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選修三?1、旅游資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是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統稱為旅游資源。2、了解旅游資源的分類:自然旅游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 人文旅游資源:遺址遺跡、建筑設施、旅游商品、那么,地理選修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旅游資源是指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創造物。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高中地理選修3知識要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選修3知識要點總結(一)
旅游景區開發中的不和諧音及其啟示
1品牌之爭
2重復開發現象嚴重
3低水平開發屢見不鮮
4不顧市場需求,不和諧音:盲目開發
啟示:旅游景區不做規劃,只會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旅游環境的破壞、旅游景區的低效益
5.旅游開發中的環境問題 1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a.污染
b.對生物的危害(捕獵野生動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擾生物的生活習性、阻斷生物的遷徙路線、甚至導致某些珍稀物種的滅絕)
c.開發建設和游人對地表環境、自然資源的破壞(如: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結、滑坡、雪崩等)
d.對視覺效果的破壞
6.對社會環境的破壞:
a.對傳統社區文化的破壞
b.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c.旅游熱點地區過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問題(如:城市景觀破壞、建筑物過于密集、交通擁擠等)
高中地理選修3知識要點總結(二)
1、旅游景觀的自然美
自然景觀的美感,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動態美、聽覺美和朦朧美。
旅游地理復習提綱
一、簡述旅游資源的內涵。
1.旅游資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是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也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統稱為旅游資源。
2、了解旅游資源的分類
自然旅游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
人文旅游資源:遺址遺跡、建筑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
3、運用資料說明旅游資源的多樣性
(1)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
(2)歷史、文化背景和民間習俗的不同
(3)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
(4)人們的旅游動機復雜多樣
4、列舉實例,比較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區別
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區別
種類 自然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形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現象 人類創造的文化事物和現象
規模 一般教大 一般較小
變化 一般比較緩慢 一般比較迅速
分布 野外較多 居民地較多
功能 生態旅游、探險旅游、體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閑旅游、購物旅游、會議旅游等
示例 山體、水域、植被、野生動物群、氣象奇觀、天文奇觀、構景地貌、自然災害遺跡、自然保護區等 歷史古跡、園林、工藝品、表演藝術、民俗、宗教禮儀、城鄉風貌、社會風情等
5、舉例說明旅游資源的主要特點
多樣性、地域性、觀賞性與吸引性、不可移動性、重復使用性、可創造性
二、在地圖上指出我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名稱與分布
遺產性質 遺產項目及所在省級行政區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四川 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云南
黃龍風景名勝區--四川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湖南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八達嶺--北京
長城——山海關--河北
長城——嘉峪關--甘肅 明清故宮——北京--北京
明清故宮——沈陽---遼寧
莫高窟---甘肅 平遙古城--山西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陜西 蘇州古典園林--江蘇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 頤和園--北京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 天壇---北京
曲阜孔林、孔府、孔廟--山東 大足石刻--重慶
武當山古建筑群--湖北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
布達拉宮歷史區---西藏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
麗江古城----云南 龍門石窟---河南
明清皇家寢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
明清皇家寢陵—明顯陵--湖北
明清皇家寢陵——清東陵、清西陵-河北
明清皇家寢陵—盛京三陵--遼寧 云岡石窟---山西
廬山國家公園--江西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泰山—山東 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
黃山--安徽 武夷山---福建
三、結合實例,簡述旅游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基本內容
1.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
(1)評價旅游資源的質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備較高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大二下學期。一般來說,高中地理分為三本必修課和幾本選修課。三本必修課分別在高一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就開始學習選修課程。到了高三的時候,會把所有的課程都進行一次大復習。
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地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1
1.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_帶濕潤地區):秦嶺~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3200℃等值線。
③華中_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
(2)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高中地理必背的測試網站
第一單元主題地圖
1的同源性的經度:東程度增加為東經度,向西度增加西經。
緯度的遞變:向北北半球高緯地區增加的程度,增加向南度南緯。
3的形狀和長度的緯線:彼此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線圈,從而逐漸縮短的磁極。
4的形狀和長度的經紗:所有的經紗交叉的南北兩極的半圓,長度是相等的。
5件事情的判斷:沿東經旋轉的方向增加,東經減少。
6。南北緯的判斷:增加度,北緯,上升到南部南緯。
東西半球的分工: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
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法(例如,東經80°以1°經度東經170°西部)
9。縮放圖標大小相同的地圖,規模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尺度越小,越大表示的范圍。
在地圖上確定的方向:在一般情況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信標的地圖,指向箭頭指向北的主題;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高線的密度相同的圖形輪廓更加密集,坡度越陡,等壓線密集的更大的風力;等溫線較密,溫差越大
12。凸的地形輪廓:輪廓頂部突出的山谷,突出的低脊。
13。一個輪廓凸凸和河流的輪廓方向相反的河流流量。
14。等溫線的凸向和電流:等溫線投射到在相同的方向和電流流動。
以上就是地理選修三的全部內容,(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高二地理選修三知識點歸納2 ⑴分析我國武漢市的城市區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中國大陸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②處于長江中下游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