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那么,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中國的2/3以上。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
青藏地區位于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地大物博的中國,根據不同維度可以進行不同的地理區域劃分,這些區域劃分你是否知道?來一起通過三維地圖了解下!
我國疆域遼闊,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不同,劃分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長城一線,即年降水量400毫米線。
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界線:青藏高原北部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的界線: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一線。
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氣候和地形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陜西、甘肅);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臺港澳地區(包括臺灣、香港、澳門)。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華中地區:中國中部地區的簡稱。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華東六省一市”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臺灣省)和上海市。
華南地區:中國南部地區的簡稱。華南三省(區)包括: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廣義上的華南地區還包括福建省中南部,臺灣、香港、澳門。
西南地區: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區)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重慶市。
西北地區: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擴展資料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參考資料 ——中國地理區劃
以上就是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的全部內容,按照地理區域劃分我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分別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脈以東。西北地區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青藏高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