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設計者是誰? 1.梁志天 2.貝聿銘 正確答案:貝聿銘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是美國國家美術館(即西館)的擴建部分。由著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設計。1978年完成。造型新穎獨特,平面為三角形。既與周圍環境和諧一致,又造成醒目的效果。內部設計豐富多彩,采光與展出效果很好。成為70年代美國最成功的建筑之一。那么,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來說幾位近現代的世界著名建筑師:
奈爾維,意大利工程師兼建筑師。1891年6月1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鎮桑德利奧,1913年從波侖亞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在波侖亞市混凝土學會工作兩年。1915—1918年在意大利工程兵部隊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組工程公司,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組織奈爾維-巴托利工程公司,1947年任羅馬大學教授。奈爾維具有把工程結構轉化為美麗的建筑形式的卓越本領。他的主要貢獻是,認識了鋼筋混凝土在創造新形狀和空間量度方面的潛力。他的作品大膽而富有想象力,常以探索新的結構方案而形成他的構思。他擅長用現澆或現場預制鋼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結構,這種建筑具有高效合理,造價低廉,施工簡便,形勢新穎美觀等特點。他是運用鋼筋混凝土的大師,他的作品形勢優美,具有詩一般的非凡表現力。
奈爾維的代表作品有羅馬小體育宮(1956—1957,與A.維泰洛齊合作)、大體育宮(1958—1960)、皮瑞里大廈、(1956—1959,與蓬蒂合作)、都靈展覽館B廳(1947—1949)等,而最富戲劇性和令人震驚的一件新結構是1971年建于梵蒂岡城的梵蒂岡會堂的內部空間。1963年美國哈佛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其后他又獲得美國建筑師學會金質獎章。
貝聿銘
貝聿銘(Pei,Leoh Ming)
姓名:貝聿銘
國家或者地區:中國-美國
學科:華裔建筑家
發明創造:羅浮宮新館的設計師
生平
1917 年4月26日生于中國廣東,在上海受中等教育。1935年赴美國,194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46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48 年起,任W.澤肯多夫的地產公司建筑部負責人。1955年他集合一批從整體規劃到室內設計的專家,在紐約開業。他不僅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創造了許多出色的個體建筑,而且這些個體建筑又使鄰近區域的面貌改觀,推動城市的發展。他對蒙特利爾、丹佛、費城、波士頓、紐約、達拉斯、新加坡等大城市的舊區改造和新區開發作出了貢獻。貝聿銘的建筑風格一般認為受W.格羅皮烏斯的影響,他掌握了在建筑設計中運用抽象幾何形體的嫻熟技巧,巧妙運用石、混凝土、鋼和玻璃等建筑材料。作為華人建筑師,他主張尋求恰當的途徑來表達中國建筑傳統的本質。貝聿銘是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會員,美國室內設計協會榮譽會員,美國設計科學院和國家藝術委員會成員。他曾多次獲獎,其中包括1979年美國建筑師協會金獎和1983年普里茨克建筑藝術獎等。他的代表作有科羅拉多州美國大氣研究中心、中國臺灣東海大學盧斯紀念教堂、費城社會嶺住宅區、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候機樓、新加坡中國銀行辦公樓、達拉斯市政廳、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波士頓肯尼迪圖書館、北京香山飯店、拿破侖庭園4座玻璃金字塔等。
W.格羅皮烏斯,
密斯凡德羅,
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筑師:E.沙里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歐 早期現代派范疇的重要建筑實例,但基本上還是折衷主義的。它輪廓清晰,體形明快, 細部簡練,既表現了磚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現代派建筑發展的趨勢。赫爾辛基火 車站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筑師艾里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爾
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
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筑藝術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羅那(1906~1910年)
建筑師: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建成。設計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師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藝術探新中勇于開辟另一條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極力使塑性藝術滲透到三度空間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設計 中,把重點放在造型的藝術表現方面。他發揮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誕不經。同時 吸收了伊斯蘭建筑的風格,與哥特式建筑的結構特點相結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獨創的塑性建筑楷模。
美國國家美術館(美國 華盛頓)
在華盛頓特區的心臟地位,處于國會大廈和華盛頓紀念碑中間的大草坪兩邊,集中分布著14座國家博物館。
美國國家美術館就在靠近國會大廈的一端,毗鄰著名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國家美術館分東館西館兩部分,西館是與其他博物館較統一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東館則是一座完全現代風格的三角形建筑,由貝聿銘設計。
東、西兩館的不同建筑風格,也正好反映兩個館的不同收藏。
東館只收藏現代藝術作品,而西館收藏有從中世紀至今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縱觀世界大國,每個國家的首都都有至少一座國家級的大型美術館,可是美國國家美術館的興建卻來之不易。
提出設想之時,美國歷史短短一百年,在文化方面更是捉襟見肘,興建一座堂堂國家美術館談何容易!這座國家美術館的最終建成,原美國財政部長梅隆功不可沒,他向羅斯福總統寫信,表示愿意將自己的個人收藏全部捐獻出來建造美術館,并希望落成之后使用“國家美術館”作為名字,以便于其他收藏家捐獻珍藏。
他的提議得到國會批準之后,80歲的梅隆親自指定設計杰弗遜紀念堂的著名建筑學家約翰??波普為設計師,設計建造了這座氣勢恢弘,典雅不凡的國家美術館。
美術館的建造使用了大量高級石料,寬闊的中央圓形大廳的大理石的地面,墨綠色石柱采用了來自意大利的高級石料。
美國是一個擁有豐富藝術文化的國家,有許多值得打卡的藝術館。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美國藝術館:
1.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紐約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和文物,包括古埃及、古希臘、羅馬、亞洲等各個時期和地區的藝術作品。
2. 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位于洛杉磯,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歐洲繪畫、亞洲藝術、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作品。
3. 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位于芝加哥,是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學院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歐洲繪畫、雕塑和攝影作品,尤其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
4.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位于舊金山,是美國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大量的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包括梵高、畢加索、達利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
5. 華盛頓國家藝廊東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位于華盛頓特區,是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歐洲繪畫和雕塑作品,包括梵高、雷諾阿、米開朗基羅等大師的作品。
以上就是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的全部內容,美國國家美術館(即西館)的擴建部分,總建筑面積56000㎡,投資9500萬美元。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藝術品的展覽館、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貝聿銘設計。東館周圍是重要的紀念性建筑,業主又提出許多特殊要求。貝聿銘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妥善地解決了復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