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歷史?大蒜漢代引進中國,原產地西亞和中亞。大蒜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大蒜又名萌,屬百合科蔥屬植物,原產地意大利西西里島,大蒜的種類繁多,依蒜頭皮色的不同,那么,大蒜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亞洲西部高原地區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具體由誰發現已不可考。根據古埃及、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文獻記載,這些地區可能是最早培育和馴化大蒜的地區之一。然而,關于大蒜的具體起源,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仍存在爭議。一些資料表明,大蒜可能是由張騫在漢代時期發現并帶回中國的。這種說法源于張騫在公元前139年左右奉命出使西域時,從大夏國(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土庫曼、烏茲別克斯坦、伊朗北部、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等地區的高山地區)帶回了大蒜的種子,并在華夏大地種植。因此,我們可以說,大蒜最初起源于亞洲西部高原地區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后被張騫引入中國。
大蒜起源于中亞和地中海地區,漢朝時期被引種到中國,9世紀傳入日本和南亞地區,16世紀前葉在非洲和南美洲出現栽培,18世紀傳入北美洲,現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近年來,中國大蒜種植和加工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生產區有山東、江蘇、河南、四川、陜西等。
大蒜起源于中亞和地中海地區,漢朝時期被引種到中國,9世紀傳入日本和南亞地區,16世紀前葉在非洲和南美洲出現栽培,18世紀傳入北美洲,現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近年來,中國大蒜種植和加工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生產區有山東、江蘇、河南、四川、陜西等。
來歷: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我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由于中國人有食蒜習慣,農民種蒜極為普遍,產地遍布全國。在當今的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大蒜產業取得成績, 來之不易,大蒜產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012年中國大蒜產量約175萬噸,出口31萬噸,出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擴展資料
大蒜生長過程可以分為萌芽期、幼苗期、鱗芽花芽分化期、蒜薹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及休眠期等6個時期,這其中蒜苗、青蒜、蒜薹甩尾采收及大蒜,是大蒜生長的不同階段或者不同部位。
1、蒜苗是大蒜的細苗期,即幼年時期的大蒜植株。采收的蒜苗不包括根與假莖,上端的莖葉能夠一直生長,可以收完一茬又一茬,割了又長。
2、青蒜是指大蒜植株處于花芽及鱗芽分化期的整株,包括蒜葉和明顯的假莖,假莖就是我們看到的潔白的蒜頭部分。
3、蒜薹,常被誤寫作“蒜苔”,蒜薹好吃但難寫。抽薹大蒜才有蒜薹,大蒜植株成熟以后,抽出的花莖就是蒜薹,分為薹莖和薹苞兩部分。
4、大蒜,通常指蒜頭,即大蒜地下鱗莖部分。蒜薹采收之后,大蒜就進入鱗莖膨大期,膨大期結束后,成熟的鱗莖就是蒜頭。
五千年前有大蒜。大蒜起源于中亞和地中海地區,漢朝時期被引種到中國。
大蒜原產于亞洲西部高原地區和地中海沿岸地區。古埃及、古羅馬和古希臘是有文獻記載的幾個大蒜栽培地區,現在的大蒜是西漢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引進的。
大約在9世紀初,大蒜先后從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在16世紀初期,大蒜被探險家和殖民者帶到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區。18世紀后期,大蒜又被引種到北美洲。現在全世界除南極洲外各大洲均種植大蒜。
大蒜科普|大蒜營養&美食歷史
大蒜原產于中亞。
大蒜在漢朝時隨著張騫出師西域帶回我國,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古代常用來作為緩解瘦勞的重要食材。
營養功效:保護血管、防癌抗癌、抗菌抑菌。
熱量:每百克128/kcal。陰涼保存:15/Day。
料理方式:大蒜放入微波爐加熱10秒鐘或是放在熱水浸泡一會或是菜刀拍一下都可以使得剝皮更加快速。
大蒜非常百搭,營養豐富,還可以為美食帶來特色的蒜香味。
宜搭配:茄子、西蘭花、牛肉、豬肉;忌食物:大蒜百搭,但有刺激作用不宜食用過量。
關于大蒜的那些事(1/2)
大蒜的營養價值
大蒜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糖類、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另外大蒜還含有豐富的含硫化合物--大蒜素,有助于抗菌抑菌,防癌抗癌。被譽為植物性天然廣譜抗生素;大蒜還可以有助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預防血栓或動脈硬化,保護心血管。大蒜雖好,但因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不宜過量食用,有肝病、腹瀉、眼疾患者建議少食或是不食大蒜,以免加重病情。
發芽的大蒜還可以食用嗎?
我們日常吃的大蒜屬于百合科,蔥屬,它是埋在地下的鱗莖,在合適環境和溫度下會發芽,發芽的大蒜也可以食用。大蒜發芽之后就會長出幼苗,也就是我們日常吃的蒜苗。
以上就是大蒜歷史的全部內容,大蒜起源于中亞和地中海地區,漢朝時期被引種到中國,9世紀傳入日本和南亞地區,16世紀前葉在非洲和南美洲出現栽培,18世紀傳入北美洲,現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近年來,中國大蒜種植和加工產業發展迅速,主要生產區有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