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