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歷史知識點總結?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點:出現了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指歷法、行政、那么,高一必修歷史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習高中歷史的重點是掌握課本內容與知識點,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歷史課時,要好好理解與牢記書上的重要知識點。下面是我為方便同學們所做的完整版的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的總結,希望在同學們的學習上有所幫助!
▼▼目錄▼▼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第一課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第二課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第三課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第四課
高中必備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第一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點:出現了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指歷法、行政、司法等國家和社會公共機構行使的權力,具備了國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內外服制度 (內服指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外服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政權特點):
①以商部族為中心的內外服聯盟
②彌漫著神權色彩(與文化上甲骨文相聯系)
③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有限(具體內容:要求了解)
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
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經常與商處于戰爭狀態。
很多人對歷史學科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記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上,真正的歷史體現在歷史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引領上。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獲取“歷史知識”↓↓↓
★歷史必修1各個單元知識★
★中國近代歷史簡介★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中國歷史常識大全★★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1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國第一個國家政權,出現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出現了王位繼承的傳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湯滅夏。(1)內服外服:內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統
治地區。外服是附屬國管轄地區,商王控制著支配內外服的實際權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權色彩: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國。
1、分封制
(1)概念:保證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諸侯國。
(2)方法:A、周王:最高統治,王都鎬京,都城王畿,直接駐地B、同姓親族:分封主體,富庶之處,戰略要地,土地人口C、異姓諸候:(姻親、功臣、先代貴族)待遇不同
(3)影響:周王通過授土授民,勢力范圍不斷擴大;確立天下共主地位,鞏固了統治。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鴉片戰爭是資本主義的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爭。
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矛盾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務的變化。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人名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之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二
洋務運動
背景:內憂外患
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名為:師夷長技以自強
前期:自強為旗號。后期:求富為旗號
前期創辦的工廠:曾國藩——安慶內軍機械所,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滿洲貴族崇厚——天津機器制造局
后期創辦的工廠:李鴻章——輪船招商局(上海),李鴻章——開平煤礦(天津),張之洞——漢陽鐵廠(湖北),張之洞——湖北織布局
創辦新式學校和選派留學生是有遠見的措施。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課 從內外服聯盟到封邦建國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點:出現了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指歷法、行政、司法等國家和社會公共機構行使的權力,具備了國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內外服制度 (內服指商王直接統治的地區;外服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政權特點):
①以商部族為中心的內外服聯盟
②彌漫著神權色彩(與文化上甲骨文相聯系)
③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有限(具體內容:要求了解)
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
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經常與商處于戰爭狀態。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緣)、禮樂制度(維護分封、宗法制度的)
(1)分封制
目的:為了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內容:①將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親族、姻親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國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保衛周王室
②各諸侯國必須承認周王權威,承擔義務(與商代相比,臣屬關系更加明確)
③層層分封
作用:①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級序列,確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內容:大宗小宗制、嫡長子繼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長子傳宗繼統,這個被稱為大宗;
小宗:嫡長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 #高一#導語】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盡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適應新校園環境、適應與初中迥異的紀律制度。記住:是你主動地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因為你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也得適應社會。以下內容是為你整理的《高一年級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整理》,希望你不負時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年級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整理
古代中國的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成就
(1)天文學
①戰國時期: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書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②東漢張衡:發明了渾象儀;提出地球是圓形的見解,比歐洲早1000多年;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候風地動儀。
③唐朝僧一行:與梁令贊共同創制黃道游儀,用它發現了恒星位置的變動,在世界上是首次;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④元代郭守敬:制成新型渾儀——簡儀,比歐洲同類發明早300多年。
(2)數學
①算經:春秋時期時出現九九乘法口訣;春秋戰國時發明了籌算計算法;元代發明簡便高效的珠算法。
②《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書中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XX方法。標志著我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以算籌為計算、運用十進制計數的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歷史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篇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鴉片戰爭是資本主義的英國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一場侵略戰爭。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矛盾的變化。