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資源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以下簡稱“地理資源所”)為中國科學院領導的科研院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那么,地理資源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所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1、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該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重要研究機構之一,致力于物理學的研究。物理研究所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量子物理、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等。
2、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該研究所在生物物理學、結構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研究團隊,并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的重要計算機科學研究機構之一。該研究所在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世界領先的研究實力,推動了中國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發展。
4、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該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的地理科學和資源研究機構,致力于研究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自然資源等領域。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環境變化、土地利用、資源評價等方面開展了重要的研究工作,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原則錄取分數線上不高,但每個導師都已經有保過去的人了,所以只有考這個老師的第一名才能去復試,好一點的導師肯定是400分以上,而且不能很難調劑
競爭激烈,不好考。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理資源所”)于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準,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截至2019年底,地理資源所共有全職科研人員近200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3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
教學條件:
地理資源所設有1個理化分析中心和6個專業實驗室構成的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擁有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禹城綜合實驗站、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3個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野外站(禹城站、拉薩站、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
建成中國物候觀測網、中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研究網絡(ChinaFLUX)和水循環實驗網絡3個全國性觀測研究網絡,共同構成了研究所野外觀測研究平臺。
以上內容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簡介
很好的地理專業啊。地圖學是傳統地理分支科學,地理信息系統又是新興的地理分支學科,兩者的結合必將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是當前地理分支學科中極具前景,其應用將遠遠超出地理學范圍,將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有志青年是應該報考該專業。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資訊。
以上就是地理資源所的全部內容,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挺好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從事固體地球科學研究與教育的綜合性學術機構,是中國最早批準具有碩士與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單位之一。研究所以固體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及其資源、環境、工程地質問題為主攻方向;在科研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地球動力學、環境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